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淋证的单方验方

凡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欲出未尽,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者,称为淋证。多由脾肾亏虚或膀胱湿热气化失司所致。依其表现特征常分为热淋、石淋、血淋、膏淋、气淋、劳淋等几种类型。治疗时要谨守病机,辨证施治。

病案

车前草验案

一位20多岁的女性,患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带浊淋漓,痛苦不堪,半年多来,抗生素治疗,时轻时重,已失去治疗信心。令其自采新鲜车前草10〜20棵煎水,大量饮服,很快见效。连服1个月,后未复发。(《名中医治病绝招》)

地肤草验案

虞搏《医学正传》云:搏兄年七十,秋间患淋二十余日,百药不效。后得一方,取地肤草捣自然汁服之遂通。(《本草纲目》)

粟米验案

《韩氏医通》云:一人病淋,素不服药。予令专啖粟米粥,绝去他味,旬余减,月余痊。(《本草纲目》)

大黄验案

某某曾患淋症,尿道时常流出白色脓样黏液,胶黏堵塞,小便时疼痛难忍。经多次治疗,使用多种方法,终无效果。后经友人传授此方(大黄a6g,鸡蛋1个。将鸡蛋一端破开小孔,去清留黄,装入大黄末,然后用纸将其封固,置饭锅内蒸熟,1次吃完,另用大黄末0.6g泡水1壶,同时饮完。以后每天用大黄0.6g泡水饮完,不必用鸡蛋),照方试治,服后次日,病即减轻,以后白浊物逐渐减少,过5日后,已不觉疼,半月痊愈。(《中医验方汇选》)

向日葵根验案一

南宫县大寨村马某某,男,46岁。小便时尿道疼痛难忍。煎服葵根1.5g,服1次后,病情减轻,3次痊愈。(《中医验方汇选》)

向日葵梗验案二

于某某,男,28岁,学生。主诉:小便如米汤色,时有白色凝块排出已4个月余。取尿作已醚试验阳性。取向日葵梗心10g,加水2000ml,煎至1500ml,取汁,分2次早晚空腹服完。治疗4天后,小便即转清,乙醚试验阴性,又服2天以巩固疗效,随访3个月未复发。(《中医杂志》1962年第8期)

莱菔子验案

黄承昊(履素)家仆妇,患小便不通之症。时师药以九节汤,腹渐满而终不通,几殆矣。有草泽医人以白萝卜子炒香,白汤吞下数钱,小便立通。此予亲见之者。(《续名医类案》)

王不留行验案

一妇人患淋卧久,诸药不效,其夫夜告予,予按《即效方》治诸淋。用剪金花十余味,煎汤遂令服之,病减八分,再服而愈。剪金花,一名禁宫花,一名金盏银台,一名王不留行是也。(《本草纲目》)

刘寄奴验案

陈某某,女,51岁。患肾盂肾炎多年,虽经中西药多方调治,但仍反复发作。近10余日腰痛,尿频、尿急痛,并时有血尿。舌尖红,苔黄腻,脉沉数。尿检:白细胞(+++),红细胞(+),脓细胞(+)。证属热淋,治宜清利。投以刘寄奴100g煎服,日1剂,连进7剂后,腰痛减轻,尿频、急、痛消失,惟尿检仍可见少量白细胞、脓细胞。再进5剂,诸症消失。(《浙江中医杂志》1989年第6期)

龙胆草验案

北门小青年吴某,幼丧父,母亦无,正常经济收人惟提篮小卖,勉强糊口而已。为改善生活计,虽瘦弱之躯,追逐热闹场中兜售冰棒,暑热蒸炙之苦,可以想见。一日上午,忽来求我说尿频、尿急、尿涩痛而灼热,影响奔走叫卖,甚以为忧。嘱以龙胆草9g,煎汤两碗凉透,上、下午空腹时各冷饮1碗,小便随即清利。其后受热,病复作,时知用之。(《杏林小品》)

狗尾草验案

赵小哥寻常能以果实草木治人病,其所用物,盖非方书所传。……或以狗尾草疗沙石淋,皆随手辄愈。(《夷坚志乙》)

