方论选萃
清·王晋三麻黄、桂枝、越婢,互复成方,辛热之剂复以石膏,变为辛凉。正如龙为阳体,而变其用为阴雨也。方义专主泄卫,故不用芍药;欲其直达下焦,故倍加铢两,从卫分根本上泄邪,庶表里郁热之气,倾刻致和。《内经》治远以奇方大制,故称大青龙。(《绛雪园古方选注》)
清·徐大椿此方含麻桂而用石膏,何以发汗如是之烈。盖麻黄汤,麻黄用二两,此用六两;越婢汤,石膏用半斤,而此用鸡子大一块。一剂三药,除大枣,约共十六两,以今称之,亦重三两有余,则发汗之重剂矣!虽少加石膏,终不足以相制也。(《伤寒论类方》)
清·吕震此即合麻、桂二方,去芍药而加石膏也。按桂枝主风伤卫,麻黄主寒伤营,此则伤风见寒,伤寒见风,主大青龙……愚按经文中风脉浮紧,伤寒脉浮缓,本自回环互说,若拦入温热一路,则温热未有内郁而不口渴者,何以本文并不言渴,而发热恶寒身疼痛,皆中风伤寒互见之证,虽烦躁似属热象,亦因不汗出,则风寒之邪无从解,邪无从解,则郁而成热,因致烦躁,故方中麻、桂、生姜,辛热之药,用至十两有奇,而石膏仅如鸡子大一块,又得甘草、大枣相辅,借其生津之妙用,以作汗而除烦止躁。(《伤寒寻源》)
清·柯韵伯风有阴阳,太阳中风汗出脉缓者,是中于鼓动之阳风;此汗不出而脉紧者,中于凛冽之阴风矣!风令脉浮,浮紧而沉不紧,与伤寒阴阳俱紧之脉有别也。发热恶寒,与桂枝症同;身疼痛不汗出,与麻黄症同;惟烦躁是本症所独,故制此方以治风热相搏耳……风盛于表,非发汗不能;阳郁于内,非大汗不除。此本麻黄症之剧者,故于麻黄汤倍麻黄以发汗,加石膏以除烦……诸症全是麻黄,而有喘与烦躁之不同。喘是寒郁其气,升降不得自如,故多杏仁之苦以降气;烦躁是热伤其气,无津不能作汗,故特加石膏之甘以生津,然其质沉,其性寒,恐其内热顿除,而外之表邪不解,变为寒中而协热下利,是引贼破家矣!故必倍麻黄以发汗,又倍甘草以和中,更用姜、枣以调营卫,一汗而表里双解,风热两除,此大青龙清内攘外之功,所以佐麻、桂两方之不及也。
麻黄汤症,热全在表;桂枝症之自汗,大青龙之烦躁,皆兼里热。仲景于表剂中,便用寒药以清里……大青龙以发汗名,其方分大小,在麻黄之多寡,而不在石膏……用石膏以清胃火,是仲景于太阳经中,预保阳阴之先着,加姜、枣以培中气,又虑夫转属太阴也。(《伤寒来苏集》)
清·吴谦等何以知风寒两伤,营卫同病。以伤寒之脉而见中风之证,中风之脉而见伤寒之证也。名大青龙者,取龙兴之两义也。治风不外乎桂枝、治寒不外乎麻黄,合桂枝、麻黄二汤以成剂;故为兼风寒中伤者主之也。二证俱无汗,故减芍药、不欲其收也。二证俱烦躁,故加石膏以解其热也。设无烦躁,则又当从事于麻黄桂枝各半汤也。仲景于表剂中加大寒辛甘之品,则知麻黄证之发热,热全在表;大青龙证之烦躁,兼肌里矣。初病太阳即用石膏者,以其辛能解肌热,寒能清胃火,甘能生津液,是预保阳明存津液之先着也……观此则可知石膏乃中风伤寒之要药,得麻、桂而有青龙之名,得知,草而有白虎之号也。(《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
清·喻嘉言天地郁蒸,得两则和,人身烦躁,得汗则解。太阳无汗,因有烦躁一证兼见,则非大青龙汤不解也。究竟本方,原于无汗者取微似汗,若有汗者之烦躁,全非郁益之比,其不藉汗解甚服,加以恶脉微弱,则是少阴亡阳之证;若脉浮弱,汗出恶风,而不烦躁,即是太阳中风之证,与本方不相涉也。(《尚论篇》)
近代验证
