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一个以症状为名的病证,临床凡是以咳嗽作为主要临床表现者,都可以诊断为咳嗽。但须除外肺胀、肺痨、肺痈等病而有咳嗽表现者。究其成因不外外感、内伤两种。外感咳嗽主要是由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犯肺所致;而肺脏虚弱,或他脏有病(如脾虚生痰,肝火上炎,肾气虚衰)累及于肺,引起咳嗽者,则属于内伤咳嗽。现代医学的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等疾病所致的咳嗽,亦属于本病范畴。)
鱼腥草验案
江某,女,2岁,1992年3月16日因咳嗽2天初诊,家属代诉2天前出现发热咳嗽,体温38.8℃,曾就诊于某医院儿科。经胸部透视诊为急性支气管炎,拟收住院。家长拒绝住院,前来我室诊治。诊见:发热,体温38.8℃,咳嗽气粗,咯痰黏稠而黄,咳声嘶哑,鼻流涕,纳差,哭闹不停,咽红,唇红而干,舌红,苔薄黄,指纹浮露而紫红。两肺听诊可闻及呼吸音粗糙,未闻干湿啰音,心(-),腹(-)。胸透提示:两肺纹理增多。血象:白细胞总数18×80V/L;中性粒细胞0.62。诊为外感咳嗽(风热犯肺)。西医诊断:急性支气管炎。药用:鲜鱼腥草50g,冰糖40g。嘱先把鱼腥草洗净,盛于碗内捣烂,然后将冰糖放入200ml水中煎沸,再将冰糖水冲入碗内,加盖5〜7分钟后,分2次服用。患者服药后8小时,咳嗽减轻,咯痰易出,体温降至正常。用药2天,咳嗽消失,两肺呼吸音清,复査血象:白细胞总数8.0×10V/L,中性粒细胞0.40,胸透提示:两肺野、心膈未见异常。(《广西中医药》1994年第2期)
虫白蜡验案
岳某某,男,64岁,农民。宿有慢支,秋冬更剧,咳呛痰少,有时痰中带血,胸痛,气短,口干少津,苔少质红,脉小弦。此肺之气阴俱虚,气失肃降之候。法当润肺敛肺,而定其咳。用虫白蜡150g,研细末,胶囊装,每服6粒,1日3次。药服1周,咳即稀减,胸痛口干已除,自觉甚适,乃继服之,而获临床治愈。(《虫类药的应用》)
桑枝验案
越州某学录云:“少时苦嗽,百药不疗,或教用南向柔桑一束,每条十折,纳锅中,大约用水五碗,煎至一瓶,至于盛暑中遇饮之,服一月而愈”。(《养疴漫笔》)
竹茹验案
刘某,女,1周岁。1990年8月20日诊。患儿咳嗽频作4天,咯痰黏稠,喉中痰鸣,饮食不振,舌红,苔厚中间微黄。证属痰热壅肺,治以清肺化痰,鲜竹茹15g,水煎取液约150ml,入冰糖调味,分3次日服,2剂而愈。(《浙江中医杂志》1994年11月号)
生姜验案一
一人事佛甚谨,适苦嗽逾月,夜梦老僧呼谓之曰:“汝嗽只是感寒,吾有方授汝,但用生姜一物,切作薄片,焙干为末,糯米糊丸芥子大,空心米饮下三十丸。”觉如其言,数服而愈。(《夷坚志再补》)
生姜验案二
刘某某,男,教师,河北无极人,患有慢性支气管炎17年,每当天气较冷,病情加重,咳嗽痰喘不已,胸闷憋气,甚为难受,经多方治疗效果不大,后用鲜姜西瓜饮(西瓜一个约2000g,鲜姜200g,将西瓜一端切成一个三角形洞,把瓜瓤挖出一部分,把姜切成薄片,放进挖出的瓤内,然后一起放进洞内,再把三角形的瓜块堵上,放在铝锅内蒸半小时,瓜内勿进水,趁热将瓜吃掉,姜可只咽汁,一起吃了更好,冬病夏治,疗效显著。),一个夏天用了3次,至今5年未犯。(杨清山供稿)
香橼验案
治嗽方甚多,余得一方甚简,但用香橼去核,薄切作细片,以酒同入研瓶内,煮令熟烂,白昏至五更为度,同蜜拌匀,当睡中唤起,用匙挑服甚效。(《养疴漫笔》)
百部验案
