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便血的单方验方

便血是指以便下血液、大便带血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又称血便、下血、泻血、结阴等。便血的病因可有胃中积热,肝气郁结、湿热蕴结、脾胃虚寒等;以上原因导致胃肠脉络受损或血失统摄,渗于脉外而发生出血,基本病理不外火与虚。热则迫血妄行,虚则血无所摄。初病多邪实,久病则多虚。

病案

大黄验案一

患者李某某,男,40岁。大便出血28个月。每天便下带血,多时便血150ml左右,全身状态较差。检查直肠后侧壁大片溃疡,多个活动出血点。血色素78g/L,大便潜血(++++),西医诊断为“溃疡性直肠炎”。遂予优质生大黄200g,研成细末,过筛、高压灭菌、装入胶囊,通过直肠镜上入肠管病变部位,每次15〜20粒,每日1次,治疗40天后,便血消失,大便潜血阴性,血色素118g/L,直肠镜检肠管壁溃疡;失。(《浙江中医杂志》1994年2月号)

大黄验案二

患者刘某某,女,38岁,便血9个月。大便时开始为陈旧性血便,后为新鲜血液,便前腹痛,便后腹痛稍减。乙状结肠镜检査发现肠管后壁及左壁有溃疡面,局部有血痂和活动出血点。血色素78g/L,大便潜血(++++),西医诊断为“乙状结肠溃疡”、“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以优质生大黄200g研细末,过筛,高压灭菌,装入胶囊,通过乙状结肠镜上药42天,便血已无,血色素110g/L,大便潜血阴性,乙状结肠镜检查溃疡面愈合。(《浙江中医杂志》1994年2片号)

大黄验案三

患者李某,男,36岁,1994年3月21日就诊。上腹部疼痛3年,便血1大。3年来上腹部疼痛,伴腹胀、嗳气、反酸、厌食。呈贫血病容,舌苔腻而微黄,脉滑。右上腹压痛明显,拒按,大便呈黑色,潜血试验强阳性。西医诊断为“消化性溃疡出血”。予大黄以微火炒黄加工为粉剂,1日3次,每次3g,用生理盐水冲服,3天后症状消失,大便潜血试验阴性。

大黄验案四

患者池某,男,32岁,1989年4月2日初诊。主诉柏油样便2天。大便潜血试验(+++),曾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史。西医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以生大黄粉3g冲服,每日3次,2天后便血消失,大便隐血试验阴性。(《福建中医药》)

干柿验案一

曾茂昭通判之子,年十余岁时,尝苦此,凡治肠风药如地榆之类,遍服无效,因阅书见此方,用之一服而愈,是干柿烧灰者,曾与余合肥同官,亲说云尔。(《是斋百一选方》)

干柿验案二

予外兄刘向为严橡,予过之留饮,讶其瘦瘠,问之,答曰:“去岁脏毒作,凡半月,自分必死,得一药服之,至今无苦,”问何药,不肯言,再三叩,始云只这桌子上有之,乃是干柿,烧灰饮下二服。《本草》云:“白柿治肠癖,解毒热,消宿血。”后有病者,宜以求之。(《是斋百一选方》)

侧柏叶验案

王涣之知舒州,下血不止,郡人朝议大夫陈宜父随四时取,其方柏叶,如春取东枝,夏取南枝之类,烧灰调,二服而愈。予得方后,官赣上,以治贰车吴令升,亦即效。提点司属官陈逸大夫偶来问疾,吴悴告以用陈公先方而安。陈君蹙颏曰:“先人也仍须用侧柏尤佳。”(《是斋百一选方》)

淡豆豉验案

朱解元成言传,其兄子云知丞与渠及陆子揖提刑皆服之(淡豆豉不以多少,研令极细,入剥净大蒜,遂旋同研,候可丸为度,如梧桐子大。遇发时绝早空心,用陈皮饮先下五十丸,午时再服一百丸,以病安而止,可以永绝根本,无所忌。《庐州彭知录大辩》亦云,此药甚妙,其方所用大蒜,先蒸九次,然后和药,仍以齑水送下,病止即辍药。)数十年之疾更不复作。(《是斋再一选方》)