川牛膝验案一

一妇患此(淋痛或血粪或沙石胀痛),服(之)有效。(《经验丹方汇编》引《直指方》)

牛膝验案二

叶朝议亲人患血淋,流下小便在盆内,久而如鼠形,但无足耳,百治不效,一村医用牛膝根,煎浓汁,日饮五服,名地髓汤,虽未即愈,而血色渐淡,久乃复旧。后10年复作,服之又瘥。(《集验方》)

乳香石验案

韩安伯参议名元修云,渠尊人曾患此数日,痛楚不可言,因阅《千金方》用乳香研细,以米饮或麦门冬汤调下,二服遂愈,饥饱适中时服。乳香石乃乳香中拣出夹石者。(《是斋百一选方》)

川楝子验案

徐某,男性,47岁。患者有尿道炎病史,尿频,尿急,尿痛症状时有发作,近日因公务出差,途中劳累,加之饮酒,症情加重,经口服环丙沙星等抗生素治疗,自觉症状未见明显改善,尿痛加剧,遂于1990年4月16日来院中医门诊求余诊疗,症见尿频,约每15分钟即登厕1次,尿短色赤,尿道痒,尿时灼热而痛,尤其是尿终末时疼痛更甚,自阴茎向会阴部放散,伴有腰痛,食欲不振,舌质稍红,苔黄,脉象弦滑,尿常规检查:脓细胞(+++)证属湿热下注膀胱,气机阻滞,治宜清热利湿理气导滞,予川楝子30g,水煎,日分3次服,连用3日,4月19日复诊,服药尽后已不尿痛,诸证亦见明显改善,但仍有尿频现象,小便每晚4〜5次,白天次数更多,再服3日,继续观察,4月22日三诊,自觉症状消失,尿常规阴性,嘱再服3日,以巩固疗效,随诊1年,未见复发。(《中国中医急症》)

白芨验案

李某某,女,56岁,1989年3月6日初诊。患乳糜尿8年,曾到某医院进行系统治疗2个月不效。面色㿠白,头晕乏力,神疲倦怠,言语低微,腰膝酸软,日5〜6次米泔样小便,纳谷乏味,舌淡红,苔薄白,脉濡缓。乳糜尿试验阳性,蛋白(饼),红细胞+。取白芨30g,研末,早晚分两次冲服。10日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而愈,随访2年未复发。(《中医杂志》1992年第7期)

金钱草验案一

潘某某,男,34岁,于1961年9月18日入院。主诉右腰胀痛,小便呈现紫红色改变,病情时轻时重,已两月有余,小便常规检查: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少许。腹部平片检査:证实右输尿管下13段结石,大小约为1.3×0.8cm。膀胱镜检:右侧插管受阻,膀胱正常,无异物。诊断确定后,患者因有其他兼症,不宜手术,采用中药金钱草内服,每日五两。服药50天,结石排出,症状亦随之消失。(《广东中医》1963年第5期)

金钱草验案二

杨某,男,43岁,1959年5月28日入院,住院号30560。主诉间歇性血尿半月余,间有腰部酸胀,小便尿常规检査正常。膀胱镜检査黏膜正常,于右侧输尿管开口内可见一黑色结石,给予金钱草煎剂(每剂5两,每日1剂,)内服,次日腹痛及小便痛消失,小便次数及量均增加。服药8天后,再经膀胱镜检査,结石已不见,膀胱区平片检査亦不见结石阴影。(《上海中医药杂志》1962年第4期)

