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论选萃
明·许宏大柴胡汤中必用大黄,古方中又云,一方加大黄。汤中若无大黄,何得令大柴胡汤下之者。大柴胡汤治表邪生内实者,下之急也;小承气汤治里邪生内实者,下之缓也;大承气汤治里邪生内实者,下之急也;调胃承气汤乃缓其中而下之缓也;桃仁承气汤治小腹急结,血证之急也;抵当汤乃破血证之峻者;大陷胸汤乃通开破结之峻者;十枣汤乃破停饮、下水积之駃烈者也。(《金镜内台方议》)
清·吕震此小柴胡去人参、甘草,加枳实、芍药、大黄,乃少阳、阳明合治之方也。往来寒热,热结在里,是邪已内实,因其内实而下解之,乃通以去塞之法也。心下痞硬,呕吐下利,是邪已内陷,因其内陷而下夺之,此通因通用之法也。表未罢仍主柴胡;里已实宜和枳实、大黄;不用人参、甘草者,惧其缓中而恋邪也;加芍药者,取其约营而存液也。(《伤寒寻源》)
清·吴仪洛此汤治少阳经邪渐入阳明之府,或误下引邪内犯,而过经不解之证,故于小柴胡汤中除去人参、甘草,助阳恋胃之味,而加芍药、枳实、大黄之沉降,以涤除热滞也。与桂枝大黄汤同义,彼以桂枝、甘草兼大黄,两解太阳误下之邪;此与柴胡、黄芩、半夏兼大黄,两解少阳误下之邪,两不移易之定法也。(《成方切用》)
清·吴谦等柴胡证在,又复有里,故立少阳两解法也。以小柴胡汤加枳实、芍药者,仍解其外以和其内也;去参、草者,以里不虚;少加大黄,以泻结热;倍生姜者,因呕不止也。斯方也,柴胡得生姜之倍,解半表之功捷;枳实得大黄之少,攻半里之效徐,虽云下之,亦下中之和剂也。(《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
清·何秀山少阳证本不可下,而此方于和解中兼以缓下者,以邪从少阳而来,渐结于阳明,而少阳证未罢,或往来寒热,或胸痛而呕,不得不借柴胡、生姜以解表;半夏、黄芩以和里。但里证已急,或腹满而痛,或面赤燥渴。或便秘溺赤,故加赤芍以破里急,枳实、生军以缓下阳明将结之热;佐以大枣,以缓柴胡、大黄发表攻里之烈性,而为和解少阳阳明、表里缓治之良方。(《重订通俗伤寒论》)
近代验证
杜某某,女,8岁。
以腹痛二天之主诉于1959年5月10日入院。检查见:左下腹压痛明显,腹肌紧张。血常规:白细胞 33500/mm3,中性88%,大便常规:有蛔虫卵。X线透视提示:右下腹部有少量积气,有液平面,两肺下叶有炎性改变。西医诊断:①肠梗阻(粪石型);③蛔虫病;③两肺下叶肺炎。中医症见: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形体消瘦,左下腹痛有硬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诊断:肠结证,燥粪内结。治则:逐下燥结。方用大柴胡汤加厚朴7克,两剂。
处方:柴胡、14克、黄芩10.5克、姜半夏10.5克、枳实10.5克、杭芍药10.5克、生大黄10.5克、生姜10.5克、大枣2枚、厚朴7克
二诊:服上药后便下多次,便内有硬结,便后自觉舒畅,腹痛减轻,精神好转。血常规检查:白血球14300/mm3,中性76%。继服上方三剂。
三诊:腹时隐痛,余无明显不适。X线透视示:心肺未见异常,右下腹有少量积气,未见液平面。上方去生大黄,杭芍加量至18克。
四诊:自觉症状消失,X线透视胸腹无异常,肺部炎症消失。痊愈出院。
乔某某,男,26岁,工人,1975年10月22日因腹痛、呕吐、发热一天入院。住院号:8254。
患者于10月21日凌晨突感上腹疼痛,阵发性加剧,伴呕吐。是日中午疼痛加剧,予输液,给注射杜冷丁、阿托品等,疼痛缓解。夜间腹痛又剧而送来急诊,给654-2肌注,疼痛仍未缓解。22日凌晨,1:25AM疼痛加剧,血液化验血清淀粉酶:457somogi。诊断为胰腺炎入院。
入院体检:急性病容,神情萎顿,巩膜未见黄染。T38.3℃,HR:100次/分,律齐,未闻杂音。Bp100/90mmHg,肺(-),腹软,剑突下触痛明显,伴反跳痛。胆囊区稍有触痛,肝脾均未触及。
入院后予禁食,输液。中药治疗,二帖后热退痛止,血清淀粉酶:160somogi以下。
初诊:10月22日,身壮热无汗,无头痛骨楚之象,有腹痛呕恶等证。舌质淡红、苔薄腻,脉浮滑数。暑湿蕴伏膜原,暴凉搏束肌腠,寒热互拒,气乱于中,清浊相干。治拟辛凉以解外邪,苦寒以泄里热。宜柴葛、栀豉、大柴胡三方复合为法。
清水豆卷12克 藿苏梗各9克 软柴胡9克 粉葛根9克 淡子芩9克 焦山栀9克 广郁金9克(打) 姜半夏9克 青陈皮各4.5克 小枳实4.5克 生锦纹9克 煨金铃9克 二帖。
复诊:10月24日,身热已解,腹痛亦止。舌质暗红,苔薄净,脉数势已缓。外邪已解,里热未楚,再从轻清少阳,和解枢机之治。
软柴胡9克 淡子芩9克 焦山栀9克 京赤芍9克 广郁金9克(打) 抚川芎4.5克 青陈皮各4.5克 枳壳4.5克 煨金铃9克 生锦纹9克 二帖。
药后诸症向安而出院。
据《福建中医》1961年6卷3期用大柴胡汤加川楝子、延胡索、甘草治急性胆道炎40例,结果35例痊愈,5例好转,3例复发。《浙江中医杂志》1976年1期报导:浙江中医院外科用加减大柴胡汤治疗急性穿孔41例,32例用非手术治疗,1例出现膈下感染,2例出现黄疸,转氨酶升高,100单位以上,2~3天恢复正常。9例由于各种原因改为手术治疗。一般7天左右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无1例死亡。《浙江中医杂志》1976年1期王永钧报导:杭州市第五医院自1969年以来,共收治急性胆道感染近600例,用大柴胡汤加茵陈治疗,有效率达90%以上。又大柴胡汤加茵陈治疗胆石证100例,其中69例排出胆石;同时用治急性胰腺炎60例,54例单纯水肿型,无1例失效,6例为急性出血坏死型,仅2例手术。
按语
大柴胡汤合辛散风邪、苦泄里热、苦寒沉降于一炉冶,为表邪未尽,里实先结者,立一法门,开后世发表攻里诸方之先河。如宋《和剂局方》之凉膈散;金刘河间之防风通圣散;清杨玉衡之增损三黄石膏汤,增损双解散;清叶天士之加减大柴胡汤等方,莫不由此脱胎。杨玉衡《伤寒温疫条辨》于本方加薄荷、山栀、黄连、黄芩、黄柏、广姜黄、白僵蚕、全蝉蜕,名增损大柴胡汤,治温热病热郁腠理,方极轻灵,可师可法。晚近用治急性胆囊炎、急性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单纯水肿型),疗效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