李某,女,50岁。咳嗽3年,近1个月来加重,咳嗽胸闷,吐痰较多。每年冬季复发,至春夏季减轻。检查:心(-),双肺闻及干啰音。胸透示:双肺纹理增多。体温、血压均正常。诊为慢性气管炎(单纯型)。治疗方法:百部20g,水煎2次,合并药液60ml,每服20ml,每天3次。可加少许白糖或蜂蜜矫味,每1个疗程为10天。连服3个疗程,随访4年未复发。(《陕西中医》1986年第10期)
金银花验案
陈某某,男,23岁,农民,1959年10月16日入院。咳嗽已4天,畏寒,发热,头痛,胸痛深呼吸时加剧;体检:体温39.4℃,脉搏92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5.7/8.0kPa,发育、营养中等,神志清晰,巩膜无黄染,项软,右侧胸呼吸扩张度稍减弱,右上肺之下伴语颤及触颤增强。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背部右上肺之下伴有少数湿性啰音,右前上胸部亦有散在性湿性啰音。左上腹隆起,脾在左季肋下6cm,质硬,面滑,边钝,无压痛。X光透视:右上肺下半见模糊之云片状阴影。实验室检査:白细胞11.8×80V/L,中性粒细胞0.79,红细胞3.9×1012/L,血红蛋白70g/L,血沉50mm/h,痰中革兰阳性球菌少许,未检到结核杆菌。粪中发现蛔虫、鞭虫卵各少许。尿检正常。经给金银花水剂治疗,每3小时服30g,每天4次。服药后小时体温降到正常,24小时后胸痛完全消失,36小时后咳嗽消失,食欲增进,48小时后白细胞9.1×109/L;中性粒细胞0.73,住院第7天胸部X光透视,右肺部云片状阴影全部消失,血沉25mm/h,—般症状消失而愈。(《福建中医药》1961年第5期)
土牛膝验案
李某某,男,1岁半。发热8天,麻疹出后,并发肺炎,经注射青霉素无效,病势加重。发热39.5℃,咳嗽剧,喉间痰鸣声,气急鼻煽,两颧潮红,精神萎靡,脉滑数,舌红少苔,胸部两侧及肺底部有明显的湿啰音。用土牛膝根120g,捣烂,加开水半碗绞取汁,隔水蒸10分钟后频服,12小时后体温下降至38℃,第2天退至37℃,诸症减轻,续服90g如上法,第3天痊愈。(《浙江中医杂志》1960年第5期)
肉桂验案
黄某某,女,68岁。初起恶寒、流涕咳嗽,医用参苏饮,病未减。转诊西医,右肺可闻水泡音及捻发音,白细胞18.6×60V/L,中性粒细胞0.88,淋巴细胞0.12。胸透:右中肺野心缘旁有片状致密影,边缘较模糊。印象:右中叶肺炎。故留医,老人拒不住院。门诊用青霉素治疗6天,病情日渐加重。就诊时病者半卧位,已3天不能入寐;精神萎靡不振,面色晦暗,唇色紫绀,恶寒怕冷,喜盖厚衣,体温(腋下)38.6℃;烦躁口渴,渴不多饮;咳嗽频繁,呼吸短促,喉声痰鸣,痰稀如泡沫;大便多日未解,小便黄少;下肢凹陷水肿;舌质淡红,苔白厚腻,指按舌面有阴凉感,脉象虚数重按无力。病属肾阳衰微,不能温化行水,水邪逆冲犯肺,治以益火之源,以消寒水之上犯。处方:肉桂9g(捣冲),分3次凉服。服药后能安然入睡3小时多,精神好转,稍思食,咳嗽减少,呼吸较顺,体温38℃,病已见效。守方续用3剂,咳喘显著减少,痰白而稠,小便量多次少,下肢肿消,体温36.6℃,精神显著好转,已可扶杖行走。肉桂改为6g,再服3剂后,食欲睡眠均已正常,仍有咳嗽,下肢有轻度凹陷性水肿,改用肾气丸18g,分3次服。调理而愈。(《陕西中医》1983年第1期)
大蒜验案
蒋某某,男,27岁,1991年3月13日诊。因患感冒而咳,经服药,感冒症状消失,唯咳嗽时轻时重,终日不愈,现咳嗽少痰,咽痒,日轻夜重,舌苔薄白,脉正常,治疗方法:用剥皮大蒜500g,捣烂取汁,加白糖调匀;每次服1汤匙,每日服3次,咳嗽基本控制。(《四川中医》1992年第3期)