金钱草验案三

张某某,男,38岁,已婚,干部,于1959年6月入院。主诉1年来时觉左腰部断续性闷痛,休息后则愈。2天前左上腹部突发阵发性绞痛,约半小时至2〜3小时发作1次,历时数分钟至数十分钟逐渐消退,并向左下腹放射。发作时几乎不能忍受,坐卧不安,出冷汗,并有恶心呕吐,大便不通,经服用中药与注射止痛针等无效,疑为肠梗阻,来院治疗。体检:绞痛发作时,出冷汗,四肢厥冷,闭目切齿,呼痛不已。肺野清晰,心界无扩大,心律正常,无杂音,腹部平软,肝脾未触及,肠蠕动音减弱。四肢脊柱正常,肛门直肠指诊阴性。肾脏未摸到,左侧脊肋三角区有叩击痛,左侧输尿管区域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査:红细胞4.45×1012/L,血红蛋白125g/L,白细胞11.65×50V/L,中性粒细胞0.73,淋巴细胞0.26,嗜酸性粒细胞0.01。康氏反应(-),尿液黄色透明,酸性反应,比重1.0020,蛋白(+),糖(-),管型(-),脓球少许。红细胞5〜81高倍视野。诊断:左侧输尿管结石。治疗:即给金钱草煎液冲调蜂蜜(处方:金钱草90g,蜂蜜45g。制法:取鲜金钱草90g,加水1000ml,贮磁罐内,以文火煎取浓液600ml,装瓶备用。药渣再加水3500ml,煎取3000ml,装于热水瓶中备用。服法:以第1次煎液200ml冲蜂蜜15g,1次服下,日服3次。第2次煎液代茶喝,1天喝完。)内服,配合左侧肾囊封闭1次与大量喝水,翌日绞痛缓解,第3天临床症状全消,连服21天无不良反应,间有砂粒样沉渣随尿排出。住院3星期,腹部X线透视未发现结石阴影,一切好转出院到门诊随诊观察。(《福迷中医药》1961年第4期)

泽漆验案

李某,勇,35岁,1988年3月10日就诊。小便混浊如米泔水2年余,反复发作,曾连续3次查微丝蚴均为阳性。尿检,乳糜试验阳性,诊为乳糜尿(丝虫病)。经用西药海群生,中药萆薢分清饮,补中益气汤等治疗,效果不佳。诊见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证由湿热下注,膀胱气化不利,不能泌别清浊所致。治宜清热利湿,杀虫解毒。方用泽漆30g(1日量),水煎30分钟,分3次服,连用10天(1个疗程),小便转清,自觉症状消失,乳糜尿试验阴性,微丝蚴检査转阴。追访2年,曾多次小便检査均正常而告愈。(《新中医》1992年第9期)

马齿苋验案一

李某,男,28岁,工人,1991年8月3日就诊。诉尿频急,尿痛,尿道口红肿有脓性分泌物数十日。半月前,因出差,与个体旅社服务员发生不洁性交史后,返乡即见诸症。经私人医生治疗无效,遂来我院,査分泌物发现淋球菌,舌红,苔薄黄,脉弦滑数。予马齿苋150g(鲜者加倍),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连服10天,诸症消失,尿培养3次均为阴性。(《浙江中医杂志》1992年第6期)

马齿苋验案二

高某,女,33岁,已婚。于1970年5月14日因尿频、尿疼、尿少、手足觉胀来诊。证见恶寒发热,体温39℃,口燥咽干,渴饮,不思食,大便干燥,小便混浊量少,腹疼向输尿管、腹股沟放射,肋背角叩痛,舌苔黄腻,脉弦数。尿常规检査:白细胞(+++),红细胞(+),颗粒管型5〜7日,脓球(+),蛋白(+),细菌(++)。西医诊断:急性肾盂肾炎。中医认为本证是湿热为病,侵入腰、肾、膀胱,属下焦湿热。处方:马齿苋合剂(马齿苋干品四至五两,鲜品1斤,红糖3两。制用法:马齿苋如是鲜品,洗净切碎和红糖一起放入沙锅内加水煎,水量以高出药面为度。煎沸半小时,则去渣取汁约400ml,乘热服下,服完药睡觉盖被出汗。如属干品则需加水浸泡2小时后再煎。1日服3次,每次煎1剂。服此药无副作用,脾虚者不必忌。)煎服,服药第1天后热退症减,3天后自觉症状消失。继续再服12天,尿检正常。(《新中医》1976年第4期)

泡桐花验案

李某某,女,27岁。晨起突然发生尿频,尿痛,并下腹部疼痛,尿常规检查:蛋白(++),脓细胞(++),红细胞(+++)。即服泡桐花煎剂治疗(采取带蒂泡桐花20〜30个,加水煎煮至适量,将花弃去,1次服下,早晚各1剂)至下午自觉症状减轻,晚间再服1剂,翌日,症状完全消失,尿检恢复正常。(《新中医》1975年第5期)

