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系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层的可逆性慢性炎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男性患者两倍于女性。症状以鼻塞和多涕为最显著。鼻塞多为间歇性和交替性,白天、劳动或运动时鼻塞减轻;而夜间、静坐阅读或寒冷时鼻塞加重。侧卧时,多为下侧鼻腔阻塞,上侧鼻腔通气良好。多涕,常为粘液性,脓性多见于继发感染。鼻涕常向后流入咽部,患者常有抽吸性的咯“痰”。
本病病因主要有:(1)全身因素。全身性慢性病,如贫血、慢性肾炎;营养不良,如维生素A、B、C、D缺乏;内分泌失调,如甲状腺功能低下、鼻粘膜水肿;妊娠期、月经期、青春期鼻粘膜呈生理性充血、肿胀。(2)局部因素。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邻近病灶如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慢性增殖体炎等长期刺激的结果;鼻腔用药不当或为时过久,如长期滴用鼻炎净引起药物性鼻炎。(3)职业的环境因素。因吸入粉尘,如石灰、煤灰,以及刺激性化学气体长期刺激鼻粘膜而引起;在温度、湿度急剧变化的环境中工作,容易罹患本病。
检查下鼻甲粘膜肿胀、光滑、湿润、柔软有弹性,呈暗红色,对血管收缩剂很敏感,粘膜肿胀迅见收缩;总鼻道或下鼻道有粘性的丝状分泌物。根据症状及检查所见,本病诊断不难。
治疗原则为去除全身、局部及环境等方面的有关致病因素,锻炼身体,增强机体防御能力。如继发感染时,可用适当的抗菌素溶液滴鼻或雾化吸入疗法。改善鼻腔通气和引流,可用血管收缩剂1%呋喃西林麻黄素溶液滴鼻或穴位封闭,有一定疗效。
本病属于中医的“鼻窒”、“壅塞”等范畴。本病既可因于寒,也可因于热,两者均因伤于皮毛,肺气不利,壅塞鼻窍而为本病。临床治疗中不论属寒属热,应配合宣肺通窍,开发皮毛之剂。气虚之人,清阳之气无以上升鼻窍,亦为本病之原因。临床上肺气虚往往与肺寒同时共存,即现肺气虚寒之证。(张青)
1.慢性鼻炎汤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苏崇周
功能:
祛风清热,通利鼻窍。
主治:
慢性单纯性鼻炎。
组成:
苍耳子10克、白芷20克、葛根15克、麦冬2克、藁本10克、黄芩15克、薄荷10克,水煎服。
疗效:
治疗41例,治愈(自觉症状消失,下鼻甲不大)18例,显效(自觉症状基本消失,偶有鼻塞,下鼻甲不大)6例,好转(自觉症状仍有鼻塞,但较治疗前好,下鼻甲稍大)4例,无效13例。一般用药4天后即见效。
按语:
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肺气利则鼻窍通,嗅觉灵敏。方中苍耳子、白芷能通鼻窍;薄荷、葛根、藁本祛风止头痛,黄芩清热;麦冬养阴润肺。通过临床观察,本方对慢性单纯性鼻炎疗效明显,对慢性鼻窦炎及过敏性鼻炎也有一定疗效。
2.鼻炎方
来源: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
功能:
宣肺清热,通利鼻窍。
主治:
慢性鼻炎。
组成:
紫苏10克、杭菊10克、薄荷10克、苍耳子10克、辛夷10克、白芷10克、黄芩12克、石菖蒲12克、鱼腥草15克,水煎服。
疗效:
治疗40例,临床痊愈(症状消失,下鼻甲恢复正常)20例,占50%;显效(症状基本消失,下鼻甲明显缩小。)16例,占40%;无效4例。
按语:
《灵枢·脉度篇》说:“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肺气宣畅,则清窍通利。方中紫苏、杭菊、薄荷宣肺散热,苍耳子、辛夷、白芷通利鼻窍;黄芩、石菖蒲,鱼腥草清热通窍。全方合用对慢性鼻炎有显效。
3.鼻炎丸
来源:
吉林省吉林市第四医院李东园等
功能:
发表散风,清热解毒,宣肺通窍。
主治:
慢性鼻炎。
组成:
柴胡10克、薄荷10克、菊花10克、蔓荆子10克、防风10克、芥穗10克、黄芩10克、桔梗10克,川芎10克、白芷20克、枳壳10克、牛角100克、细辛5克、龙胆草5克、辛夷15克,共为细末,制成蜜丸,每丸重3.5克。日服2~3次,每次1~2丸。小儿酌减,孕妇慎服。
