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肺痨的单方验方

肺痨又名痨瘵,即西医所称之肺结核。临床上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胸痛、消瘦六大主症为特征。中医早已认识到它是一种由痨虫侵蚀肺叶引起的慢性传染性虚弱性疾病,其病理本质为阴虚,发病过程中常因搌转传变而五脏亏损。治疗以杀虫、滋阴为大法。西医则认为肺结核是由于感染结核杆菌所致,治疗上应用抗痨药物化疗。

病案

白芨验案一

某某,男,38岁。1958年8月5日入院。患者于1955年在本院透视即发现有肺结核,1个月前开始胸痛,咳嗽痰多,痰中带血,1天10次左右,食欲减退,失眠,无发热盗汗现象。7月30日,X线拍片检査,诊断为:浸润型肺结核,右上肺厚壁空洞形成,直径约3cm。血沉较高(33mm/h)、痰中有结核杆菌。入院后开始经西医治疗,症状有了改善,但其食欲始终不好,胸口饱胀,痰中带血,9月23日开始使用中药治疗,初进调理脾胃,化瘀补肺药,病人咯血停止,食欲增加。10月24日后即开始服白芨膏(白芨500g,蜂蜜250g,先以清河水将白芨煎熬,去渣澄清,后入蜂蜜收膏),每日50g,病人逐渐精神食欲大大好转,睡眠转入正常,于12月23日X光胸片复查:右上肺见条索状纤维影,已无空洞可见,病变趋向纤维硬结,血沉复查是2mm/h,在正常以内。痰中复査多次亦无结核杆菌可见。于1959年1月5日出院。(《任继然临床经验录》)

白芨验案二

男性,22岁,军人。因咳嗽带血20天,发热盗汗而入院。査体温37.8℃,X线胸片见右上肺有模糊斑片状阴影,在第一肋间有小的密度减低区,右下肺有播散件病灶,左肺上部有新旧不一的斑点状及条索状阴影。痰结核菌(+),诊断为双肺浸润型肺结核播散期,右上可疑空洞形成。入院即给百芨粉1钱,日服3次。服药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痰内带血在服药后15天内完全消失。1个月后复査痰菌阴性,X线胸透原病灶好转。3个月拍胸片复查原病灶吸收好转,仅留少许纤维硬结阴影。3次痰液检査,结核菌均阴性,又住院观察3个月无变化。出院后归队1年,随访复査仅有极少纤维硬结阴影。(《新医学》1975年第12期)

大蓟根验案

陈某某,男,5岁。胸片证实为右上浸润型肺结核,用西药治疗半年多,病情未见好转,咳嗽,胸痛,盗汗,消瘦。遂停用西药抗结核药,改用干大蓟根100g,水煎,日1剂,分两次日服,连服3个月,拍片复査结核病灶比原来缩小12以上,咳嗽,胸痛,盗汗基本消失,体重增加。血沉由治疗前60mm/h降为38mm/h。继用3个月,拍片复查,右上肺病灶已完全吸收钙化,血沉降至15mm/h,随访1年未见复发。(《浙江中医杂志》1987年第11期)

大蒜验案一

张某,男,18岁,1982年7月初诊。吐血1个月,面苍白,精神差,呼吸急,脉洪大,舌偏红,苔薄黄,胸片右下肺野可见一透亮区,可见斑片阴影,左上肺外亦见少量淡薄模糊阴影,诊断为空洞型肺结核。遂取新鲜大蒜30g,捣碎,以鼻吸入,每次1小时,1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共需新鲜大蒜13.5kg,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抗痨药物)。经治1个月后,病灶吸收好转,空洞闭合,自觉精神好转,食量增加。3个月复査,病灶已吸收。(《浙江中医杂志》1983年第6期)

