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颜德馨(1920〜),上海铁道大学教授,著名中医学家。尿路结石一证,通常以清利通淋为法,采用金钱草、海金沙、石韦、琥珀等品,促使结石从尿道排出体外。临床用之,对结石初起,湿热壅盛,体强证实者颇有疗效,但对结石日久,体弱正虚者则多无效果。我在实践中发现这一部分无效病例多属本虚标实之证,久服苦寒,肾阳受遏,肾虚气化失利为其本,湿热蕴结下焦为其标,若拘泥清利通淋法,不但结石难以攻下,且久服攻利,反有耗气损阳之弊。
人体水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关键赖于肾的温煦和气化作用。肾阳旺盛,气化正常,肾之开合蒸化有司,将浊中之清者上升于肺输布全身,浊中之浊者下注膀胱排出体外,则湿热无以蕴结,结石无法形成。若肾阳衰弱,气化乏力,肾失开合蒸化之权,清浊泌别失司,尿液不能下注而沉积为石。因此,尿路结石的形成,根本在于肾气虚惫,治疗不可单纯用清利通淋之品,必须施以温补肾气之药,以补代通,使其机体阴阳平衡,气化则石能出矣。
在温补肾气治尿路结石的理论指导下,我治一些难治性的尿路结石,每每在辨证的基础上加入附子而取得满意效果。附子辛甘大热,为补阳要药。《本草蒙荃》谓:“附子其气亲下,补下焦阳虚”,故其善补命门之阳,温膀胱之气,且其性走而不守,有通阳行气排石之力。临床配伍大致可分为二类:
1.尿路结石日久不愈,临床表现以肾气虚弱为主要证候,如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颜面或下肢浮冲,腰酸腿软,畏寒肢冷,脉细,舌胖而淡,B超及X线检查多提示为上尿路结石,尤其是肾盂、肾盏结石。这类患者用清利通淋法往往难以奏效。治当以补为主,取附子配以右归丸、地黄丸之类温肾益气,以充足肾气,健全分清泌浊功能,调畅气血,通利水道,从而推动结石从病灶排出。
例1胡某,男,46岁。
腰酸伴尿频反复发作半年余,经静脉肾盂造影检査确诊为右肾盂结石,叠进清利湿热、理气通淋诸法,终不A功。患者面色苍白虚浮,恶寒低热,久而不退,腰部沉重酸痛,少腹拘急,小便频数不畅,脉细无力,舌淡苔白滑。肾主二便,肾阳衰惫,气化无权,以致湿热留恋,凝结为石。治以温肾益气,渗浊通淋。
服药10剂,低热退,但腰酸、尿频加剧,复查X线腹部平片示原位于右侧肾盂的不透光阴影已下降至右侧盆腔,相当于右侧输尿管膀胱开口处,药已见效,原方续服20天,结石排出,诸症次第消失,遂改用右归丸善后。
2.尿路结石出现腰腹剧烈绞痛,频频阵发,甚至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小便刺痛或淋漓不尽,脉弦紧,舌红苔黄,临床症状以膀胱湿热壅塞不通为主要表现,B超及X线检查提示结石在输尿管某段嵌顿。治当以通为主,常用附子配以四物汤、五淋散之类温肾益气,活血通淋。附子与活血化瘀、清利通淋之品配伍,可增强辛开祛湿,理气行血的作用,有相得益彰之效。
例2徐某,男,24岁。
腰痛伴尿频、尿痛多年,近10余天发作频繁,X线腹部平片示右侧输尿管下段接近膀胱处有黄豆大小结石阴影,屡投清热利湿通淋之剂无效,外科建议手术治疗。患者呈痛苦面容,面色苍晦,腹部胀痛,波及右腰,痛甚则畏寒汗出,小便作痛,淋漓不畅,脉弦细,舌红苔黄。证属湿热蕴结膀胱,气化失利。治以温肾通络,利水通淋。药用:
服药3剂,患者少腹绞痛加剧,随后即小便时排出1枚花生大结石,痛势即失。
(颜乾麟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