黄芩验案一
予年二十时,因感冒咳嗽既久,且犯戒,遂病。骨蒸发热,肤如火燎,每日吐痰碗许,暑月烦渴,寝食几废,六脉浮洪。遍服柴胡、麦冬、荆沥诸药月余,益剧,皆以为必死矣。先君偶思李东垣治肺热似火燎、烦躁引饮而昼盛者,气分热也,宜一味黄芩汤以泻肺经气分之火,遂按方用片芩一两,水二盅,煎一盅,顿服,次日身热尽退,而咳嗽皆愈。(《本草纲目》)
黄芩验案二
朱某,患肺热咳嗽,痰中夹血,胸膈极结,口渴引饮,气粗苔黄乏津。以黄芩60g,水煎顿服,次日身热尽退而痰咳胸结之患愈。(《长江医话》)
薏苡仁验案
1983年9月末,我得了一次感冒,初愈后,每日清晨仍咯黄色浊痰,历时1周,有增无减。我担心痰浊不清,引起它病。暗自思量,找一味善药来消除痰源,黄色浊痰是湿热酿成,我就选用薏苡仁清化。每日取薏苡仁50g煮粥,连吃3天。咯痰逐日减少,尿量增多,湿热从下泄去。我素来脾肾不足,苡仁淡渗寒滑,虽然有利于清化热痰,但却使我溲时余沥点滴,有时自流而难于约束。于是,在苡仁粥中加入10枚红枣,连吃4天,痰浊尽去。(《长江医话》)
大黄验案
范某,女,8个月。其母述患儿因着凉后,出现咳嗽。开始全天咳嗽,曾到驻地医院胸透未见异常,查血象白细胞11200mm3。中性粒细胞55%,嗜酸性粒细胞42%,单核细胞3%。用青霉索40万单位,每日2次肌肉注射。1周后,患儿每于临晨四五点钟咳嗽加重,以干咳为主,不得入睡,后继用青霉素及其他止咳药,效果不佳。诊见口微干,舌红,脉数,大便稍干,辨为大肠蕴热,上灼于肺,肺气上逆。宜用清热泻火,釜底抽薪之法。用单味熟大黄粉0.5g,每日3次,吞服。3日后,症状明显减轻,偶闻咳嗽数声,但已不影响睡眠,大便偏稀。遵小儿用药中病即止之法,令其停药自然恢复。3日后访,完全恢复。(《中医药研究》1990年第4期)
马齿苋验案
庄某某,女,4岁。1987年11月5日诊。8日前,始畏寒微热,流涕,轻咳。刻诊,阵发性痉咳,昼轻夜重,咳声高亢,咳有鸡鸣样回声,咳时面赤腰曲,涕泪俱下,咳出少量黏痰为止,药用马齿苋200g,水煎,日1剂,分3次服,2剂后咳减,夜能入睡,4剂咳及回声消失,6剂尽,症状消失,病告愈。(《四川中医》1990年第11期)
仙人掌验案
王某某,男,56岁,干部。咳嗽10余年,每年冬季加重,近1周来发热,黄痰黏稠不易咯出,舌红苔黄,脉浮数。服新诺明及氨茶碱片罔效,改服仙人掌100g(鲜品去刺),加白糖30g治疗,1日分2次日服,4日而愈。(《四川中医》1987年第10期)
款冬花验案一
一人病咳嗽多日,某教燃款冬花90g,于无风处以笔管吸其烟,满口则咽之,数日果效。(《本草纲目》)
款冬花验案二
某妇人有咯血史(支气管扩张症),1972年冬受寒复发咳嗽,服药日久不效,恐其久咳出血。即购款冬花30g,分成三份,用1份加冰糖2块(10g左右),冲泡开水1大碗(约500ml左右),嘱其在1天内频频服完,第2天即咳止病愈。(《新中医》1981年第3期)
全蝎验案
王某,男,5岁。患百日咳,治疗10余天效不佳。颜面浮肿,咳嗽颇剧。嘱取全蝎1只,炒焦为末,煮熟鸡蛋1个,用鸡蛋包全蝎末食之,每日2次。经治5天,诸症皆愈。(《浙江中医杂志》1990年第3期)
橘皮验案
张某,女,40岁。患慢性气管炎多年,每到冬季都要发作几次。初冬时,病情再次发作,咳嗽,痰多,呼吸时有明显的痰鸣音。嘱取鲜橘皮1〜2个放入带盖杯中,倒入开水,待5〜10分钟后饮用。饮后将杯盖盖好,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而降低疗效,以后可随时饮用。鲜橘皮每日更换1次。服用当日,痰鸣音消失、症状减轻,5日后恢复正常。(《黑龙江中医药》1990年第6期)
