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起荪,浙江杭州人,出身于三世业医之家,现任浙江中医学院教授。詹氏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工作已50余年,曾先后担任浙江中医学院儿科教研室主任、教务处长、副院长。詹氏在长期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勤勤恳恳,认真负责,成绩卓著。曾出版《中医儿科临床手册》等医学专著,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詹起荪诊治婴幼儿腹泻电脑系统”软件获浙江省科技成果奖。
本文主要介绍詹氏在学术上重视小儿体质特点,将其分为正常体质、肺气素虚、素体脾虚、素体脾肺两虚、素体脾虚肝旺等体质类型以利于临床辨治小儿疾病,以及强调鼓舞、顾护脾胃之气,用药清灵纯正,量轻味薄,慎用补剂的观点。临证特色重点反映詹氏治疗小儿外感咳嗽、小儿哮喘、小儿疳证、小儿惊泻的经验。本文收录的“定痫豁痰汤”是他在临床实践中自拟的,使小儿癫痫病的疗效从“控制”进而治愈,治愈率达90%以上。综览细读全文,对全国著名中医儿科学专家詹起荪的学术经验有较深的理解,亦定能从中受到很大启迪。
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曰病宜速效,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詹起荪,男,浙江杭州市人。1919年出身于幼科世家。詹氏先人三世业医,曾祖父詹志飞、祖父詹起翔都是自学成医,以中医儿科为专长,而名噪杭城。父亲詹子翔更以诊疾甚谨、疗效显著而颇具声誉,被称为杭城“国医”之一。他自幼耳濡目染,矢志以仁术济世。中学毕业后,就读于浙江省中医专门学校。在学期间,一面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各科;一面随父侍诊抄方,接触幼科临床。由于他的勤学苦读及父亲的言传身教,使他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得到了系统的培养,打下了深厚的基础。1940年独立悬壶行医,专擅儿科。并以高尚的医德、高超的医术,深得病家信赖,医名不胫而走。
解放后,曾工作于浙江中医进修学校和浙江省中医院。继又先后赴北京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学院全国教育研究班进一步深造,除中医学以外,还学习了西医及教育学方面的知识。
1959年进入浙江中医学院工作。并先后担任学院教研室主任、教务处长、副院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高级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兼中医临床学科组组长,以及全国中医学会浙江分会常务理事、中医儿科学会主任委员、浙江省中医高级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在50余载的中医儿科临床中,他不仅识病准确,而且在用药上有其独到之处。他认为,应该研究经典,得其所长。但更主要的是要古为今用。例如对小儿“癫痫”的治疗中,他在博采历代各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临诊经验经反复实践后,自创“定痫豁痰汤”使小儿癫痫病的疗效从“控制”进而“治愈”,治愈率达90%以上。其他对新生儿黄疸、哮喘、小儿泄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疳证、厌食等疾病的治疗中,也在古为今用的基础上,独创了自己的经验方,均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病人遍及辽宁、陕西、湖南、河南、广东、宁波、金华、丽水等地。他还十分重视并认真地对待现代医学的先进诊疗手段。积极鼓励自己的学生学习现代医学知识,倡导采用科学方法研究中医。在临床中,他也常把某些实验室指标结合到中医辨证中,并引用一些为现代药理研究所证明的有特殊药效的药物。他认为与现代医学科学相结合,对许多疾病的明确诊断,制订正确无误的治疗措施,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是非常必要的。
他对中医教学与科研,同样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自50年代来学院执教后,曾参加过多种教材的讲授和编写工作,先后讲授过《中医各家学说》、《医古文》、《中国医学史》、《中医诊断学》、《中医儿科学》等多门课程,还担任历届本科生、研究生、主治医师提高班、外国留学生等多层次的教学工作。现虽年逾古稀,仍精力充沛,亲临教学第一线。他讲课精神饱满,声音洪亮,引经据典,背诵如流,作分析则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并联系临床,传授心得,令人叹服,多次被学生评为最受欢迎的老师。在问及教学上有何体会时,他谈到:第一,为人师表,要严于律己,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堂课,不管是新课还是老课,提高班还是本科班,都要认真备课。第二,自己要有深厚的理论与实践的功底,对讲课内容要反复钻研,全面理解,记熟要点重点,才能融会贯通,变书本知识为自己的东西。他还强调讲课脱稿,不照本宣读,以加强教学效果。在培养中青年教师及指导研究生中,更是不辞辛劳,把自己几十年来积累的临床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
在繁忙的教学、临床工作中,他仍抽空著述,先后编著出版了《中医儿科临床手册》,主编了学院自编教材《中医儿科学》和《中医儿科刊授教材》;撰写和发表了《婴幼儿腹泻的辨证论治》、《麻疹证治》、《小儿药证直诀》(评述)等论文数十篇;并研制成功“詹起荪诊治婴幼儿腹泻电脑系统”软件,获省科技成果奖;以外治法“医治小儿常见脾胃病的小儿健脾暖胃药袋”的科研成果已批量投入生产,并先后获得全国第二届星火计划成果及适用技术展览交易会银奖、第二届国际专利及新技术新产品展览会铜奖和全国实用新技术新产品金奖。
他不但医术高超,且医德高尚。他禀性正直,平易近人,对中医事业忠心耿耿,工作任劳任怨。虽年事已高,对有益的社会活动却从不推辞,曾多次亲自带队或参加省政协及有关部门组织的医疗队赴贫困、边远地区义诊和医疗咨询活动。
由于精湛的医术,全国各地前来求治者甚多。无论诊务多忙,他总是态度和蔼,详询病情,有问必答,认真负责,从不草率从事。曾有宁波患儿童某某,病后多方医治无效,转来杭州,经某大医院确诊为“阻塞性黄疸”,告家长无法医治劝其回家,在万般无奈之下,抱试一试的心理前来请他诊治,他既认真对待某医院的诊断,但又十分细致地询问了病史、分析证候,参考各种实验室检查数据,然后进行辨证遣方用药。患儿在他的精心医治下,经服20余剂后痊愈。家长盛激万分,投书《浙江工人报》,以“孩子得救了!”为题鸣谢。
他对待病人,总是一视同仁,从不厚此薄彼,为路远、体衰等素不相识的病家加号延诊,乃为常事。对外地来函就诊者,总是认真处理,一一作复。患者找到家里求治的,亦总是热情接待,常常搁下饭碗先给患儿诊治。他还对一味迎合病人心理,乱开补药、贵重药的不正医风深恶痛绝,始终保持着简便廉验、讲求实效的医疗作风。
如今,他虽年逾古稀,仍亲临教学、临床第一线。并兼任浙江省中医儿科学会顾问、杭州胡庆余堂药厂顾问、杭州天目山药厂顾问,为振兴中医,继续倾注着自己全部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