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腹外疝的单方验方

凡腹部脏器经腹壁薄弱或缺损处向体表突出的病证,统称为腹外疝。其中以腹股沟疝为最多见,脐疝则较多见于婴儿。

病案

小茴香验案一

梁某,男,17岁。近1个月来左侧阴囊肿大,并有坠感而来就诊。阴囊左侧胀大,皮色正常。透光试验阳性,舌苔薄白,脉象正常。诊为鞘膜积液。炒小茴香60g,研为细末,分为8份,每次用1份,加入少许食盐,放入2个鸭蛋搅拌后用食油炒成鸭蛋饼,每晚吃1次。4次为1个疗程。停服2天,再继续服用。共服用5次,鞘膜积液完全消失。(《河北中医验案选》)

小茴香验案二

患孩姜某,男性,15个月,于1959年12月8日下午7时急诊入院。据患儿父母口述,近2天来患儿吵闹啼哭,不能进食,不大便,右侧阴囊肿大,有阵发性剧烈腹痛,咳嗽发热。出生后第4个月就发现右侧阴囊有一肿物,每当哭闹时即可突出,休息平卧时即自行回纳。此次脱人阴囊已3天,不能回纳。入院时检查:体温37.5℃,脉搏104次分,患儿烦躁不安,痛苦病容,有脱水,眼窝下陷,皮肤干燥,咽部充血,2侧扁桃体肿大,心肺正常,腹部隆起,有弥漫性压痛,腹肌不紧张,肠鸣音不亢进,左侧阴囊有患儿拳头大小之肿物,皮下环紧张,不能摸到,无法回纳。白细胞总数176000mm3;中性粒细胞82%。淋巴细胞18%,诊断为右侧嵌顿性腹股沟疝。当晚8时给服小茴香3钱,浓煎成150ml,一次服下,服后20分钟发现阴囊肿物变软,皮下环松弛,给以阴囊肿胀处用手轻轻按摩,并行热敷,随即自动回纳腹腔。给药后50分钟自解大便1次,腹肌变软,腹痛消失,次晨即痊愈出院。出院时嘱如再发,随即来院手术治疗,至今已1年多,未见复发。(《江苏中医》1962年第1期)

小茴香验案三

陈某某,男,5岁,患儿于1周前发现阴囊肿大,食欲不振,精神倦怠,经常捧腹啼哭,到诊前曾服西药2天无效,检査身体正常,左睾丸肿大,小便清长而白,经服小茴香制剂(小茴香5钱,鲜猪肉适量。将小茴香研末,合赤猪肉为肉丸,加水煮熟,酒送服,5天为1个疗程,停药2天,再作1个疗程)。1个疗程后疼痛消失,阴囊及睾丸肿大已消达半数。第2程后,睾丸及阴囊已接近正常,服药至第3个疗程,诸症消除而痊愈。(《广东中医》1960年第8期)

薏苡仁验案

辛稼轩初自北方还朝,官建康。忽得疝疾,重坠大如杯。有道人者以取叶珠(即苡仁)用东方壁土炒黄色,然后水火煮燥,入砂盆内研成资,每用无灰酒调下二钱即消。程沙随病此,稼轩授之大效。(《宦游纪闻》)

棉花籽验案

王某,男,2岁半,1981年2月10日初诊。其母代述出生至今左侧囊肿大并逐日加重,取鲜棉花籽100g,用锅炒至熟后加水半斤煮沸,待其温度与体温一致时洗敷患处,每日1剂,洗敷2次,每次洗前必须加温。同时消毒注射器隔日吸抽阴囊内部之积水,抽完为止。经上述治疗7天病告痊愈,随访肀年未复发。(《广西中医药》1983年第2期)

梧桐子验案

王某,男,疝气痛10余年不愈,一般药后较好,但不久又复发。余因阅黄氏金匮用梧桐子数勺作口果食之,多服断根之语,因书与之,服后颇觉见功,连服数十天,根断而愈。按疝属三阴肝木为病,梧桐子春荣秋实,禀秋金之气以成,其子生于叶之两旁,象卵之形,其味甘淡,合清肃之令,性专而直走下行,故奏功如响。(《广东中医》1969年第2期)

灯笼草验案

郑某某,男,7岁,阴囊睾丸肿痛已7〜8天,尿量逐渐减少,小腹有阵发性刺痛,舌红绛,时有口渴现象,食少困倦,经服灯笼草(生灯笼草2两,鲜赤猪肉适量,混合打烂为丸,清水煮服,5天为1个疗程,停药2天后,再作1个疗程,此方适用于小便短赤属热证疝气)疼痛逐渐消失,尿量递增,阴囊和睾丸日渐缩小,至第3个抒程后痊愈。(《广东中医》1960年第8期)

①灯笼草:又名灯笼泡、灯笼果、挂金灯、天泡草、黄姑娘,为茄科酸浆属植物灯笼草的全草,主产于两广、四川、云南等省区,性味苦、凉。功能:清热利湿,祛痰止咳,软坚散结。

按语

足厥阴肝经抵少腹。环绕阴器。若寒湿或湿热之邪壅滞于厥阴肝经,经脉不利,可发为疝气、睾丸偏坠之证。·小茴香辛温芳香,功擅疏肝理气,祛寒止痛,适用于寒湿气滞型之疝;灯笼草性味苦凉,功挤清热利湿,故对于湿热下注之疝,较为适宜;梧桐子性平入肺,禀秋金之气,用于厥阴肝经之实证,可奏以金制木之效,故可用于疝之治疗;棉花籽为辛热之品,有温肾散寒止痛之效,故二者均适合于寒湿气滞所致者。董苡仁乃常用的清利湿药,对于湿热下注的疝气,睾气肿痛,则为其所宜。

条目信息
1
摘自《单方治病大全》
2
本条ID:18442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