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论选萃
近代·冉先德胸中瘀血阻滞,气机不畅,故胸痛。瘀血阻滞,清阳不升,故头痛如针刺,痛有定处,日久不愈。瘀血于内,瘀久化热,故内热烦闷,入暮渐热。瘀热内扰,神明不安,故心悸失眠。瘀热上冲,引动胃气上逆,故见呃逆。面、唇、舌有瘀斑瘀点,颜色黑暗,脉涩,都为瘀血内阻之象。治宜活血祛瘀,调气止痛。方由桃红四物汤为主,养血活血,破结散瘀。加柴胡、桔梗升达清阳,枳壳、牛膝降引浊阴,一升一降,调理气机,使气行则血行,通则不痛。更用甘草,调和诸药。合为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剂。(《历代名医良方注释》)
现代·岳美中方中以桃仁四物汤合四逆散,动药与静药配伍得好,再加牛膝往下一引,柴胡、桔梗往上一提,升降有常,血自下行,用于治疗胸膈间瘀血和妇女逆经证,多可数剂而愈。(《岳美中医话集》)
现代·李赓韶血府逐瘀汤用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活血祛瘀,配合当归、生地活血养血,使瘀血去而又不伤血;柴胡、枳壳疏肝理气,使气行则血行;牛膝破瘀通经,引瘀血下行,桔梗入肺经,载药上行使药力发挥于胸(血府);甘草缓急,通百脉以调和诸药。参考古方分析,此方乃由四逆散、桃仁四物汤共同加味组成,功能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医林改错注释》)
近代验证
例一 米伯让治血瘀脉络案(上腔静脉血栓形成)(选自《米伯让先生医案》)
张某,男,49岁,干部。
以面部、颈部、上肢、胸部静脉曲张之主诉入院。入院后诊为上腔静脉血栓形成。症见面部胸部发红,静脉曲张,呼吸困难,胸闷气短,腹胀纳差,胸腔憋闷,舌暗苔薄黄,脉弦涩。诊断:血瘀脉络,证属心脉痹阻,气滞血瘀。治宜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方用血府逐瘀汤加下瘀血汤合方十剂痊愈。
处方:桃仁10.5克、红花10.5克、当归10.5克、生地14克、枳壳10.5克、赤芍10.5克、柴胡7克、甘草7克、桔梗10.5克、川芎10.5克、牛膝14克、大黄10.5克、蟅虫7克
李某,男,40岁。
患者结婚十一年来,同房不排精液,曾就医多处,无效。
患者壮年体健,寡言寡欲,脉沉涩,舌紫、苔薄,精子形态数值等均正常。肝郁者则性情每多易怒或沉默,气机不畅,气结血瘀,影响性功能。因此,用血府逐瘀汤“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血府逐瘀汤加紫石英、蛇床子、韭菜子。服七帖后有好转,续服至30帖后即愈,第二年得一男孩。
徐某,男,26岁。
患者未婚,平时身体健康,近半年来由于工作紧张或劳累后发现阴囊萎缩,以后觉不复出,并伴有心慌,脸红,多梦,头痛,口干等症。经各处治疗无效,乃转至我院治疗,经泌尿科及神经科检查无异常,最后至中医科诊治。
患者阴囊萎缩半截,脉细涩,舌质紫。此乃王清任所称:“气血凝滞,脑气与脏气不接”所致。故证兼多梦,头痛,口干不欲饮,心慌,脸红。
血府逐瘀汤加韭菜子9克、蛇床子9克,服药十四帖后病有起色,再服十四帖,症状消失。
巩男,53岁。
主诉:因腹胀日渐增大已三月余,门诊以肝硬化腹水收入住院。患者于半年来常在食后脘腹胀满不适,噯气、矢气后腹胀可稍缓。近三月余来,腹胀不消,食后益甚,且逐渐增大,经医院检查诊为肝硬化失代偿期,服药腹胀不减,嘱服中药而来我院求治。
诊查:患者颈胸部皮肤血丝缕缕,腹胀大如鼓,腹硬满呈球形、腹筋起,仰卧位腹前壁鼓之有声,脐旁两侧以下鼓之成实,移动其卧位时,则浊音亦随之移动,冲击腹部,左上部可触及癥块。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沉涩。
辨证:诊为臌胀,证属肝脾血瘀。
治法:以活血化瘀立法。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处方:柴胡10克、枳壳10克、赤芍15克、当归尾12克、川芎9克、桃仁9克、红花9克、川牛膝12克、桔梗6克、丹参15克、鳖甲30克、益母草30克、车前草30克。
水煎服三十六剂,臌胀渐次消退。后用柴芍香砂六君子汤加活血化瘀药服四十余剂,诸症悉退,胃纳增加,二便正常,精神良好,体重增加。
按语
《素问·脉要精微论》“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代则气衰,细则血少,濇则心痛。”濇脉往来涩滞,如轻刀刮竹,血瘀之征也,故主心痛。盖营血之周流全身,贯通藏府,全赖气之推动,所谓“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是矣。王氏此方,以血府逐瘀名者,属意濬通血脉,细绎此方,乃桃红四物合四逆散之制也,意在养血活血,柴胡、枳壳,一升一降,调畅气机;桔梗、牛膝二味,一载药以上行,一引血以下行,调节升降者也。现今用治冠心病心绞痛、风心病、肺心病水瘀交阻、动脉硬化性脑梗塞、血管性头痛及经行腹痛,无非亦取其理气活血之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