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胁痛的单方验方

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也是临床比较多见的一种自觉症状。肝胆居胁下,且其经脉亦循于胁,故胁痛之病,主要责于肝胆。多由肝气郁结、瘀血停着、肝胆湿热等原因所致。胁痛为常见病证,现代医学的许多疾病,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寄生虫病、肝脓肿、肝癌,以及急慢性胆囊炎、胆道蛔虫病、肋间神经痛等,均可出现胁痛的症状。

三七验案

洪某某,男性,53岁,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工程师。患者于1980年7月18日来诊,主诉患慢性肝炎12年,长期治疗未愈。近1个月左右肝区隐痛,阵发性掣痛牵引腰背,稍劳累则加剧。伴少食腹胀,寐差,神疲等症。屡服各种中西药,收效甚微。治疗时实验室肝功检查:锌浊20单位,麝浊18单位,谷丙转氨酶(金氏法)295个单位,白蛋白3.5g%,球蛋白4.2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扪肝肋下3cm,质中,脾肋下2cm,舌下静脉明显呈瘀血征,面色晦黯。中医分型属瘀血气滞,给予生三七粉,每日3次,每次2g,空腹温开水送服。周后再诊,自述肝区隐痛及放射痛均有减轻,少食胱胀亦有改善,仍继用前法。2个月后,患者自觉症状大减,实验室肝功复査:锌浊13单位,滕浊6单位,谷丙转氨酶102单位,白蛋白4g%,球蛋白2.5g%,舌下静脉瘀点消退。继服三七粉1个月以巩固疗效。尔后告愈安康。随访4年,未见复发。(《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4年第3期)

穿山甲验案

贺某某,男,3岁。面黄肌瘦,肝肿肋下4cm,腹泻饱胀,过午及夜间发烧,盗汗。确沴为肝肿大,服穿山甲粉(将穿山甲炙,研为细末。1〜3岁每日服1钱。4〜6岁每日服2钱,7〜10岁每日服3钱,白开水送服。若小儿不能服药,可加白面和糖烙饼食之,用量仍保持应服量。若无穿山甲,可以鳖甲代之,剂量需加倍)治愈。(《山东中医验方集锦》)

郁金验案

崔某某,男,1953年5月发病,起初右侧肋骨弓处轻度疼痛,以后疼痛日增;发病10天左右即出现消化不良,大便灰白色,渐呈腹泻,时有恶心,但不呕吐,身体逐渐消瘦。经各种检查,诊为胆囊炎。服用各种中西药物效果不显。后改用广郁金,每天60g,煎汁,日3服,前后用药13天,完全治愈。(《实用经效单方》)

威灵仙验案

苏某某,女,24岁,1972年11月6日初诊。主诉右上腹经常胀闷不适,持续钝痛1年,食欲差,伴有恶心,空腹,进油腻及蛋类饮食后症状明显加重,经用中西多种药物治疗,时好时坏。过去无肝炎病史。患者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1cm,脾未触及,胆囊点、腹上区及右侧肩峰部明显压痛,诊为慢性胆囊炎。经服威灵仙煎剂(每日取威灵仙30g,水煎分2次服,10日为1个疗程),药后症状消失,迄今已8个月未复发。(《新中医》1974年第5期)

泥鳅验案

1963年8月,余患肝炎至冬季仍未痊愈。北京9号信箱王国正同志告知,活泥鳅可治,每服7条。余随邀当时患肝炎数人(袁春生,谭立明、石隆保等人),由我出面,托京郊黄庄村农民于稻田里挖泥鳅,长约寸半,太大者弃之,每日送来若干条,每条按1角计价,付给现款,所有用此法者,每人早晨空腹,凉水送下7条,连服3日,1周后复查肝功能,皆冇不同种度的改善,尤其退黄效果较好,故存录。(《偏方奇效闻见录》)

蒲公英验案

刘某,男,45岁,右肋下胀痛,时寒热,经某医院诊为胆囊炎,因家居农村,时值盛夏,嘱以单味鲜品蒲公英0.5斤余,每日煎服1次,连服10余日痛止,5年来病未再发。(《中医杂志》1992年第5期)

大黄验案

患者孙某,女,30岁。1992年8月5日就诊,右侧胁部疼痛2年,呈发作性,且在冬季易发;伴有饱胀,纳差、恶心、呕吐等。查右上腹胁部深压痛、叩击痛,西医诊断为“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以生大黄粉0.6g口服,每日3次,饭前服用,配以耳穴贴压。治疗10天,大便排去结石4枚,诸症消失,随访3个月未有复发。(《河南中医》1994年第4期)

葎草验案一

患者谌某,女,29岁。主诉因进食油荤后右胁肋部剧烈疼痛,向肩背部放射,口苦思饮,大便稀溏,小便黄。以鲜葎草500g,煎汤500〜600ml,分4〜6次服用。治疗2天,诸证消失。(《山东中医杂志》1994年第4期)