虫白蜡验案

方某某,男,45岁,工人。宿有便血之恙,顷又发作,腹痛,圊则下紫红色血液甚多,杂有黏液,曾作乙状结肠镜检查;于12〜17cm处,见有溃疡5处,黏膜充血,诊为溃疡性结肠炎。苔薄质淡,脉细。中气不足,由来已久,脾不统血,气不摄血,治宜补虚培中,收敛止血,用虫白蜡120g,研细末,胶囊装,每服6粒,1日3次,食前。药后便血逐步停止,腹痛亦定,乃继续服药以巩固之。1个月后肠镜复査,溃疡已趋愈合,基本治愈。(《虫类药的应用》)

白木耳验案

休宁汪生作云,年甫成亲,忽患肠红,晨起必大下一次,血多粪少,阅二月余,日渐消瘦,有人传方,白木耳水煮淡食,日食一钱,未及一两痊愈。药有对症,何必以多为贵哉!(《冷庐医话》)

当归验案

孟某,男,54岁。患者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史,此次因黑便半个月加重3天而收住院。入院曾用止血敏,八号止血粉,安络血,白药精,紫珠草溶液及输液输血等治疗,出血仍未止。住脘当天解黑便5次,质稀,量约300ml,大便潜血试验强阳性,血红蛋白70g/L,红细胞1.8×1012/L。入院后用单味当归粉治疗,每次4.5g,每天3次,翌日大便成形,但仍为黑色。第3天大便隐血呈阴性,1周后出院。(《辽宁中医杂志》1982年第6期)

昏鸡头验案

楠某某,女,38岁。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半天。早上劳动后发生心悸,上腹部不适,曾晕倒过2次。面苍白,四肢冷,出汗,解鲜褐红色大便血块约800ml。急诊,既往无胃痛及泛酸史,血红蛋白69g/L,红细胞2.40×1012/L,大便潜血试验强阳性。治疗方法:昏鸡头每天用量60g,一般用煎剂,煎成约300ml,分3〜4次内服。经昏鸡头治疗后,第5天大便转黄,继续观察10天未见便血而出院。(《浙江中医药》1977年第1期)

黄土验案

吾友邹培之便血三年,脾土极虚,面浮足肿,色黄,胃气索然,精神极疲,稍服清剂则泻,稍服补剂则胀,稍服清利则口燥舌干,用药难于措手。丁雨亭先生曰,每日用黄土一斤,清河水五六碗,煎沸澄清,候冷去黄土。将此水煎茶煮粥,依法试行。一月,脾土稍旺,饮食稍增,便血亦减。再服二三月,诸恙大减,浮肿俱退。(《诊余集》)

龙眼肉验案

一位六七岁童子,大便下血,数月不愈,服药亦无效,俾蒸熟龙眼肉服之,日约两许,服旬日痒愈。(《医学衷中参西录》)

莲子心验案

患者素有肠风便血之症,久治未愈。因服莲子心汤后,次日大便下血显著减少。患者略知医药,想到莲子心苦寒清热可对肠风便血有治疗作用,于是每日用莲子心煎汤试服,不到10日,便血即止。(《长江医话》)

羚羊角验案

内子王氏生平有病不能服药,闻药气即思呕吐,偶患大便下血甚剧,时愚自奉还籍,因粗识医性,且知羚羊角毫无药味,自用羚羊角0.3g煎服,立愈。(《医学衷中参西录》)

地榆验案

江某某,男,36岁。大便后下血盏余,病历5年,经向各中西医服药治疗,均无效验。经用地榆一味,每日30g,煎服,3次服用,过4日,该患痊愈,迄今未发。(《实用经效单方》)

丝瓜验案

一人患下血,诸治不效,或教以老丝瓜,去向里上筋,烧燥不犯铁为末,空心酒下二三匙,连服数朝而愈。(《名医类案》)

无花果验案一

张某某,盐场工人,大便带血达20年之久,每1〜3个月发作1次,需半个月方愈。人予干无花果7个,清水煎服,每日1剂,服2剂后,便血停止,经访问再未复发。(《山东中医验方集锦》)

