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论选萃
清·柯韵伯石膏为清火之重剂,青龙、白虎皆赖以建功。然用之不当,适足以召祸。故青龙以恶寒、脉紧,用姜、桂以扶卫外之阳;白虎以汗后烦渴,用粳米以存胃脘之阳也。此但热无寒,佐以姜、桂,则脉流急疾,斑黄狂乱作矣;加以粳米,则食入于阴,长气于阳,谵语、腹胀、蒸蒸发热矣。亢则害,承乃制,重在存阴者,不必虑其亡阳也。故于麻黄汤去桂枝之辛热,取麻黄之开,杏仁之降,甘草之和,倍石膏之大寒,除内蓄之实热,斯溱溱汗出,而内外之烦热悉除矣。(《古今名医方论》)
清·张石顽此麻黄汤去桂,而兼越婢之意。专祛上焦湿热痰气,与苓桂术甘汤互发,彼藉苓术,去祛心下之支饮;此藉石羔,专祛膈上之湿热也。(《张氏医通》)
清·钱天来李时珍云:麻黄乃肺经专药,虽为太阳发汗之重剂,实发散肺经火郁之药也。杏仁利气而能泄肺;石羔寒凉能肃西方金气。乃泻肺肃肺之剂,非麻黄及大青龙之剂也。世俗不晓,惑于《活人书》陶节庵之说,但见一味麻黄,即以为汗剂,畏而避之。不知麻黄汤之制,欲用麻黄以泄荣分之汗,必先以桂枝开卫分之邪,则汗出而邪去矣,所以麻黄不与桂枝同用,止能泄肺邪而不至大汗泄也。观后页之麻黄定喘汤,皆因之以立法也。(《伤寒论集注》)
清·王旭高麻黄汤治寒喘也;此去桂枝而重用石膏,治热喘也。按《伤寒论》原文本作“汗出而喘,无大热者”,柯韵伯《伤寒来苏集》改作“无汗而喘,大热者”,频属理正辞明。盖汗出何可更用麻黄,无大热何可更用石膏,其说良是。然以余阅历,喘病肺气内闭者,往往反自汗出;外无大热,非无热也,热在里也,必有烦渴、舌红见症。用麻黄是开达肺气,不是发汗之谓,重用石膏,急清肺热以存阴,热清喘定,汗即不出而阳亦不亡矣。且病喘者,虽服麻黄而不作汗,古有明训,则麻黄乃治喘之要药,寒则佐枝枝以温之,热则加石膏以清之。正不必执有汗无汗也。(《王旭高医书六种·退思集类方歌注》)
近代·张锡纯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己,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息必鼾,语言难出。此仲景论温病之提纲也,而未言明温病之方。及反复详细观此节,云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杏甘石汤主之。夫此证既汗后不解,必是用辛热之药,发不恶寒证之汗,即温病提纲中所谓若发汗也,其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即温病提纲中所谓若发汗已,身灼热,及后所谓自汗出,多睡眠,息必鼾也,睡则息鼾,醒则喘矣。此证用辛热之药误发于前,仲景恐医者见其自汗再误以为桂枝汤证,故特戒之曰,不可更行桂枝汤,而宜治以麻杏甘石汤,诚为温病初得之的方矣。(《医学衷中参西录》)
近代验证
例一 管性海治风温案(选自《浙江中医药》77年3期·22·)