大蒜验案二

王某某,女,42岁,家务。大咯血发现肺结核,当时肺尖已有空洞,化疗4年一直未愈,因大咯血入院。左肺尖有3.5×5.3cm之纤维空洞,周围有少量纤维增殖性病变,经半年化疗未见改善,用紫皮大蒜1头约50g剥皮,放于玻璃瓶中,用木棒捣碎后,将蒜泥摊布于瓶壁及瓶底上,以鼻吸入,每次1小时,1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后,空洞逐渐缩小变薄,4个月后呈现愈后性闭合,同时痰菌阴性,出院三年多未恶化。(《新中医》1980年第4期)

白果验案

程某某,女,18岁。患肺结核病已半年,症见咳嗽,吐黄痰,潮热盗汗,食欲减退,闭经。X线透视诊断为浸润型肺结核。服用油浸白果(油浸白果制法:在7、8月份白果将黄时,尤以白露前后2〜3天内采摘最好。选择颗大表皮完整的,勿摘去柄蒂,勿用水洗,采下即浸没在菜油内,严密封盖,放在室内暗处,浸制之盛具宜瓷器及有色玻璃制品,忌金属器皿。浸泡时间至少80天,泡二三年尤佳。每天早饭前和晚上睡觉前各服1枚,初服半枚。服时将白果放在碗内,用筷子捣成黄豆粒大小块状,然后用温开水吞下,菜油不必服。一般服60枚左右。服后如身上出现红点,停服1周,待红点消失继续服用)40天后,症状即消失,透视检査见病灶已钙化。(《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年第7期)

蜈蚣验案

闫某某,女35岁,农民。患肺结核已10多年,反复发作,经大量链霉素、异烟胼、利福平等长期治疗,无效。1981年9月23日X线摄片,左肺上野见大片状阴影及斑片状阴影,边缘界限不清,密度不均,左上肺琐骨下可见圆形3×3cm左右透明区。诊为左肺空洞型肺结核。于1982年1月15日开始停止一切中西药品,服用蜈蚣(蜈蚣去头足焙干研末,每次3条,每日3次)。1周后食欲大增,2周后体力迅速改善,3周后体重增加3kg。服药2个月后,临床症状消失。4月22日X线片复査,确证左上肺空洞已闭合。前后共服蜈蚣800余条。在治疗期间未见任何中毒现象及不良反应。空洞闭合后,患者又减量自服蜈蚣3个多月,约400余条。(《陕西中医》1983年第4期)

壁虎验案

黄某某,女,3岁。每天午后发烧,咳嗽,盗汗,食欲减少,已1年半。经X光线检查确诊肺门淋巴结核。经抗结核药物治疗年余效不佳。发育营养欠佳,形瘦神疲,毛发憔悴,两肺呼吸音减弱,脉细数,舌质红。遂取壁虎放瓦上焙干研细,装入胶囊,每日3次,每次3〜4粒,小儿1〜2粒(如小孩服用胶丸有困难,则每次用壁虎1只,剁碎炒鸡蛋食,日2次)。经治2个月后,自觉症状消失,精神好转,饮食增加。X线复査肺门片状阴影消失,追访3年未见复发。(《浙江中医杂志》1982年第1期)

百部验案

曾某某,男,29岁,农民。1955年3月起咯血,以后经常咳嗽。现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偶有活动则咳嗽剧烈,经常失眠。1956年11月20日经福清医院X光透视,诊断为浸润型肺结核两侧浸润期。1956年11月29日来诊。给予百部丸1个疗程,服药后食量增加3倍,体重增加3kg。咳嗽、失眠显著减轻。12月7日起再服1个疗程,咳嗽、失眠等症状均消失。1959年1月7日经福清医院X光透视,为浸润型肺结核吸收好转期。治疗方法:雌鸡(未产蛋)、百部(晒干研细末),配法为2:1,即活鸡1kg配百部粉500g。将鸡杀死后,去内脏及头足,洗净,加水适量煮极烂,去骨,取鸡肉及汁混和百部粉为小丸,晒干贮存。服时每次10g,每天2次,服20天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注意休息,睡眠要充足,营养须增加,避免剧烈运动及酒烟等刺激性食物。(《中海中医药杂志》1958年第4期)

