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论选萃
清·王清任初得半身不遂,依本方加防风一钱,服四,五剂后去之。如患者先有入耳之言,畏惧黄芪,只得迁就人情,用一、二两,以后,渐加至四两,至微效时,日服两剂,岂不是八两。两剂服五、六日,每日仍服一剂。如已病三两个月,前医遵古方用寒凉药过多,加附子四、五钱;如用散风药过多,加党参四、五钱;若未服则不必加。此法虽良善之方,然病久气太亏,肩膀脱落二、三指缝,胳膊曲而搬不直,脚孤拐骨向外倒,哑不能言一字,皆不能愈之症;虽不能愈,常服可保病不加重。若服此方愈后,药不可断,或隔三、五日吃一付,或七、八日吃一付;不吃,恐将来得气厥之症。方内黄芪不论何处所产,药力总是一样,皆可用。(《医林改错》)
清·陆懋修方以黄芪为君,当归为臣,若例以古法当归补血汤,黄芪五倍于当归,则二钱之归宜君以一两之芪,若四两之芪即当臣以八钱之归。今则芪且二十倍于归矣,大约欲以还五成之亏,有必需乎四两之多者。(《世补斋医书》)
清·张锡纯至清中叶王勋臣出,对于此证专以气虚立论,谓人之元气,全体原十分,有时损去五分,所余五分,虽不能充体,犹可支持全身。而气虚者,经络必虚,有时气从经络虚处透过,并于一边,彼无气之边,即成偏枯。爰立补阳还五汤,方中重用黄芪四两,以峻补气分,此即东垣主气之说也。然王氏书中,未言脉象何如,若遇脉之虚而无力者,用其方原可见效。若其脉象实而有力,其人脑中多患充血,而复用黄芪之温而升补者,以助其血愈上行,必至凶危立见,此固不可不慎也。(《医学衷中参西录》)
现代·岳美中补阳还五汤是王氏以补气活血立论治病的代表方剂,方中选药精,配伍当,动静得宜,主次分明。主药黄芪用以培补已损失之五成元气,药量达四至八两,助药归、芍、芎、桃、红、地龙辅黄芪流通血脉,化瘀行滞,每味仅在一至二钱之间。其总量为七钱半,是主药的五至十分之一。适用于中风右半身不遂。神志清醒,右脉大于左脉,重取无力,舌苔右半边尤白,舌质淡,动转困难,属于气虚不运者。此方对左手不用者疗效较差,黄芪用量不足一两无效,而且原方服后还可能有发热反应,使用时应予注意。(《岳美中医话集》)
近代验证
洪某,女,33岁。
1973年宫外孕手术后,逐渐肥胖,乏力,肢倦,月经色淡量少。去年八月突感握物困难,手足痿软,行走不便,已失却自主生活的能力,经期症状加重,心中懊憹,伴有心慌,多汗,多梦。一度低血钾,纠正后症状不见好转,头颅摄片阴性,甲状腺、性腺、肾上腺皮质功能阴性,院外会诊,拟为:(1)植物神经功能失调;(2)单纯性肥胖症,医治三年,毫无进展。
患者形体丰腴,言语有力,但倦怠不能行动,脉沉迟无力,舌紫满布,此乃阳虚气弱,不能畅通气血,宿瘀久滞不化,新瘀又生。即王清任所云:“元气虚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丹溪心法》论痿症:“亦有食积死血妨碍,不得下降者”。乃取益气化瘀之法。
桂枝6克 龙骨15克 牡蛎15克 黄芪18克 党参12克 桃仁9克 丹参12克 牛膝9克 红花9克 山甲9克 蒲黄9克 赤芍12克 川芎9克 乌梅4.5克。
服药30帖后,懊憹先除,并能扶持行走,乃去乌梅继续服用,服药一百帖后,已能上下楼单独行走,生活自理。
按语
王氏此方,为气虚卒中而设,故重用黄芪四两,二十倍于当归;而疏瘀活血之药,仅用一钱。则其人必面色㿠白,声息低微,病侧肢体缓纵不收,舌胖大,脉虚弱无力者,方为合辙。若施于风痰激越之卒中,面红气粗,痰声漉漉,脉弦劲搏指,则黄芪之甘温升阳,适足以助风痰上涌,学者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