池×,男,1岁,1973年7月24日初诊。咳嗽频频,喉头痰鸣,气急鼻煽,壮热,体温41℃,神昏嗜睡,口渴,便秘,舌苔焦黄,脉数。西医诊断:支气管肺炎。此乃风温犯肺,热甚痰阻,肺失宣降。治宜辛寒清肺,化痰定喘。
麻黄、生甘草各2.4克,生石膏12克,杏仁、连翘各6克,花粉、栝蒌仁各9克,芦根15克,紫雪丹0.9克(研送)。
一剂后,壮热减轻,体温39℃,大便未解,舌上及上颚起泡。温热之邪直逼营分,治宜清营凉血,滋阴清肺。
元参、麦冬、花粉、栝蒌仁、银花各9克 生地12克 生石膏、芦根15克 甘草2.4克 紫雪丹0.9克 神犀丹(分研送)。
服一剂,气息稍平,壮热又减,神志已清,能吮乳,便解溏薄黑粪。病已转机,上方去紫雪丹、神犀丹,加知母4.5克,唯脐区按之灼手,舌苔薄黄,脉仍数。邪热已清,阴液未复,再拟滋阴养液以善后。
生地12克 元参、麦冬、银花、鲜石斛各9克 知母4.5克 梨汁、荸荠汁各一匙(分冲) 生甘草2.4克。
五剂后病愈。
陈某某,男,30岁,铁路工人。1977年4月19日因寒颤,发热,咳嗽,胸痛三天入院,住院号:12050。
患者于4月16日开始寒颤,发热(T.39℃),拌鼻塞流涕。保健站予复方氨基匹林肌注,复方阿斯匹林口服,体温稍退,仍伴有关节酸痛,咳嗽,黄脓痰,痰量不多,无铁锈色痰,右侧胸痛。门诊血液检验白细胞16400,嗜中性93%,淋巴6%,大单核1%,胸透,右肺中叶肺炎,收入院。
体检:T.38.5℃(腋下),P.80次/分,BP.130/90毫米汞柱。心脏(-),右肺呼吸音粗糙,无干湿性啰音。肝上界第5肋间,肋下1.5厘米,无触痛,脾未触及。
入院后予银黄针16毫升滴注,白花蛇舌草4毫升肌注,口服中药,三天后热退,复查白细胞计数正常,六天后胸透复查:右肺中叶炎症已消失。
初诊:4月19日 病起三天,恶寒颤栗,身热无汗,头痛骨节酸楚。咳不畅快,痰咳稠黄,胸膺疼痛。舌淡红,苔薄白,脉形濡滑。风温上犯肺胃,肺气郁塞不宣,痰滞络瘀。今拟辛凉开肺,疏瘀化痰。方从麻杏甘石汤加味治之。
净麻黄6克 光杏仁9克 生石膏30克(先煎) 金银花24克 连翘壳24克 大青叶30克 板兰根15克 炒大力子9克 西赤芍9克 粉丹皮9克 嫩前胡4.5克 生甘草3克 三帖
治法:注4月20日体温下降,右肺背部叩诊实变。
二诊:4月21日 前投麻杏甘石汤加味之剂,汗出热退,头痛恶寒亦罢。惟咳嗽痰略黄稠,甚则痰红,胸膺尚痛。舌红,苔薄,脉形濡数。风邪已从汗解,痰热挟瘀留阻肺胃,尚未清彻。今拟轻清气分,疏瘀化痰。方从栀子豉汤加味为治。
清水豆卷24克 焦山栀9克 金银花24克 连翘壳24克 大青叶30克 板蓝根15克 炒大力子9克 水炒白前4.5克 西赤芍9克 粉丹皮9克 生甘草3克 茅根15克 三帖
三诊:4月24日 前投栀子豉汤加味之剂,咳减痰稀,胸痛亦止。舌尖边红,苔白腻,脉濡缓。痰热挟瘀渐有清彻之机。拟予轻清余蕴而化痰热。
水炒白前4.5克 金银花12克 连翘壳12克 大青叶30克 东白薇9克 板蓝根9克 西赤芍9克 粉丹皮9克 光杏仁12克 生苡仁12克 瓜蒌衣9克 冬瓜子18克 干茅根12克 三帖