大蒜验案

患者陈某某,男,27岁,四川人,1972年11月8日因患亚急性肝坏死入院。经中西药营养、护肝、利胆,并用强的松、新霉素、四环素,土霉素等治疗,症状逐渐好转。11月8日尿中查见红细胞0〜5高倍视野,白细胞1〜5高倍视野,脓细胞2〜10高倍视野,怀疑有尿路感染。改服桉叶片无效。12月8日随尿排出棕黄色管状物,外被乳白色膜,大小约为3×3.3cm,送化验检查,无阳性所见。以后患者间有发热,并逐渐出现腰痛、下腹痛,尿路刺激等症状。尿培养无菌生长。改用庆大霉素、氯霉素、呋喃坦丁等无效。后又几次随尿排出管状物,约3〜5×5.3cm。经病理检査,于1973年2月17日确诊为毛霉菌感染。停用其他抗生素,自6月4号开始用10%大蒜注射液50ml加入葡萄糖盐水中静滴,每日1次,共用24天,自6月下旬起尿中未再排出管状物。7月8日因事出院,肝功能正常,除尿蛋白微量,脓细胞15个高倍外,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出院后2个月开始至1974年11月随访年余,多次査尿及肝功能均正常,精神体质恢复。(《新佐药》1977年8卷8期)

木瓜验案

张某某,男,7岁。于1975年11月患尿频尿急症,一日夜20多次,最少而急,不可耐,否则小便会解在裤裆里。精神不太好,稍有怕冷,尿清,舌稍红苔薄,脉平和。少腹似有胀坠感,睡眠和饮食等均正常,其他无不适。嘱用木瓜9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4剂即愈。(《辽宁中医杂志》1985年第1期)

山楂验案一

胡某,男,43岁,1972年11月20日以发冷、发热、腰痛、尿急尿频、尿痛10天的主诉就诊。患者于2年前曾寒颤、高烧,腰痛,尿频,排尿灼热感持续月余,在某院就诊,经多种检查最后尿培养证实为大肠杆菌所致急性肾盂肾炎。经用四环素、呋喃坦丁,链霉素等,半月后好转。嗣后,反复发作4次,近1年来腰酸,乏力,消瘦,贫血,偶有轻度浮肿;头痛,食欲减退,劳动能力下降。最后10天增重,应用多种抗生索疗效不著,要求应用山楂疗法。既往无结核病,无肾炎及肾病史。检查:体温39℃,脉搏100次分,呼吸36次分,血压160/100mm/hg,慢性病容,蛋白水肿贫血貌,五官外査无异常,颈软,心肺(-),腹部柔软平坦,肝肋下1.5cm,脾未扪及。腰椎无压痛,腰背部无红肿,腰肋角及背肋角均有压痛及叩击痛,以右侧为甚,下肢踝部有指凹性水肿,全身浅淋巴结不肿大。肺部X线透视(-),血象:白细胞15400mm3,中性粒细胞85%,淋巴细胞15%。尿常规:白细胞脓球、红细胞(++),蛋白(++)。床培养结果为大肠杆茧U0万以上ml尿液)。治疗:就诊后,给呋喃坦丁3日,症状无改善,于第4日开始配给生山楂煎剂。服煎剂后第2日尿量由原来的每日1600ml增至3000ml,第3日症状减轻,无尿急尿痛尿路灼热感,因恶心故停用呋喃坦丁。第4日浮肿消失,尿检查蛋白(-),白细胞(+),红细胞(+)。第5日腰痛及肾区叩痛消失,食欲增加,尿检转阴。第7日尿培养阴性,血压正常,精神爽快,继服煎剂至20日,4次尿检(-),自我感觉良好。门诊连续观察,随访8个月无复发,健康状况良好。(《陕西中座药》1975年第1期)