蚕豆荚壳验案

汪某某,男,30岁,渔民,住院号24351。1959年5月12日因咳嗽咯血10天入院。体格检査:体温37.3℃,脉搏90次分,呼吸22次分,右眼结膜充血,角膜有点状斑疹。胸部透视见右肺上部呈云雾状阴影,其中有圆形透亮区1个。化验室检查:血红蛋白84g/L,白细胞13.2×20V/L,中性粒细胞0.6,淋巴细胞0.35,单核细胞0.02,嗜酸性粒细胞0.03,血沉64mm/h;痰浓缩法找结核杆菌阳性,大便中找到蛔虫卵。(1)浸润型肺结核溶解期。结核菌(+),咯血。(2)右眼斑疹性角膜炎。(3)肠道蛔虫症。治疗经过:住院后有中度咯血,经用对氨柳酸钠、仙鹤草素2天,血未止。改服蚕豆荚煎剂,每天1剂,每剂鲜蚕豆荚250g,2天血止,续服4剂,未再咯血。(《浙江医学杂志》1960年第2期)

昏鸡头验案

刘某某,女,58岁。患肺结核3年多。3天前开始咯血300ml,近日加重。留急诊观察,一般尚可,两肺上部呼吸音略低。胸超:双侧肺上部结核,部分钙化。头2天用镇静剂及白茅根150g煎服,2天仍咯血250ml。改用昏鸡头每天60g,水煎,约300ml,分3〜4次内服。亦可制成流浸膏,每毫升相当于生药1g,每天4次,每次15ml,当晚咯血5〜6日,次日即止。继续服药巩固4天,后未再咯血。(《浙江中医药》1977年第1期)

羊胆验案一

李某某,男,40岁,已婚,1955年11月30日入院。1955年6月因痰中带血,在某医院检查才发现患肺结核,1955年11月转至我院疗养,经摄片诊断为浸润型肺结核溶解播散期乙上0下细菌(+),经用(总)链霉素41g,对氨柳酸钠54g,异烟肼45g合并人工气腹治疗(因患有疝气,故每次补气最多700ml,横膈因而只能抬高到第九后肋)。复在1956年11月20日摄片,病灶与入院片相比无改变,血沉23mm/h,痰结核杆菌阴性。1956年11月22日开始内服羊胆每天1g,继续人工气腹于1957年2月21日摄片,两侧浸润病灶均见吸收,血沉12mm/h,临床咳嗽减轻,食欲增进,体重增如110kg。(《浙江中医杂志》1957年第10期)

羊胆验案二

谢某某,男性,34岁,住上海山阴路226弄1号。患者自诉于1948年(时年26岁)经X线检査发现右肺上部有结核病灶,经施行人工气胸2年余,病灶渐趋稳定。1952年起服异烟肼,前后共服10瓶(每瓶50mg×100),病情无变化。1953年下半年因教课过度劳累而发病,于1954年2月17日在上海市立肺结核防治院,经X线摄片检査,诊断为右侧浸润型肺结核,右肺上中部有干酪化的浸润性病灶,并有空洞形成。建议用外科手术将病肺截除,因经济困难及心存顾虑,并未实行,仍用抗生素及化学治疗,咳嗽疲多等症状未见改善,而在4月中旬开始咯血,并有潮热,以致神经紧张,经常失眠。于1954年6月29日再经X线检査,与前片比较毫无进步。遂于1954年7月9日起改用羊胆治疗,其间并曾因感冒发烧或咳嗽咯血等,随症处方,服过几剂中药,但未经常煎服中药。在服食羊胆后潮热渐退,胃纳日增,咳痰减少,咯血停止,共服食羊胆44只(每天1只),因买不到而停止。于1954年11月1日经X线透视检查,右肺病灶吸收好转,空洞愈合。后于1955年7月14日再经X线摄片检查,显示右肺病灶确已吸收好转,空洞消失。但因彼以后未再继续服食羊胆,故病况停滞不前,未见进步。最近已嘱彼继续服食羊胆。(《中医杂志》1956年第7期)