徐孩 发热六天,汗泄不畅,咳嗽气急,喉中痰声漉漉,咬牙嚼齿,时时抽搐。舌苔薄腻而黄,脉滑数不扬,筋纹色紫已达气关。前医叠进羚羊、石斛、钩藤等,病情加剧。良由无形之风温与有形之痰热互阻于肺胃,肃降之令不行,阳明之热内炽,太阴之温不解,有似痉厥,实非痉厥,即马脾风之重症,徒治厥阴无益也。当此危急之秋,非大将不能去大敌,拟麻杏石甘汤加减并挽回于什一。
麻黄 杏仁 甘草 石膏 象贝 天竺黄 郁金 鲜竹叶 竹沥 活芦根
二诊:昨投麻杏石甘汤加减,发热较轻,咬牙嚼齿、抽搐均定,佳兆也。惟咳嗽气逆,喉中尚有痰声。脉滑数,筋纹缩退。口干欲饮,小溲短赤。风温痰热交阻肺胃,一时未易清彻,仍击鼓前进。
麻黄 杏仁 甘草 石羔 象贝 广郁金 天竺黄 兜铃 冬瓜子 淡竹沥 活芦根
三诊:两进麻杏石甘汤以来,身热减,气急平,嚼齿抽搐亦定。惟咳嗽痰多,口干欲饮,小溲短赤,大便微溏色黄。风温已得外解,痰热亦有下行之势。脉仍滑数。余焰留恋,然质小体稚,勿使过之。今宜制小其剂。
净蝉衣 川象贝 金银花 冬桑叶 通草 杏仁 炙远志 连翘 花粉 兜铃 冬瓜子 活芦根 荸荠汁
例四 张耀卿治支饮触感(支气管哮喘――感染型;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选自《内科临证录》)。
凌某某,男,46岁,工人。1966年2月7日因发热,咳嗽,脓痰一周入院,住院号:061780
患者自幼即有慢性咳嗽,多痰病史。气候突变、情绪变换每可诱发。一周来,咳嗽又发作,伴发热,脓痰,气急不能平卧,经治未见缓解而入院。
体检:平卧,口唇未见紫绀,颈静脉充盈。胸廓成桶状,两肺少量干啰音和湿啰音,间闻笛音,呼吸音粗糙;心浊音界缩小,心音低速,心律齐;肝浊音界下降,肝肋下未及,两下肢不肿。
血液检验白细胞12100,嗜中性74%;痰液培养肺炎双球菌生长;X线胸部摄片示慢性支气管炎、两下肺气肿、右下轻度继发感染征象。
初诊:2月8日 身壮热(38-39.6℃)七天,有汗不解,形寒恶热。频作咳,不喜饮。舌苔薄腻,脉弦滑而数。新感风邪,引动素伏之痰饮,互阻肺胃两经,肺气不宣,今拟麻杏石甘汤合二陈汤复方图治。
蜜炙麻黄3克 生石膏30克(先煎) 光杏仁12克(研) 嫩前胡4.5克 云茯苓12克 大青叶30克 板蓝根30克 川贝母9克 炒枳壳4.5克 一帖
二诊:2月9日 昨投麻杏石甘汤合二陈汤加味之剂,汗出不多,身热已有下降之势;咳嗽频作,痰咳不爽。苔薄腻,脉数势转缓。前方获效,续当原意为治。
原方加苦橘梗6克 一帖
三诊:2月10日 风邪已有外达之机,痰浊尚欠内化之象。身热日益衰退,喘证较平;咳嗽咯痰不爽。再从原意乘胜进取。
原方加蛤蚧粉3克(分二次吞服) 一帖
例五 蒲辅周治肺闭(疹后肺炎)案(选自《蒲辅周医疗经验集》)。
黄某某,女,九个月。1961年4月13日会诊:出麻疹,退后一周。三天来又咳喘,高热,身无汗;喉中有痰,胸满膈煽,烦躁,大便黄粘,日二三次。脉浮缓,舌红,苔白腻。属肺闭,治宜开闭。
