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厥证的单方验方

厥证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轻者昏厥时间较短暂,自己可苏醒,清醒后无偏瘫、失语、口眼歪斜等后遗症。重者则一厥不醒,若抢救不及时可致死亡。其基本病机是气机升降乖戾,气血运行失常。临床上有气厥、血厥、痰厥、食厥之分。

病案

人参验案

王某,女,21岁。1988年2月13日诊。诉自前年冬季开始,穿1种硬质高领衬衫。此后,每因转头、偏头、抬头而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四肢无力,汗出,眼前如飞蚊,随即倒地,瞳孔扩大,脉搏变慢。1987年10月在某医院诊为“颈动脉窦晕厥”,发作时用阿托品可缓解。此次因仰头稍久,晕厥复发,旁人呼余临场救治。上述诸症悉在,撬开双唇,见舌淡无血色,脉弱沉,重按脉止,血压62kPa,即刻刺人中、涌泉,3〜4分钟神苏,用独参汤(生晒参30g)频频灌服,2小时后如常,嘱用生晒参切片,口含嚼3〜5g。3个月后,作颈动脉窦压迫试验阴性,无复发。(《四川中医》1992年第5期)

三七验案

一童子,年十四,夏日牧牛野间,众牧童嬉戏,强屈其项背,纳头袴中,倒缚其手,置而弗顾,戏名为看瓜。后经人救出,气息已断。俾盘膝坐,捶其腰背,多时方苏。惟觉有物填塞胸膈,压其胸中大气,妨碍呼吸。剧时气息仍断,两目上翻,身躯后挺。此必因在袴中闷极之时努挣不出,热血随努挣之气力上溢,而停于膈上也,俾用三七三钱捣细,开水送服,两次痊愈。(《医学衷中参西录》)

①四肢逆冷:或称四肢厥冷,手足厥冷,指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发冷的症状。有寒热之分。

童便验案

薛已治王进士因劳役失于调养,忽然昏愦,此元气虚火妄动挟痰而作。急令灌童便,神思渐爽。(《名医类案》)

血余炭验案

1980年10月间,本院药剂师孙某陪建筑工人李某来诊。自述:每于理发修面,刀剪上及左侧角发,即刻昏眩厥仆,不省人事,且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经掐人中或频频呼唤,历10余分钟方渐渐复苏。如此已半年余,因而理发修面为畏途。曾经中、西医疗无效,病因不明。余诊其脉,小弦而滑,察其舌,苔薄白腻,身形如常人,嘱其取本人左鬓角之发,瓦上煅存性,研细末,以上好白酒1杯冲服之,1次觉舒,抚触左鬓角,略有昏眩,但不跌仆,不晕厥。复取另1健壮青年左角发,制服同前,3次后,意获奇效,从此病未再发。(《北方医话》)

半夏验案

刘太丞,昆陵人,有邻家朱三者,只有一子,年30余,忽然猝死,脉全无,清太丞治之,取齐州半夏细末一大豆许,纳鼻中,良久,身微暖,气下,更苏,进丽无事。(《名医类案》)

吴茱萸验案

患者郭某,2年来于排尿时发生晕厥5次,发作时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令以吴茱萸6g水煎服,每日1剂,服用3天。随访10年未有发作。(《中医杂志》1995年第3期)

葱白验案

赵某,男,58岁,南宁航运局干部。于1984年8月10日晚房劳后片刻,骤然昏厥,神志昏迷,不省人事,四肢厥冷,出冷汗如涌泉。其妻星夜来呼救,余教之用回阳袋熨脐法,嘱其取葱白1握,加黄酒适量,共捣烂炒酒,用白布包裹扎牢,乘热熨脐,同时取葱白60g捣烂煮酒,频频灌服,以加速救活病人。其妻如法依嘱咐用之。翌日清晨,其人来说:“药效神速,当晚患者苏醒如常人。”(《中医药物贴脐疗法》)

苦楝子验案

一人年已十二岁,病发目瞪口牵,手指捏撮,犹如风状,发过即安。医以风痰惊三症治之,皆不效。遇一生云,此蛔厥也,用苦楝子一味煎汤服下,下蛔虫数百竟痊。(《惠直堂验方》)

按语

厥证之病机,主由气机突然逆乱,升降乖异,气血运行失常而成。依病因不同常分为气厥、血厥、痰厥、食厥等。血余炭验案,当属元气素虚之体突受惊吓,致气机逆乱之证,然以血余治之,其理未详;半夏素以治痰称功,元素谓“治太阳痰厥头痛,非此不能除”,可见其祛痰之力极胜,痰滞一去,气机得舒,诸郁即除;吴茱萸验案,此属素体气血不足,阳气消乏气虚下陷,加之排尿时热随尿泄,阳气外出,清阳不升,发生厥证,故治疗以吴茱萸温热助阳,以取疗效;葱白验案当属房劳过度,元气大伤,致使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用葱白辛温,通阳发表,以回阳固脱;苦楝子苦寒,有杀虫奇效,适于蛔厥之证;人参大补元气,自古即为虚脱晕厥的第一要药,尤宜于气虚昏厥之证;三七活血力胜,所治验案乃因血气郁于胸中而不能上达清窍所致,运用本品活血顺气,使气血运行复常,则晕厥自除;童便清热益阴,使阴阳和顺,则患者神思复常。

①人中:即人中穴位,或称水沟穴。位于鼻下人中沟上1/3与2/3交界处,隶属督脉。

条目信息
1
摘自《单方治病大全》
2
本条ID:18437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