金疮小草验案

高某,男,1976年春天发现肺结核,经异烟肼、异烟腺、PAS-Na、PAS-Ca、B147H、氨硫脲等各种抗痨药物治疗,病情继续发展。1971年夏天曾经大量咯血,X线胸片示左右两侧浸润病灶,左上空洞直径2cm,右上空洞直径1.5cm。1972年夏天,试用金疮小草治疗,每天用干金疮小草1两煎成药液贮藏在热水瓶中,代茶常服。初服1个星期,胃口改善,食量大增。经内服6个月金疮小草后,到结核病防治所胸透复查,发现两侧空洞大大缩小,再服3个月以后,两侧空洞闭合。最近随访,已恢复工作5年,情况良好,体重增加。(《新学》1978年第2期)

野菊花验案

鲍某某,女,45岁。初则恶寒发热,头痛胸痛,曾以感冒治疗无效,经胸透确诊为渗出性胸膜炎,右侧有少量积液,体质尚好,体温38.6℃。因患者对异烟肼过敏,又惧怕打针,故建议以服野菊花治疗,每次用全草100g煎服,每天2〜3次,连服10天,诸症均减,体温正常。后因食欲不振,大便微溏而改为每次煎50g;每天煎2次,又连服20余天,经胸透积液已全部吸收。(《赤脚医生杂志》1975年第9期)

按语

百部甘润苦降,微温不燥,功专润肺止咳、杀虫。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百部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现代临床以本品为主,配黄芩、丹参、治肺结核,对痰菌转阴及病灶的吸收均有一定疗效;蚕豆荚売临床常用于止血,对咯血、鼻衄、尿血、消化道出血等均有疗效,其止血作用的原理有待进一步研究;羊胆,有苦寒,有清热解毒之功。羊胆用治肺痨(肺结核),前人早有明示,疗效确切,且临床多有报道,初步认为对早期浸润型病变疗效是满意的;对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虽有一定疗效,但病灶改善不够显著;对长期服抗痨药物无效者往往能显出其特殊疗效。另有经验认为,服羊胆期间如食用辛辣或生冷食物,易引起剧烈胃痛及呕吐,须加注意;昏鸡头味苦性微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息风,散瘀止血之功,其止血之功用治肺结核咯血可供临床参考;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芨对结核杆菌均有显著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因而用治肺结核,皆有良效。因白芨善能“入肺止血”(《本草纲目》),“消肺劳咳血”(《滇南本草》),白芨功擅收敛止血,消肿生肌;故对肺结核空洞咳血者较为适宜;金疮小草系地方性草药,用于肺结核亦有较好的疗效,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大菊根又具凉血止血之力,故对肺结核症见痰中带血者较为适宜;《食疗本草》云大蒜“除风杀虫,”故可用其治痨虫;用油浸白果治疗肺痨,不仅方法简便,临床实践证明,功效亦颇佳,一般病人服60枚左右即可痊愈;蜈蚣所治12例空洞型肺结核患者,素经多种抗痨药物长期治疗无明显疗效者。而在服用蜈蚣后多数患者食欲增加,体力恢复。治疗3个月以上,经X线检查空洞闭合者2例,缩小者6例,无变化者4例。治愈及有效病人多为单个或少数空洞,但对肺组织破坏广泛者,效果较差;壁虎又名蝎虎,不仅对结核杆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而且对促进结核病灶的钙化和痊愈也有一定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蓟根、大蒜、白果、蜈蚣、壁虎对结核杆菌均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因而用治肺结核,皆有较好的疗效。野菊花性寒入肺,有清透肺热之功,适用于痰热阻肺之肺痨证,唯临证应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发展变化来酌定用量。

条目信息
1
摘自《单方治病大全》
2
本条ID:18431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