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属与学名:益母草,为唇形科草本植物益母草的地上部分。
别名与产地:茺蔚、益明、贞蔚、苦低草、益母艾、苦草、益母蒿、月母草等。我国各地有分布。
性味与功效:辛、苦,微寒。活血调经,利水消肿,凉血消疹。
临床应用:月经不调,痛经,产后恶露不尽,瘀滞腹痛,水肿小便不利及疹痒赤热。
1.益母草30克,水、酒各半煎服。功能活血调经。适用于痛经,量少,有疲血结块。
2.鲜益母草,捣烂,绞取汁,每次1小盏,加酒适量,暖过搅匀服之。功能活血散瘀。适用于妇女产后,恶露不下,小腹疼痛。
3.益母草50克,赤豆30克,加水700毫升,文火煎至250毫升,分2次温服。功能利水消肿。适用于急性肾炎,面浮肢肿。
成分与营养:含生物碱,其中有益母草碱、水苏碱、益母草定、益母草宁等3此外,还含苯甲酸、氯化钾、月桂酸、亚麻酸、油酸、甾醇、维生素A及精氨酸、水苏糖等。
益母草对多种动物子宫有明显兴奋作用,能增加收缩频率、幅度及紧张度。可增加实验动物的冠脉流量,减慢心率,改善微循环障碍,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大鼠心肌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对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各阶段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
文献摘要:
1.《本草汇言》:行血养血。行血而不伤新血,养血而不滞瘀血,诚为血家之圣药也。
2.《本草纲目》:活血破血,调经解毒。治胎漏产难,胎衣不下,血晕血风血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疳痢痔疾,打扑内损瘀血,大便小便不通。
益母草原名茺蔚,因擅于活血调经,能治妇女经胎产诸证,故有益母之称3近代用治肾炎水肿及冠心病、高血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