无花果验案二

王某某,柴油机厂工人,大便带血已达4年,服药无数罔效,经服无花果煎剂,2剂痊愈,2个月未见复发。(《山东验方集锦》)

蜘蛛验案

景县前留府村张某某,患大便下血,3年余屡愈屡发,经多医诊治不效。1954年有亲戚介绍,以蜘蛛7个,鸡蛋1个将蜘蛛放于蛋内,外用泥封,火煅成炭,存性轧面,白水送服,服1次后,大便下血停止,没有再犯。(《中医验方汇选》)

海桐皮验案

何某某,男,32岁,素好辛辣厚味,湿热内盛可知。1956年秋,骤发肠风下血,住某某医院内科治疗,经对症处理未效。患者之母邀余往诊,症见大便不畅先干后溏、先血后便,下血量多如注,血色鲜红,每日约10余次,面色㿠白,头昏心慌,气短神疲,口苦咽干,脉弦细而数,舌质红,苔黄腻。此为湿热蕴结大肠,治宜清热除湿,凉血止血。正欲拟方用药时,闻同房陈某之亲戚介绍一便血单方,据言极效。乃央其即往郊区采来药物,经鉴别系“海桐皮”(又名“刺桐皮”)。窃思《本草纲目》有海桐皮苦平无毒。主治赤白久痢等记载,能清大肠湿热,遂照其法,以鲜海桐皮60g,冰糖30g,水煎服。次日其母来告,服药后便血次数与量均减,嘱其继服,每日1剂,5日后血全止。饮食营养调理而愈。(《李继昌医案》)

木瓜验案

易县东邵村吴某某,男,63岁。自诉大便带血,已有30多年,多方治疗无效。用木瓜6g,蜂蜜6g每日早晚各服1次,连续服药10多天,后来未发。(《中医验方汇选》)

三七验案

天津刘某某,偶患大便下血甚剧。西医注射以止血药针,其血立止,而血止后,月余不能起床,身体疲软,饮食减少,其脉数而无力,重按甚涩,……。俾日用三七细末1g,空腹时分2次服下,服至3次后,自大便下瘀血若干,色紫黑,从此每大便时,必有瘀血随下。至第5日,所下渐少,至第7日,即不见瘀血矣。于是停药不服,旬日之间,身体复初。(《医学衷中参西录》)

景天三七验案

张某某,男,24岁。溃疡合并出血,柏油样便,大便潜血(++++),口服景天三七糖浆50ml,3次/日,3天后便血完全停止,潜血(-)。(《新医学》1971年第3期)

鸦胆子验案

王某某,男,41岁,农民。原患内痔七八年,经常反复便血,于食刺激性食物后,出血如箭状射出,每月二三次,每次约50ml,色鲜红,时已3年之久。近年来,劳动后痔核常易脱出肛外,但能自动回缩,便血呈喷射状,大便不禁亦出血。体检:发育正常,心肺及腹部均未发现病变,营养较差,全身乏力,头昏腰痛,手足麻痹,心悸短气,面色苍白,舌苔淡白,脉沉细而弱,小便正常;肛检诊断为二期内痔;初用清肠止血中药不效,后用鸦胆子仁内服半月(用法:鸦胆子去壳取仁——需新鲜无变质腐烂者,用桂圆肉包紧,开水送服,每日2〜3次,饭前服,每次7〜15粒,连服7〜15天。服药时切勿咬碎,同时忌食酸辣辛热及酒类。某些病例出现轻度反应,如头昏,恶心欲呕等不必停药。),便血停止,久未复发,但寿核仍未消除。(《江苏中医》1966年第1期》)

野苋菜根验案一

范某某,男,30岁。于1970年8月20日上午7时入院。患者溃疡病史四年多。入院当天凌晨突感头晕、冒汗,旋即呕吐咖啡色液(混食物残渣)约两碗,下午6时又呕吐1次,内混暗红色血块,大便黑色潜血(++++),入院体检:体温36.9℃,呼吸20次分,脉搏90次分,血压90/65mm/hg,心肺(-),腹平软,无明显触痛,肝脾未触及。临床诊断:溃疡病合并出血,入院采用鲜野苋菜根半斤,洗净切片煎熬3〜4小时,去渣留汤,浓缩成150〜200ml,1次日。连用6天,第2天吐血得止,第4天大便黄色,潜血阴性,胃肠钡餐透视发现十二指肠球部溃痛。(《新民学》1977年第8卷)