例一 方子箐治太阳中风案(选自《医药卫生资料》(1)《方氏医案辨异》――浙江省吴兴县医药卫生科技情报组印)。
金某某,男,36岁。忽然恶寒颤抖,头项腰脊;以及臀腿等处,无不疼痛,左乳下痛如针刺,不得呼吸,咳痰不爽,烦躁无暂安时……余诊其脉,浮大如箸,促数不分至数,舌色根光、中现薄白,口虽渴不其索饮,身虽热不欲去衣,病经七日,绝无点汗,正合《伤寒论》中所云“太阳中风”是也。拟大青龙汤治之。
麻黄4.5克 杏仁12克 桂枝2.4克 炙甘草3克 石膏2.4克 生姜3片 红枣5个。
嘱其得汗则止。服一剂后,即得大汗,诸恙大减。
复诊脉象转小,舌形更光,而改以扶正养阴,兼清全邪而积全愈。
例二 费绳甫(1851-1914)治伤寒案(选自《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
石少梅,江阴人,患伤寒,恶寒发热,头痛项强,腰痛,无汗,烦躁。苔白,脉来浮紧。此风寒两伤营卫,里热无从外泄,非发汗不可。方用大青龙汤。
麻黄3克 桂枝4.5克 杏仁9克 甘草3克 石膏9克。
一剂,汗出热退,躁止而安。
赵仰亭,42岁,江西南昌人,住进贤门外。
原因:真伤寒症,迁延日久,寒化为热,津液受伤。
症候:头痛项强,大热无汗,口渴引饮,小便短赤,大便旬日不通,异常烦躁。
诊断:两关脉洪数鼓指,舌苔也白中黄,似此表症未除,里症又急,即仲景用大青龙汤之候也。
疗法:仿长沙法两解之,用麻黄发表为君,杏仁助麻黄为臣,以桂枝、甘草、姜、枣解肌为佐,以石膏质重泄热,气辛达表为使,又恐麻黄过猛伤阴,故加白芍以饮阴津。
处方:净麻黄2.4克(选煎,去沫)、光杏仁9克(去皮尖)、桂枝尖3克、生石膏30克(研细)、生甘草4.5克、杭白芍6克、鲜生姜3小片、大红枣5枚
次诊:连进二剂,得汗热减,病势已有转机;唯口渴烦躁未除,又仿仲景竹叶石膏汤加减续进。原方减去半夏者,为不呕也,加白芍,陈皮者,以行气活血,较原方稍灵活也。
次方:淡竹叶9克 生石膏18克(研细) 潞党参9克 杭寸冬9克 生甘草4.5克 白粳米一两(以夏布包,同煎) 杭白芍6克 广陈皮2.4克 鲜生姜3片
效果:又叠进三剂,各症逐渐就痊。
例四 留章主治风痰咳喘案(选自福建省晋江地区《医案医话选》第一辑)
泉州市音乐老师庄某,其长期有风痰咳喘,每发作必缠绵数月.以兼患肺结核且体弱,医者均禁同麻黄.1971年春,庄某携其媳来门诊,其人确是瘦弱.审知尚有恶寒,未曾取汗。喘而夜烦躁,口微渴,舌尚未躁,脉象浮数。此次发作已旬日,邪仍未解。以体虽虚而邪实,当先驱邪,续补其虚。处以轻剂大青龙汤:
麻黄4.5克 桂枝3克 甘草3克 杏仁9克 石膏24克 生姜3片 大枣3枚。
服二剂,微汗,喘减轻。续以麻杏石甘汤加贝母、前胡三剂,再以生脉散加减调理而愈。
按语
近代·程门雪(1902—1972)谓:“大青龙汤熔辛甘发散,辛凉清解于同一炉冶,为外寒搏束内热之证,出一主要方法,开后世表里同治之先河。张元素之大羌活汤、九味羌活汤;刘河间之防风通圣散、双解散之类,推其原始,无不由此发源,盖法同而药异耳。”无问伤寒、中风,凡外邪未解;里热已著者,即为对证。清·王旭高“‘发热恶寒无汗烦躁’八字,是大青龙汤着眼”一语,切中大青龙汤应用要领,堪为临证之准绳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