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窦位于肛门口内3cm左右的齿线附近,又称隐窝。若此部位有病,菌存留,造成炎症病变,称肛窦炎。
大黄验案
王某某,男,45岁。1991年7月21日诊。2个月前,患者始感肛门下坠,并有异物感。继之肛内隐痛,排便时胀痛,并向骶尾部放射,里急后重,排便量减少,便次增多,带有黏液,粪检有脓球。检査:取截石位,肛门镜下可见齿线上3〜6点处肛窦充血,紫红色,触疼明显,压之有脓性分泌物,探针可探入窦内4mm。诊为肛窦炎。取大黄100g,每日便后水煎熏洗坐浴,并按法通过肛门镜上药,每日1次,12天后症状消失。肛门镜复査,直肠黏膜,肛窦光滑,色泽正常,触之无疼痛。(《浙江中医杂志》1994年2月号)
按语
中医认为:肛窦炎急性期多由湿热蕴阻于魄门,热盛肉腐而出现化脓等症状,日久成慢性者,则有气血亏虚之表现。本案所述,当属前者。大黄为苦寒之品,肴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之功,善疗实热、痈疡等证,故用于本证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