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脱证的单方验方

脱证为阴阳气血严重耗损的综合表现。主要见证为汗出淋漓、四肢厥冷、口开目合、手撒遗尿、脉微欲绝等。多见于危重疾病病情变化过程中。

病案

人参验案一

金某某,男,64岁,住院号4484。因肺心病心力衰竭,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合并中毒性休克,于1978年8月14日入院。入院时畏寒微热,体温37.3℃,胸闷气急,精神昏馈,呈半嗜睡状,两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少许湿啰音,呼吸30次分,心率96次分,心音较低,血压10.7/6.lkPa,血白细胞1.7×70V/L,中性粒细胞0.80。用西药抗菌消炎抗休克等治疗5天,病情未好转,休克未纠正,在西药抗休克药维持下血压是12.0/6.7kPa,因而加用生晒参9g,3剂,第1剂服后症情迅速好转,当晚血压上升,即停止输液,此后血压一直稳定,四肢温暖,诸症渐减至消失,8月29日出院。(《绍兴中崔药》1984年第1期)

人参验案二

一人久病滞下,又犯房事,忽发昏晕,不知人事,手撒目暗,自汗如雨,喉中痰鸣,如拽锯声,小便遗失,脉大无伦。丹溪曰:此阴虚阳暴绝也。令煎人参膏饮之,手动。又饮之,唇动。半夜后尽三盏,眼能动。尽三斤,方能言而索粥矣。尽五斤而痢止,至十斤而痊愈。(《顾松园医镜》)

①滞下:为痢疾的古称。见《千金要方·脾病》。因排便有脓血粒腻,滞涩难下,故名。《济生方》:“今之所谓痢疾者,古所谓滞下是也。”

山茱萸验案一

某患者,于孟冬得伤寒,凋治10余日,表里皆解;忽遍身发热,顿饭顷,汗出淋漓,若是者两昼夜,及至,汗出如洗,目上窜不露黑睛,左脉微细模糊,按之即无,急用山萸肉60g煎服,热与汗均愈其半,调整3日痊愈。(《中医杂志》1983年第6期)

山茱萸验案二

湖北天门县崔某某来函:张港朱某某之儿媳,产后角弓反张,汗出如珠,六脉散乱无根,有将脱之象,迎为诊治。急用净萸肉二两,俾煎汤服之,一剂即愈。(《医学衷中参两录》)

山茱萸验案三

脱汗:王某,男,61岁,干部。夙患痨症,治2年,尚未痊愈,间有咳嗽,动则气喘,体弱易汗,面色㿠白、倦怠嗜睡。时值深秋,罹染流感,恶寒发热口干,咽干,求治于某医,辨为风寒感冒,肺气失宣,拟麻黄汤之剂,药后汗出不止,声短息微,精神疲惫,心悸头晕,四肢逆冷,脉大无力,测血压1.2/0.7kPa,诊为脱汗,急为山萸肉120g如前述法(单味山萸肉90〜120g,加水300ml武火急煎,取汁100ml再将药渣加上法煎取100ml混匀首服13药量,余药视病情好转情况分多次治疗,病愈则止。)煎汁,首服半量,余药每隔4小时分2次饮下,半日后,神满气爽,四肢转暖,汗出减少,血压升高至正常,后用加减葳蕤汤调治而康。

山茱萸验案四

脱精:陈某,男,31岁,农民,患者久病初愈,即行房事,未中,即感心慌气促,汗出淋滴,被褥皆湿,头昏心痒,舌质深红,脉搏细数无力,面色苍白,病势危急,急邀余诊治,测血压1.1/0.8kPa,辨证属精气双亏,急取山萸肉100g如前述法(单味山萸肉90〜120g,加水300ml武火急煎,取汁100ml再将药渣加上法煎取100ml混匀首服13药量,余药视病情好转情况分多次治疗,病愈则止。)煎取药汁尽饮,半小时许,症状有所好转,取药渣再煎汁,隔3小时分2次饮完,半日许,上症基本消失,血压升到正常。

山茱萸验案五

脱液:秦某,男21岁,学生,暑天饮冷,呕吐大作,半日内呕吐4〜5次,并泻下10余次,延余诊治时,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汗出肢冷,病势危急,测血压1.1/0.75kPa,脉搏细疾诊为脱症,急予山萸肉100g,水煎频饮,半日症状基本消失,血压上升到正常,后用藿香正气丸调治而愈。(《中国中医急症》)

按语

脱证一疾,乃病情突变之候,如灵胎先生所注:“脱之名,惟阳气骤越,阴阳相离,汗出如油,六脉垂绝,一时急迫之症,方名为脱。”临床上一般把中风、大汗、大泻、大量失血或精液大泄等精气急骤耗损,导致阴阳离绝者称为“暴脱”,休克也可包括在此范围内,若因久病元气虚弱,精气逐渐消亡气引起的则称“虚脱”。人参甘温,大补元气,执“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之训,气充脱固,诸症得解。现代药理研究亦证实人参有很好的抗休克作用;山茱萸又称山萸肉味酸,性善收涩,可收敛元气,振作精神,固涩滑脱,且敛正气而不致恋邪,既可敛汗,又善补肝肾,故肝虚极元气将脱者用之无不效。《雷公炮炙论》曰可“壮元气,秘精”,治疗虚脱汗出不止之危急重证。锡纯先生之来复汤即宗此而设。

条目信息
1
摘自《单方治病大全》
2
本条ID:18437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