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乳蛾(扁桃体炎)的单方验方

以喉核(扁桃体)部出现肿胀,或红表面或有黄色脓样分泌物,或不红,形如乳头,状如蚕蛾,故称为乳蛾,又叫蛾子、喉蛾、乳蛾。乳蛾,发于一侧者称为单乳蛾,发于两侧者称为双乳蛾。根据临床表现,一般分为急性乳蛾、慢性乳蛾、石蛾。

病案

土牛膝验案

戴某某,男,27岁,1957年2月就诊。咽痛,畏寒,发热,全身不适已2天。体检:体温39.5℃,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右侧有化脓点,心肺正常。予土牛膝根30g煎服,次日复查,体温36.5℃,咽痛减轻,右扁桃体仍有化脓点,仍用土牛膝30g煎服,次日以15g煎服,共服4天即痊愈。(《浙江中医杂志》1959年第10期)

全蝎验案

男,14岁。于1965年9月7日突然高热,咽痛,体温达39.2℃,咽部略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右侧且有多数白色渗出物。经用下法治疗,6小时后体温下降至38℃,2小时后降至正常。咽痛消失,咽部充血减退,扁桃体不肿大,无渗出物。用药后全身及局部无不良反应。治疗方法:取全竭尾1小节,放在直径约1cm的橡皮膏正中。然后敷在下领角下方,正对肿大的扁桃体外的皮肤上。若双侧均肿大者,可在两侧同时敷上。一般敷12小时能收效,若无明显缓解,可继续用12小时。如有并发症,则应改用其他药物。(《中级医刊》1966年第6期)

鸦胆子验案

李某某,男,30岁,放映员。1980年10月10日初诊,自诉咽喉疼痛已6天,5天前曾去某医院五官科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予以青、链霉素肌注,薄荷喉片含服,牛黄解毒片口服,药后无效,且病情加重而来我院求治。査体:急性痛苦病容,体温达40℃,脉搏100次分。双侧扁桃体Ⅲ度肿大,充血。饮食困难。投予苦参子口服,每天3次,每次0.6g。2天后,肿消痛减,体温37.4℃,脉搏80次分。续服药,5天后痊愈。(《中级医刊》1983年第18卷第5期)

臭橘皮叶验案

一人喉间生肉,层层相叠,渐肿起,有窍出臭气,用臭橘皮叶煎服,即愈。(《惠直堂经验方》)

鼠妇验案

徐某某,男,28岁,工人。宿有慢性扁桃体炎,受寒即作,扁桃体肿大,疼痛,微有白腐,已作4日,因发热不甚,乃径予此药末(取活鼠妇30g,洗净,置瓦上焙干研末,加冰片少许,瓶装密封。用时取药粉吹患处,不宜咽下,可随上诞唾出,每日23次)。外吹,1日见效,3日悉复。(《虫类药的应用》引《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

羚羊角验案

沧州刘某之子,甫周岁,发生扁桃体炎喉证,不能食乳,剧时有碍呼吸,目睛上泛,急用羚羊角一钱,煎汤多半杯,灌下,须臾呼吸通顺,食乳如常。(《医学衷中参西录》)

吴茱萸验案

朱某,女,5岁,1979年9月6日初诊,发热3天,咳嗽,喉痛,吞咽痛增,曾呕吐1次,诊为急性乳蛾,治用吴茱萸研末,加少量面粉蛋清,调成两小饼,敷双侧涌泉穴,1日1换。另用生老蒜1瓣捣泥,取黄豆大1块,敷贴乳蛾相对的颈部皮肤,1日1换。1日而诸症减轻、恢复正常。(《广西中医药》1983年第6期)

大黄验案

胡某,男,12岁1983年2月14日诊。患者发热,畏寒,咽红,双侧乳蛾。即以生大黄9g,嘱沸水泡药,每隔2小时服1次,连服2次,翌日发热恶寒悉除,双侧1喉核不大,告愈。(《上海中匳药杂志》1983年第11期)

地胆草验案

郑某,女,12岁。咽痛伴头痛发热2天,1986年4月18日初诊。体温38.9℃,蛾体红肿兼见黄白色点状渗出物,咽痛不能食,言语时疼痛加剧,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浮数,诊为乳蛾,用鲜地胆草250g,洗净捣烂,取汁,拌蜂蜜少许,分6次含眼,翌日复诊,体温降至38℃,咽痛大减,能进粥汤,继服2剂痊愈。(《福建中医药》1987年第5期)

锦灯笼验案

李某某,女,32岁。发病2天来就医,自觉咽干。喉痛,体温38.5度,扁桃体充血红肿,有点状黄白色分泌物,以锦灯笼3钱,水煎服,1剂后,体温降至37.5℃,痛减轻,点状物基本消失,续服2天痊愈。(《新中医》1972年第11期)

地龙验案

有一次,我感冒了,喉咙疼痛难忍,咽唾沫嗓子也痛,吃东西更难了。一天,我听一个同学说,蚯蚓可治扁桃体炎。我开始不太相信,回家后我怀着试试看的心理,到石头底下找了一条蚯蚓,然后用水把它冲净,再放到盛有糖的碗里,进行搅动,搅了一会儿,蚯蚓慢慢死了,而糖化了。这时,我把蚯蚓挑出来,加入开水把糖冲稀,然后喝下了。过了一下午,喉咙觉得好受多了。回家后,我又喝了一次,不知不觉第二天全好了。后来,我才知道,蚯蚓又名地龙,是很好的药材。(《少年智力开发报》1994年6月30日)

按语

乳蛾常因外感风热、或肺胃积热、或肝气抑郁、或痰湿化热而成。根据临床表现,可分成风热偏重型,里热偏重型、表里俱热型、痰火壅盛型。其类似于西医之扁桃体炎,有急慢之争,急性者多因风热或热毒而起,慢性者多为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而致。风热邪毒循口鼻入驶肺系,搏结于喉结所致,故药用羚羊角、大黄、地胆草清热解毒,如矢中的,故应手取效;至于吴茱萸之用,理在“引热下行”,与《纲目》治宜相宜;奥橘,即枸橘,为芸香科植物枸橘,其皮叶有消肿散结的作用,《本草纲目》言其“治喉痈,消肿导毒”。《夏子益治奇疾方》也载有:“治咽喉生疮,层层如迭,不痛,日久有窍出臭气,废饮食,用臭橘叶,煎汤连服故可取效;鼠妇,其性酸凉,功善解毒止痛,“主喉症”(《本草求原》),故治乳蛾有效;土牛膝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治热毒者为宜;鸦胆子,《纲目拾遗》称谓“苦参子”,其清热解毒、凉血,为明清时期治痢特效药之一,用其治疗乳蛾,古今鲜有报道,但于理却通,但鸦胆子,有小毒,对胃肠道及肝肾均有损害,不宜多用久服,胃肠出血及肝肾病患者应忌用或慎用;锦灯笼清热化痰,既可治热邪为患者,又可治痰热所致者;地龙清热,宜治热毒者;取全蝎之毒,以毒攻毒,外用直达病所。

条目信息
1
摘自《单方治病大全》
2
本条ID:18456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