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属与学名:竹沥,为禾本科乔木或灌木植物淡竹的茎经火烤灼所沥出的液汁。
别名与产地:淡竹沥、竹油、竹汁等。主要产于长江流域和南部各省。
性味与功效:甘,寒。清热化痰,镇惊利窍。
临床应用:肺热痰壅,咳逆胸闷,中风痰迷,痰热惊痫,壮热烦渴及子烦,破伤风。
1.竹沥,不拘多少,代茶饮。功能清热化痰,解渴除烦。适用于痰热咳逆,烦热口渴,热病高热,喉中痰壅。
2.竹沥15毫升,生姜汁3匙,调匀服。功能豁痰止呕。适用于小儿急惊风,呕吐痰涎或妊娠烦闷欲呕。
3.白粳米50克,加水450克,煮稀粥,粥熟后入竹沥60克,调匀趁温服食。功能清痰热,和胃气。适用于痰热咳嗽,痰稠色黄,咯之不爽,心烦口渴。
文献摘要:
1.《本草衍义》:竹沥行痰,通达上下百骸毛窍诸处,如痰在巅顶可降,痰在胸膈可开,痰在四肢可散,痰在脏腑经络可利,痰在皮里膜外可行。又如癫痫狂乱,风热发痉者可定,痰厥失音,人事昏迷者可省,为痰家之圣剂也。
2.《本草选》:竹沥乃阴虚有大热者仙品,中年痰火,舍此必不能成功。
竹沥为鲜竹杆用火烤灼后流出的液汁,呈青黄色或黄棕色透明液体,具焦香气。其性味甘微苦寒。古代多用于产后胎前诸病及金疮口噤等病证。现常用于痰热咳嗽、中风痰迷及乙脑、流脑等属痰热壅盛者。
凡寒性咳嗽及脾虚便泄者慎服。
附录
1.竹叶:即淡竹的叶。甘、淡,寒。功能清热除烦,利尿。适用于热病烦躁,口渴,小便短赤及心火上炎,口舌生疮。
2.竹茹:即淡竹的茎的中间层。甘,微寒。功能清热化痰,降逆止呕。适用于痰热咳嗽,痰热惊悸及胃热呕吐,呃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