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蕨茅根汤治疗肾盂肾炎

名医简介

钟新渊(1923〜),萍乡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

钟氏认为肾盂肾炎,不论急性期还是慢性期湿热均是主因,而且贯穿于本病的全过程,因此清利湿热乃其基本治则。急性期,疾病初起,邪实为主,不补其虚,虚亦可自复;慢性期,湿热久稽,正虚邪恋,应在补虚的基础上清利湿热。钟氏根据这一治则拟订了乌蕨茅根汤治疗急慢性肾盂肾炎,常获良效。此方由乌蕨、白茅根、白花蛇舌草、车前草干品各30g组成。

下焦湿热壅盛,腰痛、尿频、尿急、尿黄灼痛,伴恶寒发热,脉浮数,舌苔薄黄者,另加柴胡18〜30g,蒲公英、紫花地丁各30g;腰痛、尿频、尿急、尿细不显著,且无恶寒发热,而兼见少气困倦、头晕乏力、脉细软者,可酌加黄芪、党参或太子参等;腰痛、尿频、尿急、尿痛不甚显著,而伴见手足心热、口干不渴或微渴、心烦不寐,脉细数,舌苔薄白或薄黄者,可酌加生地、女贞子、龟板、丹皮、泽泻等,此证多见于慢性患者;对于腰痛绵绵,尿频尿急不甚,溲淡黄或清,面浮白,或见下肢有浮肿、按之凹陷有指痕、精神困倦、食欲不振、舌淡脉细者,该汤可改为1/3量或半量,另加菟丝子、黄精、枸杞、白术、茯苓、山药、桑寄生、仙灵脾等,此症多见于慢性患者;合并尿结石患者,即使肾盂肾炎症状得到控制,也容易复发,因尿结石之梗阻有碍于尿液的排泄,对排毒不利,故此时可酌加鸡内金、金钱草、海金沙、石韦、琥珀等。临床上对于治愈患者,仍须用药巩固疗效,一般可以这样进行:第1个月隔日服1剂,第2个月隔3〜4天服1剂,第3个月隔5天服1剂。

李某,男,46岁。萍乡市赤山乡楼下村农民,1991年7月2日初诊。

患者20天前,觉左侧腹胀腹痛,伴灼热感,且下午热灼加甚,食欲减退,在当地中西药治疗不效,7月1日“B超”提示:左侧输尿管中段结石,左肾重度积水。就诊时症见:左侧腹胀腹痛,灼热而不欲饮,食后胃脘部饱胀,小便黄热,大便溏稀,舌淡红,苔白腻,脉细弦。

腹胀腹痛灼热,病在腹中,胀与痛并见为气机壅滞之甚;食后胃脘部饱胀,大便溏稀,小便黄热,舌淡红,苔白腻,为脾胃健运失常,湿热内生,湿偏胜之候;“B超”提示有尿路结石,尿石之形成与湿热蕴结有关。

本病证可归纳为湿热内聚而成石之疾。若从排石化石、清化湿热着手,看来并不悖理,且符合一般治疗“尿石”的法则,然而患者表现中焦运化失职,气机郁滞之象,若不先从健运中焦着手,而投清利行气克削之药,恐中气因之愈虚。中焦虚困既艰于化食,且艰于运药,于是,食与药液反积滞于中。由于正虚排除积滞之功能已减弱,积滞之物反可助长“尿石”增大,左肾积水必加重。权衡得失,只能从调理中焦入手,俾脾气健运加强,新的湿热不致速生,已郁结之湿热(尿石)亦可随气机流畅而得以排除。处方:

太子参10g、茯苓10g、陈皮6g、炒扁豆10g、莲仁5g、谷芽10g、厚朴6g、佩兰9g、柴胡6g、黄芩3g。

取米泔水600ml,纳上药。浸泡20分钟后文火煎煮2次,共取汁400ml,分2次服,黄芩另泡兑入煎。方中太子参、陈皮、扁豆、茯苓健脾化湿;蔻仁、佩兰芳香醒脾;厚朴、陈皮苦温燥湿以行气;脾醒则湿化,气行则胀痛解。柴胡疏肝,肝气条达则疏泄适度,运化乃常;少佐黄芩泡服,取其苦寒之气以轻清内热;谷芽、米泔水养胃消食。

上方服4剂后,进食稍增,食后饱胀减轻。二诊于上方加鸡内金9g,以增运化之力,续服4剂后,白腻苔减退,腹胀痛大减。效不更方,续予服11剂时腻苔全化,腹中诸症悉退,排出0.8cm×1.5cm大之砂石1枚。4天后B超复查,尿石影消失,左肾积水轻微可见,予健脾益气化食之品调理善后。

综观钟师辨治尿石之过程及疗效之佳,令门人信服钟师思路之正确,钟师不专凭“B超”结果,而直接针对性地用化石排石法,此乃治本之道。尿石源于湿热,脾胃内虚,失于健运则为产生湿热之基本原因,肾主水液,肾本身是否便于湿热积聚为石也是关键所在。但中州输布津液之同时,若不夹湿热,则肾无受累致病之可能,何患“尿石”之形成!抓住脾肾内虚之本,湿热郁滞之标,澄本清源,不治标而标得治,脾胃功能一旦健旺,气机流畅,湿热也随之疏泄,“尿石”因之排出。

(刘德章 整理)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淋证癃闭卷》
2
本条ID:15198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