白松塔验案
孟某某,59岁。自幼咳嗽,多痰,咯痰重时伴气喘,近10年病情加重。自去年入冬来持续咳嗽,早晚尤重。体检:口唇略紫,两肺散在少许干湿啰音。胸透两肺纹理粗重。诊为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重度)。嘱服白松塔煎剂(先洗净松塔,取200g用清水浸泡4〜8小时,加清水2000ml,煎煮至药液200ml许,过滤,存放另一容器中,为第一煎液;将药渣再加水2000ml,煎煮至200ml许过滤,为第二液,将第一、二煎液混合即成),每日2次,每次100ml,饭后半小时服。当晚即感胸内舒畅,气喘减轻,第3天咳嗽次数明显减少,痰量减少,服药10天基本咳止。(《常见病验方选编·内科·儿科病部分》)
熟地验案
张某之母久患痰嗽碍卧,素不投补药,孟英偶持其脉曰:“非补不可”!予大剂熟地黄,一饮而睡。(《王孟英医案》)
硫黄验案
一叟年六十有一,频频咳吐痰涎,兼发喘逆。人皆以为劳疾,未有治法。诊其脉甚迟,不足三至,知其寒饮为恙也。投以拙拟理饮汤加人参、附子各1.3g,喘与咳皆见轻而脉之迟仍旧。固思脉象如此,非草木之品所能挽回。俾服生硫黄少许,不觉温暖,则徐徐加多,两月之间,服生硫黄斤余,喘与咳皆愈,脉亦复常。(《医学衷中参西录》)
胎咳草验案
鲁某某,女,24岁。社员。1973年4月怀孕,孕后1个月,身感不适,微热,咳嗽。公社卫生院拟疏风散寒、宁肺止咳中药3剂,它症除去,唯咳嗽如初,屡服中西药止咳、消炎无效果,遂投胎咳草,每日50g置于瓦罐内,加水1000ml煎煮,浓缩至400ml。除渣,拌红糖少许,早中晚3次温服。连服3天,咳嗽痊愈。(《湖北中医杂志》1982年第1期)
鲜小蓟根验案
一少年素染花柳者,服药治愈,惟频频咳嗽,服一切理嗽药皆不效。经西医验其血,谓仍有毒,其毒浸肺,是以作嗽。询方于愚,俾用鲜小蓟根两许,煮汤服之,服过两旬,其嗽遂愈。(《医学衷中参西录》)
松脂验案
向染咳嗽,百药不效,后每服一钱,凉茶送服,不但咳嗽痊愈,精神比前更强。(《医学衷中参西录》)
艾叶验案
孙某,男,8岁,因涉水感寒咳嗽已1周,咯痰清稀,低热,舌淡苔薄白,脉浮。取艾叶30〜60g水煎,倒入盆内薰洗,后蒙布,约20分钟左右,每晚睡前1次,以上方法连用3天,咳止热退。(《中国乡村医生杂志》1989年第3期)
鹅不食草验案
病儿某某,女,2岁,门诊号15231,1959年7月27日初诊。1个月前开始,初为一般感冒相似的咳嗽,以后逐渐加重,尤以夜间更甚,近10天来转为典型的痉挛阵咳,咳时颜面潮红,由于咳急不能回气,间中出现面色青紫现象,每一阵咳嗽后,必有呕吐饮食,及咯出稀黏痰涎很多,阵咳发作每天在20次之多。白细胞计数21600mm3,中性粒细胞36%,淋巴细胞63%。于1959年7月27日开始给服鹅不食草糖浆(取石胡荽属石胡荽全草,即鹅不食草1500g,切碎置蒸馏器中,通水蒸气蒸馏收集液,至无芳香气为止,过滤除去游离的油点,即将饱和的芳香水500ml加入糖浆500ml,搅拌溶解过滤即可。1〜2岁,1次量5ml;2〜5岁,1次量10ml;5岁以上,1次量15ml。服法:每日3〜4次,开水冲服,服至咳嗽消失为止。其余根据年龄酌量增减)每日30ml,1日3次分服。服药第2日痉挛性阵咳即逐渐减轻,5日痊愈,治疗共5天,给药总量150ml。(《广东中医1960年第1期)
白芥子验案