葎草验案二

卜某,4岁,腹泻水样便夹带食物残渣18天。开始时日5〜6次,继之日10余次。经服药打针输液效均不显,患儿形体消瘦,轻度脱水,用鲜葎草全草250g,切段,入锅内加水煮沸30分钟,将煎液置温给患儿浸洗足部,时间30分钟,腹泻轻者,洗至足踝,腹泻重者,洗至承山穴。用此法治疗,第2天痊愈。(《山东中医杂志》1990年第9期)

柏子仁验案

曾治邻村毛姓少年,其肝素有伤损,左关脉独微弱。一口忽胁下作疼,俾单用柏子仁一两,煎汤服之立愈。(《医学衷中参西录》)

三七叶验案

曾有一妇人胁痛连及背脘,诸治无效。用红背紫叶三七叶7片,加金针菜1两同煎,一服即止(此药忌与当归、北芪合用)。(《广东中医》1969年第2期)

茵陈验案一

孙某某,女,14岁。潍县治浑街油坊人,门诊号23697号。两年以来,时犯胃脘疼。5日前突然右胁下阵发性剧疼,掣及右肩背极疼,有时呕吐,或四肢发冷,甚则昏厥一时,口干不欲饮,数日不敢食。曾吃过中药,打过针无效。因阵疼而数日不得眠。检査:体瘦,色黄,面%,舟状腹,腹软,右胁下拒按,舌淡,苔白腻,脉沉而弱。诊断为胆道蛔虫病。处理:扩张胆管,使蛔虫下脱入肠。茵陈1两,水煎服。患者之父取药后,患者一阵剧疼昏厥不省,四肢发凉,头部冷汗珠如豆大。服药后不到半小时痛止,很快地安静入睡。醒后毫无痛苦之感,饮食正常,跑出玩耍即愈。(《山东医刊》1965年第12期)

茵陈验案二

李某某,女,31岁,建筑公司宿舍,门诊号31838号。病始于1960年,时常胃脘疼,多当胃病屡治不愈。昨天下午3点又犯病,突然右胁下阵发性剧疼欲绝,其时汗出,肢冷,干呕欲吐,右肩背疼极。检查:两手捏肚喊疼,头汗出如珠,右胁下微紧拒按,舌色正常,脉沉迟。处方:茵陈2两,水煎服。服药后5分钟,疼止而愈。(《山东医刊》1965年第12期)

茵陈验案三

夏某某,男,13岁时当夏令突发吐泻,高烧39.4℃,服合霉素1日无效,改服用茵陈1日2次,服药1次后吐泻减,再服当晚即热退吐泻止。(《常见病验方选编》)

山熊胆验案

吴某某,男,战士。于1968年11月患胆襄炎曾3次住院。胆囊做手术2次,每次住院数月,常复发。于1970年8月又呈持续性上腹部疼痛,逐日加重,恶心呕吐,餐后加重,体温38〜39℃,收入本队治疗。头3天曾用青霉素、阿托品、杜冷丁等药治疗无效,无明显好转,后改用山熊胆片(0,4g)6片,每日3次,两天后体温正常,疼痛减轻,食欲、精神明显好转。连续服药1周归队,观察3个月未复发。(《新医学》1972年第3期)

按语

胁痛一证,其病位主要在肝胆。形成胁痛的原因较多,临床辨证应结合兼症,分清气、血、虚、实。气滞、血瘀、湿热而致的胁痛,一般为实证;肝阴不足而致的胁痛,则为虚证。因此,在治疗时当详辨之。柏子仁功能养肝血,条达肝气,对于胁痛因于阴血亏虚者较为适宜;三七有活血祛瘀止痛之功,善能活血通经,用于治疗胁痛证属瘀血为患者,疗效颇佳;茵陈善能疏达肝气,清利肝胆湿热,对于湿热胁痛为佳。另据现代药理研究,本品有明显的利胆作用,临床应用证实对慢性胆囊炎也有显著的疗效;山熊胆汁味苦性寒,有清热利湿之能,也宜于胁痛之中医辨证属于肝胆湿热者;大黄活血逐瘀,劳累伤胁,瘀血阻滞者可愈;葎草甘苦寒凉,清热利湿效果较好,治疗湿热蕴积,阻滞胁络,壅遏肝胆气机所致者;穿山甲性善走窜,功专行散,内通脏腑,外达经络,直达病所,血聚能散,血凝能开,为活血通经之妙品,适于治疗胁痛临床辨证属瘀血为患者,疗效颇佳;郁金既能活血散瘀以止痛,又能疏肝行气以解郁,为治疗胁痛常用的有效药物。现代药理研究郁金有效成分能溶解胆固醇,促进胆汁分泌并可使胆囊收缩,具有利胆作用,临床应用证实对慢性胆囊炎有显著疗效;威灵仙辛散温通,善于走窜,能行气化滞,通络止痛,适于胁痛属于气滞无热者;蒲公英功能清热利尿,泥鳅为祛湿利小便之品,二者则主治湿热之邪侵入肝胆,使肝胆失于疏泄条达所致。

条目信息
1
摘自《单方治病大全》
2
本条ID:18434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