山楂验案二

李某,女,32岁。1991年3月26日诊。尿频、尿急、尿痛3日,伴发热、恶寒、腰痛、头痛、口苦口干,乏力。舌红,苔黄腻,脉弦。体温38℃。尿检:白细胞满视野,红细胞3〜5,蛋白(+)。血检:白细胞HX10VU中性粒细胞91%,淋巴细胞9%。诊为急性泌尿系感染。证属湿热淋证。予生山楂90g,水煎服。1剂热退证减,3剂而愈。(《浙江中医杂志》1992年第5期)

桉叶验案

李某某,女,33岁,1971年3月26日畏寒发热,次日出现尿急、尿频、尿痛,査床常规蛋白(++),脓细胞(+),白细胞(++),丁3月29E1入院,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尿培养有大肠杆菌生长。予服100%桉叶煎剂,每次30ml,每天3次,服药4天后膀胱刺激症状消失,10天后査尿常规3次,蛋白微量,沉渣镜査无异常,14天后连续2次中段尿培养阴性,连续服药2个疗程以巩固疗效,住院32天出院。随访1年无复发。(《新医药学杂志》1973年第1朗)

败酱草验案

刘某,男,35岁,1989年8月16日初诊。述有不洁性交史,近10天来尿急、尿频、尿痛,尿道口有黄色分泌物流出,曾肌注青霉素,每天240万单位,口服氟哌酸胶囊每天0.9g,连续治疗7天,无明显效果。尿液涂片检査可见中等量革兰染色阴性的淋病双球菌。尿常规检査:蛋白(+),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少许。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即用下述内服法(内服法:败酱草50g,加水2000ml,煎半小时,去渣,分4次服,每6小时1次。)和外洗法(外洗法:败酱草100g,加2000ml,煎半小时,去渣,待凉,分2次冲洗前阴,每天1剂。)治疗5天,诸症明显好转,又继续治疗7天,尿被检菌阴性,尿常规也恢复正常,病告痊愈。(《中医杂志》1992年第8期)

蟋蟀验案

徐某某,女,24岁。于10年前曾患尿路感染,服中药及长效磺胺,四环素等月余无效。服下药(治疗方法:取灶间蟋蟀50只,加水500g,水煎分3次服用。)1周症状减轻,继服1个月症状消失而获治愈,至今10年未见复发。(《赤脚医生杂志》1976年第11期)

香附验案

陈某,男,28岁,农民。2小时前突然尿急、尿频、尿痛,伴小腹疼痛及压痛,尿常规提示白细胞(++),红细胞(+)。予香附30g,加水300ml,煎至200ml。1剂煎2次,两煎兑匀,1次顿服。8小时后症状明显好转。当时如上法服2剂,4小时后症状全消,尿常规正常。在此期间多饮水,以保证白天每2〜3小时排尿1次,夜间共爿_尿1〜2次。随访3个月无复发。(《浙江中医杂志》1992年第2期)

胡桃仁验案

黄某某,男,34岁,农民。因左腰腹部间歇性疼痛10余年,加重半月于1958年4月17日入院求治。患者于10年前起左腰腹部即有酸痛,疼痛向左下腹部放射,并有大小便下坠感。排尿时有小砂子自尿道外口排出,大小如鱼子或黄豆,排出后腰腹部酸痛即停止。以后每年发作数次,近半月来发作频繁,疼痛加剧,经多种治疗无效而来院求治。检查:患者心肺正常,左侧腹部向下沿输尿管方向有轻度压痛,左肋脊角区有叩痛。小便检査:色深黄,微混,蛋白微量,尿酸结晶(++),未发现红细胞。拟诊为左肾及输尿管结石,采用胡桃仁制剂(治疗方法:用香油200g,将胡桃仁200g炸酥,再与冰糖200g—起磨碎,最后放入香油内拌匀即成1剂,每天2次,每次半剂。)治疗,服药后,左腰逐渐有胀痛,后即减轻。当天下午排尿时发现有许多棕色粉末沉淀,服药2剂后停药,药后第4天,自尿道外口推出一长1.8cm,宽0.5cm的棕黄色结石。此后腰部胀痛完全消失,痊愈出院。(《中级医刊》1959年第12期)

