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腹泻是3岁以内小儿常见的病证,尤其以2岁以下小儿更为多见。好发于夏秋两季,本病多由于饮食不当和肠道内或肠道外感染引起。肠道内感染以致病性大肠杆菌及轮状病毒为主;肠道外感染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皮肤感染等。喂养不当也是造成腹泻的常见原因,如喂食过多、食物成分不适宜或突然改变食物的性质等,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而致腹泻,人工喂养儿较母乳喂养儿发病率高,因为母乳中含有分泌型IgA及一种能促进双歧杆菌生长的黏多糖,双歧杆菌能抑制大肠杆菌生长。
轻型婴儿腹泻症状较轻,1日腹泻次数多在10次以下,大便黄色或带绿色,水分不多,偶有呕吐,精神较好,大便镜检仅有少量白细胞及脂肪滴。而重型婴儿腹泻每日大便一般在20次左右,大便呈水状或蛋花汤状,含水分可达数十毫升,常急骤冲出,频繁呕吐,并有明显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长期腹泻可导致营养不良及多种维生素缺乏症,且易发生尿路感染、鹅口疮等并发症。中医辨证分伤食泻、风寒泻、湿热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
饮食原则
1.婴儿腹泻时胃肠功能失调,宜食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米汤、脱脂牛奶、稀粥、面条、藕粉等。
2.忌食油腻生冷及粗纤维食品(如芹菜、韭菜等)和豆类、花生等,煎炸的食物不易消化,也应忌食。
3.治疗本病还应控制饮食,减轻胃肠道负担。轻型腹泻有呕吐频繁者可先禁食数小时,然后先喂米汤,再用脱脂奶,或喂母乳,逐渐恢复正常喂养。重型腹泻吐泻严重者禁食6~12小时,待脱水基本纠正,吐泻好转时逐渐恢复饮食。
4.腹泻较重时,应时时补充糖盐开水,防止加重脱水及水电解质失衡。
食疗选方
1.草果5克,生姜10克,加红糖,水煎代茶频饮。适用于风寒腹泻。
2.粳米50克,洗净,加水煮粥至熟时,放鲜马齿苋30克,再煮10分钟左右,分次食粥。适用于湿热腹泻。
3.焦锅巴50克,山楂15克,水煎取汁,加红糖,代茶饮。适用于食滞胃肠及乳食不消所致腹泻。
4.生山楂10克,石榴皮5克,焙焦黄研细末,加白糖,开水冲服,每日1次,连服3日。适用于伤食腹泻且大便次数较多。
5.乌梅10克,石斛10克,水煎取汁,加盐、白糖,代茶饮。适用于腹泻有轻度脱水。
6.莲子50克,茯苓50克,山药50克,共研细末,每次2匙加水调糊状,用文火烧熟,加白糖或葡萄糖,每日1次。适用于脾虚所致腹泻。
7.山药粉,每日2次,每次1匙,用水调糊状,用文火烧熟,每日2次。适用于脾虚所致腹泻。
8.熟杨梅若干,洗净晾千,浸入高粱酒内,浸1周,每日2次,每次0.5毫升,用温开水稀释,加白糖。适用于风寒所致腹泻。
9.苹果1个,洗净,连皮切碎,加水250毫升,煎煮代茶饮。适用于1岁以内乳婴儿腹泻。
10.新鲜石榴皮500克,洗净,切碎,加水适量,用文火煎煮半小时,头汁与两汁合并,再用小火熬至稠黏,加白糖(或冰糖)100克,冷却装瓶,每日2~3次,每次1汤匙,用沸水冲化饮。适用于久泻、虚泻。
小儿脾胃薄弱,不论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或脾胃虚弱等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发生腹泻。食疗时既要注意祛除外邪,用消导、清热、化湿、散寒的中药或食品,又要注意控制饮食,并运用调理脾胃功能的中药或食品。由于婴儿腹泻常出现脱水,对轻度脱水,用养阴、收敛的中药水煎代茶饮,有纠正脱水作用,是治疗婴儿腹泻必不可少的辅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