处方:麻黄1.5克、杏仁3克、生石膏9克、甘草1.5克、牛蒡子3克、僵蚕3克、前胡2.4克、橘梗1.5克、葱白2寸(后下)、竹叶3克,一剂。
4月14日复诊:胸满膈煽已减,仍发热,体温39℃,无汗,大便七次,尚黄粘,仍发憋,面青,唇干。脉浮滑,舌红,苔黄腻。
原方加麻黄,石羔,加射干2.4克、淡豆豉9克、一帖。
4月15日三诊:仍高热无汗,不咳,喘不显,喉部有痰声,大便日三次,面青黄。脉浮数,舌红,苔白腻微黄。属湿热痰阻,治宜清热理痰,方宗苇茎汤加减。
处方:苇茎9克、冬瓜子9克、苡仁9克、杏仁3克、连皮茯苓6克、法半夏3克、桑白皮3克、竹叶3克、通草3克,二剂。
4月17日四诊:发热见退,体温38.8℃,无汗,面浮肿,仍青黄色,稍喘,痰粘稠,膈煽,大便四次,深绿色、量少。脉浮数无力,舌红少津,苔厚腻。治宜宣肺理痰。
处方:桂枝1.5克、白芍2.4克、炙甘草1.5克、杏仁3克、厚朴2.4克、生姜二片、大枣3枚、法半夏3克、化橘红1.5克,每剂用水300毫升,煎后100毫升,分三次温服。,二剂。
体温渐退而愈。
例六 陆拯治热哮案(选自《浙江中医药》)。77年1期·17·)。
沈某某,男,29岁,农民,1976年9月10日初诊。哮喘旬余,喉中哮喘如吼声,夜间加剧,不能平卧,亦不得入眠,咳痰量少、色白而稠,胸闷如窒,并有发热。舌面左边光剥、苔薄白根黄腻,脉象滑数。证属寒邪客肺,肺失肃降,邪从热化,痰热壅盛,气道被阻。治宜宣肺清热,祛痰定哮。
处方:炙麻黄、生甘草各4.5克、杏仁、苏子、甜葶苈各12克、生石膏、桑白皮、鱼腥草各30克、橘梗、银杏肉各9克、炙前胡、制僵蚕、地龙各15克、大枣6枚。
服六帖后,哮喘已平,咳嗽十衰其八,二便自调,但神疲、纳呆未改善。以益气滋阴,补肺健脾调理善后。
按语
麻杏石甘汤辛凉泄卫,善开肺闭。凡风寒束肺,郁而化热,或风温痰热闭肺,以及麻疹内陷闭肺,而见上气喘急,膈煽鼻张,痰涎壅盛等证,非此不能为功。盖麻黄、石膏寒温相济,幸凉泄卫;麻黄、杏仁辛散风邪,宣畅肺气;甘草味甘性平,佐石膏清泄肺胃,缓麻黄骠悍之性。四味合而成方,正合《素问·至真要大论》“风滛于内,治以辛凉,以甘缓之。”之说。近蒲辅周氏,擅用此方,以开寒郁化热之肺闭,辄能应手取效。清·叶天士《临证指南》,有荷杏石甘,桑杏石甘二法,一治肺热移胃;一治风温伤肺,可谓师古人之法,而不泥古人之方。清·吴坤安《感证宝筏》,于本方加薄荷、牛蒡、连翘、枯芩、象贝、桔梗、通草等味,并以乌犀尖、活水芦根煎汤代水,名新加麻杏石甘汤,以为透风泄热之图,功胜原方,毕竟青胜于兰,后来居上,亦一定之至理耳。近代丁甘仁氏(1865-1926)于本方加薄荷叶、连翘壳、鲜竹叶、白罗卜汁、象贝母、射干、僵蚕、京玄参等味,专治喉痧痧疹不透,憎寒发热,咽喉肿疼,或内关白腐或咳嗽气逆之重证。亦取其泄卫宣肺之功耳。
晚近用治大叶性肺炎、麻疹并发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支气管哮喘等证,功效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