刘某,男,3岁,1986年12月22日门诊。患者咳嗽,咯黄色黏痰,发热,体温常在38度左右,3个月前经当地医院确诊为“肺内感染”,经治疗好转。近半月来因感冒症状重现,曾予控制感染及对症治疗,虽有好转但咳嗽咯痰不止,故来门诊。诊后,笔者以炒白芥子粉末30g加适量白酒外敷肺俞穴,当晚咳嗽减轻,咯痰数量减少。次晚复用上法,病情明显减轻,当晚嘱其再敷用1次,咳嗽咯痰消失,即告痊愈,随访2年未复发。(《中国乡村医生杂志》1989年第3期)
山楂根验案
陈某,男,3岁,1986年10月8日就诊。受凉后咳嗽痰鸣5日余,发烧2日,就诊时体温37.9℃,两肺均可闻及痰鸣音,化验:白细胞12.9×90V/L,中性粒细胞79%,淋巴细胞21%,胸透提示为支气管炎。取山楂根洗净,刮去表皮,切成薄片,置锅中用红糖炙炒,每次10g,加水100ml,生姜三片煎煮15分钟即服用。1日2次,服药两天咳嗽即止,体温正常,5天后胸透复查“两肺清晰”。(《湖北中医杂志》1987年第4期)
人尿验案
张某某,男,48岁,医师。平素嗜酒好烟。患支气管炎已5年。每年霜降后立冬初,易患感冒,咳嗽加重,咯痰不爽,缠绵不愈,剧则胸闷,胸前区隐痛,背部大椎穴下,肺俞区凉感,四肢冷。X线胸透,两肺纹理增粗。辨证属肾阳虚型慢性支气管炎。嘱每日晨起饮自身第1次尿50ml,去头尾热饮。饮1个月,自觉四肢转温,咳嗽减轻。连饮56天,时已冬至,患者咳嗽,胸闷消失。随访八载,宿疾霍然。(《上海中医药杂志》1985年第6期)
百蕊草验案
杨某某,男,43岁,农民。发烧,胸痛,咳嗽4天入院,入院时体温39.8℃。化验:白细胞11600mm3,中性粒细胞79%,淋巴细胞19%,嗜酸性粒细胞20%。X线胸片诊断为右上部大叶性肺炎。与百蕊草(春夏采者,每日5钱至2两,秋季采集者,每日2至3两,煎药时,火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治疗后第2天体温恢复正常,自觉症状明显好转。第3天白细胞5800mm3,中性粒细胞65%,淋巴细胞33%,嗜酸性粒细胞2%。6天后,胸片复查,病灶全部吸收,痊愈出院。(《新医药学杂志》1972年第2期)
按语
咳嗽是肺系的主要证候之一,不外乎外感、内伤两端。外感新病属于邪实,治应祛邪利肺,内伤久病多属正虚,治宜扶正补虚,祛邪止咳。鱼腥草善清肺经热毒,宜治热毒雍肺之咳嗽,为治疗痰热壅肺而致肺痈咳吐脓血之要药;竹茹对痰热壅肺,咯痰黄稠之证效佳;生姜辛温发散,《别录》云:“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由此可知,其具有发汗解表,温肺止咳之功,以之除寒咳。可用于外感风寒,风寒束肺,痰多咳嗽兼恶寒头痛者;香橡辛香行散,苦以降逆,重在理气,用于痰湿壅滞之咳嗽痰多;虫白蜡为外科圣药,亦有止咳作用。《东医宝鉴》谓其“止咳止泻,润肺脏,厚肠胃”,《医林纂要》中曰:“补肺敛气”,适于气阴两伤之咳嗽;桑枝为祛风湿要药,临床用治咳嗽尚不多见;金银花甘寒,芳香疏散,善散肺经热邪,多用治外感风热所致咳嗽。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金银花有广谱抗菌作用;土牛膝性味苦平,有清热解毒之功,可清解壅滞于肺之热毒,恢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以达止咳之功;大蒜辛温,具有较好的解毒,杀虫作用,多用治久咳、百日咳。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大蒜对多种致病细菌、真菌等具有明显的抑菌或杀菌作用;百部甘润苦降,微温不燥,功专润肺止咳,无论外感内伤暴咳、久嗽,皆可用之;肉桂甘热助阳补火,为治命门火衰之要药。