野苋菜根验案二

魏某某,女,22岁。1971年有溃疡病出血史,本次入院前1天上腹部痛加重,出现柏油样便,1日2次,量多,呕吐物为咖啡样。入院体检:体温35.4℃,血压80/50mm/hg,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上腹压痛(+),血红蛋白75g/L,红细胞240万mm3,潜血试验呈阳性,临床诊断:溃疡病合并出血,入院后给予野苋菜根内服,结合输液,右旋糖酐解痉剂等,第4天大便转黄。(《新医学》1977年第8卷)

按语

便血多由湿热积滞;热毒侵袭肠胃;或风热客于下焦而损伤血脉,或脾胃气虚,血失统摄而溢人肠道所致。《金匮要略》以先便后血为远血,先血后便为近血,近者或在直肠,或在肛门,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胃。近血又有肠风脏毒之分,治疗应根据不同病因病机和病情的轻重缓急辨证施治。景天三七具有止血散瘀作用,根据临床实践体会,本品止血的功效颇为显著,故在大量便血或便血不止的时候,可以应用;鸦胆子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传统上常用治热毒血痢及阿米巴痢疾。经今运用,对于内疼出血、肛裂出血及慢性肠炎出血者有良好的止血效用,但原因不明的上腹部疾病引起便血者禁用;野苋菜根苦寒入胃肠经,善能清热凉血止血,宜于火热薰灼,迫血妄行之便血;当归治疗便血,临床报道不多。此案出血应为瘀血所致,瘀血不去则血不归经而出血不止。当归辛散温通,能消散瘀血而止血,适用于因瘀血内阻而血不循经之出血证,且甘温补血,有效缓解贫血症状;昏鸡头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为民间验方,可供临床参考;黄土禀中央之地气,健脾胃止下血,助以粥力之甘淡,温中而不燥,善治脾虚不摄,便血日久,血色紫黯者;龙眼肉甘温,功效补心脾,益气血,为滋补良药,适用于便血已久,气血亏虚者;莲子心、羚羊角、地榆、丝瓜、无花果、蜘蛛皆具清热凉血止血之功。皆能治火热蒸灼、迫血妄行之便血。其中地榆性寒苦降、凉血泄热,最宜于下焦血热所致的便血、痔血、血痢等证;羚羊角咸寒,入肝经,善于清肝凉血,用治肝热血动者疗效为佳;莲子心苦寒,清心热而凉血止血,主治心火炽盛。便血鲜红者;无花果性甘寒,具有清热解毒而止泄之功,主清大肠、肺之热,热清则血不妄行;蜘蛛苦寒而有毒,主入肝经,祛风解毒而消肿,《寿域神方》用其治便毒初起,蜘蛛一枚,研烂,热酒一碗,搅服,不退再服。由此可见,古代用之治疗本病效果很好;海桐皮、木瓜均可清热利湿,主要用于湿热蕴结大肠而便血者;三七甘微苦,性温,功擅化瘀止血,具有止血不留瘀的特长,善治一切血证,故而便血用之有效;大黄泻热凉血,化瘀止血,使火热之势平息,使瘀血溃疡之处愈合,尤其适用于溃疡病出血,此外,大黄有抗血小板减少的作用;干柿又名柿饼,为太阴血分之药,其味甘而气平,性湿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侧柏叶具有清热止血,祛风湿之功,凡因血热流溢于络而吐血、衄血、崩血、便血者,捣汁服之立止,烧灰调服亦佳;淡豆豉辛散轻浮,既能透散外邪,又能宣散郁热,《纲目》注曰:“黑豆性平,作豉则温……得酒则治风,得薤则治痢,得蒜则止血。”对热迫血络之出血为宜;虫白蜡主止血、生肌、定痛、补虚,为外科圣药;白木耳为滋阴润肺止咳之药其用于肠风下血古今论述甚少,待验证解释。

条目信息
1
摘自《单方治病大全》
2
本条ID:18432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