疗效:
治疗100例,治愈(自觉鼻塞解除,下鼻甲恢复正常)27例,有效(鼻阻塞好转,下鼻甲粘膜肿胀明显消退) 70例,无效3例。
按语:
慢性鼻炎系寒气侵袭,肺为风寒所伤,以致鼻塞不通,风寒伏郁化热,肺热内蕴,熏蒸鼻窍。治疗应以发表散风、清热解毒、宣肺通窍为原则。方以柴胡、防风、白芷等发表散风,治头痛、头胀,黄芩、牛角清热解毒;桔梗宣肺排脓;枳壳消肿、退粘膜肥厚;薄荷、龙胆草开窍,以利鼻腔通气。服药期间除少数病例出现不适感外,无其他不良反应。本方还用以治疗慢性鼻窦炎20例,疗效也很满意。
4.鼻渊合剂
来源:
江苏省南京化学工业公司医院潘嘉珑等
功能:
疏风清热,宣通鼻窍。
主治:
慢性鼻炎。
组成:
桑叶10克、薄荷10克、夏枯草10克、白芷6克、辛夷6克、苍耳子10克、芦根30克,水煎服。
加减:
鼻塞重者加菖蒲、路路通;兼有头痛者加龙胆草、蔓荆子。
疗效:
治疗145例,临床治愈(症状消失,鼻粘膜肿胀充血消退,3年内无复发)36例,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改善,鼻道无炎症分泌物)22例,有效(症状较治疗前减轻,鼻粘膜肿胀充血有所消退,炎症分泌物减少)54例,无效33例。总有效率为77%。服药最少6剂,最多110剂。
按语: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外感风热,或风寒之邪郁久化热,内犯于肺,以致肺失清肃,肺气不宣,邪毒停聚鼻窍所致。方中桑叶、薄荷、夏枯草疏风散热;白芷、辛夷、苍耳子祛风通窍;芦根清肺热之力较佳,兼有排脓作用。全方配伍,具有疏散风热,清火解毒,宣通鼻窍,排浊升清之功效。本方对急性鼻炎、鼻窦炎也有较好的疗效。
5.苍辛鱼芷汤
来源:
江苏省邳县中医院朱沛冉
功能:
疏风通窍。
主治:
慢性鼻炎。
组成:
苍耳子10克、辛夷7克、鱼腥草20克、白芷10克、防风10克、桔梗6克、川芎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
加减:
鼻流清涕、遇冷加重者加细辛、荆芥、桂枝;鼻涕色黄、量多加黄芩、连翘、桑白皮。
疗效:
治疗52例,服药5~10剂症状消失者23例,服药10~15剂症状消失者16例,服药15剂以上症状消失者6例,好转者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2%。
按语:
慢性鼻炎以寒证居多。外邪侵犯,风为先导,挟寒、挟热、挟燥入侵肺系,客于鼻窍,邪气壅滞,则鼻道不通。方中苍耳子、辛夷、白芷、防风为散风邪、通鼻窍主药;川芎上行头面助苍耳子,辛夷、白芷祛风之力;鱼腥草与桔梗相伍,清肺宣肺,肺气宣通,鼻窍自通。本方祛邪与通窍有机地结合于一体,相互为用,相得益彰。
6.麻苍芩方
来源:
湖卫
功能:
疏风宣肺通窍。
主治:
慢性鼻炎。
组成:
黄芩9克、苍耳子9克、鹅不食草9克、白芷9克、辛夷9克、薄荷4.5克、麻黄4.5克,水煎,加糖适量,成100毫升,为1日量,分3次饭后服用。
疗效:
治疗76例,总有效率95%。
按语:
本病由风邪外袭,肺气壅塞,鼻窍不利而成。方中麻黄、薄荷疏风宣肺;苍耳子、鹅不食草、辛夷、白芷散风通窍;黄芩清肺热。诸药合用,则肺气得宜,鼻窍得通。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7.苡仁防风汤
来源:
刘毅
功能:
祛风清热,通窍。
主治:
慢性鼻炎。
组成:
苡仁15克、防风3克、木瓜9克、桔梗3克、细辛1.5克、薄荷(后下)1.5克、银花9克,鱼腥草9克、地丁9克、蒲公英12克、赤芍9克、川芎4.5克,水煎服。
加减:
鼻塞重者加瓜蒌、皂角刺;口苦咽干加柴胡、龙胆草,花粉、沙参、麦冬。
疗效:
治疗388例,治愈(鼻塞,粘涕消失,鼻下甲肿退,色泽正常)253例,占65.2%,显效(鼻塞减轻,粘涕减少,鼻下甲略肿)115例,占29.6%;无效20例。总有效率94.8%。
按语:
本病属中医“鼻窒”范畴,多由风寒风热外袭,内犯于肺,留而不去,以致肺气不利,邪滞鼻窍所致。方中防风、薄荷、细辛祛风通窍;银花、地丁、蒲公英清热解毒;鱼腥草、桔梗宣肺排脓;苡仁、木瓜利水渗湿;川芎,赤芍活血消肿。
条目信息
1
摘自《中国秘方大全》
2
本条ID:11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