肾虚精气亏乏,摄纳失常,则阳虚水泛为痰,上干于肺,而致肺气出纳失司。肉桂益火之源,以消寒水之上泛,长于治疗虚寒性咳嗽;白芥子、鹅不食草、百蕊草、松脂、艾叶、山楂根皆用于实证咳嗽。其中,白芥子温肺祛寒,利气消痰之功甚佳,善治寒痰壅肺的咳嗽痰多清稀之证,现代常用于胸腔积液,渗出性胸膜炎也多有效验;鹅不食草祛痰止咳之力较强,适用于痰浊壅肺剧咳不止者,多用于小儿百日咳;百蕊草功能清泄肺热,宜治肺热咳嗽;松脂善能燥湿祛痰,用于咳嗽因于痰湿内阻者;艾叶温通辛散功胜,其煎剂薰洗,可祛风散寒,温通气血,对于寒邪犯肺的咳嗽病证,不失为一简便效方;山楂根为民间用药,认为其能祛痰止咳,常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的疗效;人尿为人体代谢后排出的水液,不应视为糟粕而嫌之,其入药疗疾常获奇效。本品温服,善能温补肾阳,助肺肾摄纳之职,非常适用于肾阳亏虚,卫外不固,易于外感而咳嗽者;至于鲜小蓟根治疗染花柳毒所致的咳嗽其机理不详,为张氏个人临床用药经验,有待进一步验证。黄芩、薏苡仁、大黄、马齿苋、仙人掌皆为苦寒清热之品,适宜于治疗热邪犯肺所致的咳嗽。其中,黄芩尤长于清泄肺与大肠之火,为治疗肺热咳嗽的要药;薏苡仁甘淡性寒,善于清利湿热,宜于咳吐黄痰属于湿热为患者;大黄功能泻下通便,为热结便秘的常用药,因肺与大肠相表里,若大肠实热壅盛,则热邪上灼于肺,肺气上逆则致咳嗽,故对于咳嗽兼有胃肠热盛、大便秘结者,用大黄可收到清热泻火,釜底抽薪之效,通过泻下,大肠热邪得清,则肺气上逆得平,从而咳嗽自愈,此即中医常用的“上病下取”之法,也体现了辨证施治的整体治疗思想;马齿苋有清热解毒、祛痰作用,据报道用单味马齿苋治疗百日咳50例,服药1个疗程治愈者占68%,服药2个疗程治愈者占78%(1个疗程为5天),共治愈48例;款冬花味辛,性温,专入肺经。其辛散而润,温而不燥为润肺化痰止嗽良药。凡一切咳嗽,不论外感内伤,寒热虚实,皆可应用,但因其性温,故肺寒咳喘多为适宜,一般多作煎服,也可烧烟吸之;全蝎入足厥阴经,能熄风通络镇痉,百日咳为痉挛性咳嗽,亦因外风内客而致,故能获效。据报道经治74例,全部治愈。治疗时间最长7天,最短4天,平均5天;鲜橘皮功能燥湿化痰,适用于痰湿壅肺,喘咳痰多之证。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所含挥发油能刺激呼吸道黏膜,使分泌物增多,痰液变稀而有利于咳出,川皮酮能扩张气管,起到平喘作用;白松塔为松科植物白皮松的球果,能镇咳、祛痰、消炎、平喘,专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外感咳嗽,因以外邪为主因,治疗当以祛邪为主,而对于内伤咳嗽以正虚为主旨,则当根据虚之所在而着重补正。人参为虚劳内伤第一要药,有大补元气之功,尤宜于肺气不足,咳喘气短者服用;熟地乃补益肝肾的要药,能滋阴养血,对于咳嗽缘于阴血亏虚者,非此不能奏功;硫黄为常用的杀虫止痒药物,内服又有助阳益火之能,凡肾火衰微所致的咳喘,用之可收暖肾止咳平喘之效;胎咳草系报春花科排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黄开口,老虎脚迹草。其对孕妇咳嗽疗效颇佳,但对其他原因引起的咳嗽则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