桑螵蛸验案

1972年冬,本乡某村有一李姓中年男子患双侧肾结石。经拍照后证实左肾有结石11枚,右肾有8枚,如绿豆人小,两家医院均以双侧结石手术有困难不予治疗。乃问治于余,余想螳螂子可治小便混浊,或许对于肾结石亦可治疗。遂告以服食螳螂子之法,仅服食2次,服螳螂子60枚,病即痊愈。据患者自述,服药后曾发现小便器内有细砂状沉淀物,并未见块状结石。可见其化结石之力甚佳,该患者10余年来一直情况良好,于1984年春因患其他病而死亡。(《中医杂志》1988年第3期)

按语

淋证的主要病因是湿热蕴结于下焦,膀胱气化不利所致,治当清利除邪,然还有其他的原因而致淋证者,或虚,或实,故临床有虚实之辨,主证不同,用药亦各异。桉叶验案患者“畏寒发热,次日出现尿急、尿频、尿痛”。此非外邪袭表,而是湿热熏蒸,邪正相搏所致,而桉叶苦辛凉人膀胱,能消热解毒利湿通淋而治湿热蕴结膀胱之淋证。《四川中药志》:“治膀胱炎,小便下血疼痛”;败酱草辛苦微寒。《本草正义》:“能清热泄结利水消肿破瘀排脓”。对因不洁性交传染之淋病有奇效;蟋蟀验案中,已服中药及消炎西药月余无效,此时应辅之通利水道之法。《纲目拾遗》:蟋蟀“性通利,治小便闭”。《医方集解》:“治小水不通,痛胀不止。”药症相符,故用后一周转轻一月治愈;香附理气解郁止痛,为气病之总司。《唐本草》:香附“能下气除腹中热”,《纲目》:“利三焦”,水道通,湿热清,淋证可愈;胡桃仁自古即用其治疗石淋,《本草图经》:“治损伤石淋,同破故纸,蜜丸服”,现代临床用治泌尿系结石疗效确切,习惯多用食油炸酥,捣如膏状服用;金钱草性寒,入肾,膀胱经,有良好的利尿通淋,清热排石功效,为治淋之要药,对于热淋、砂淋(泌尿系结石),单味重用,屡试屡效。桑螵蛸治石淋《本经》已有记载:“通石淋,利小便水道”,但其机理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桑螵蛸助阳固涩,故阴虚多火。膀胱有热而小便频数者忌用;乳香乃止痛常用药,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有镇痛消炎作用;龙胆草清热燥湿,为治下焦湿热之要药,淋证属下焦湿热者首选之;川牛膝味苦能泻,善走下焦,能破瘀活血,通利小便,《本草通玄》说其“性主下行,且能滑窍”;牛膝生用散瘀血,药理研究有轻度利尿作用,故可用治血淋;狗尾草、川楝子均除热去湿,狗尾草对湿热下注之石淋有一定功效;川楝子因其苦寒降逆,不仅导湿泄热,且有较强止痛作用,对热淋之灼热刺痛功效甚佳;车前草清热利水通淋;地肤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粟米除热毒利小便;大黄泻热毒,故均可用治热淋;山楂,《本草再新》记载“治脾虚湿热,……利大小便”,故其不仅能消食,活血,尚可清利湿热以治淋;向日葵根性温,可治二便不通;莱菔子下气,利大小便,可用治冷淋;王不留行活血通经;刘寄奴通淋作用,古今文献未见记载。经临床应用证实,对反复发作的慢性肾盂肾炎疗效卓著,而于血尿较多者效尤佳;泽漆苦寒通利,清热利水,对丝虫病的乳糜尿有佳效;马齿苋多用于湿热痢疾,鲜用于通利小便,而《本草纲目》载其能“解毒通淋”,证之临床确有效验。向日葵梗,泡桐花为民间草药,二者均可清利通便,然其所治有别,前者善利湿祛浊,治疗膏淋:后者清利湿热,以治热淋尿涩作痛等证;大蒜解毒杀菌作用甚强,对致病的多种细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故可消除泌尿系感染所致尿道刺激诸症。白芨、木瓜据古今文献记载,未见其能利尿通淋,其验案所示,当属临床新用,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条目信息
1
摘自《单方治病大全》
2
本条ID:18434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