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慢性咳嗽辨治发微

名医简介

朱进忠(1933〜),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主任医师。

急性支气管炎在辨证时的重点是肺和全身的症状,脉舌仅居次要地位,但病程较久者则与此相反。其常采用的方法是:

1.咳嗽发生的季节:若春季发病者,多为风热。秋季发病者,多为燥邪。长夏发病者,多为湿邪。冬季发病者,多为风寒。

2.昼夜对咳嗽的影响:若夜间咳嗽严重,少痰者,为阴虚肺燥;痰多者,为寒饮蕴肺。

3.咳嗽与体位变化的关系:平卧咳嗽加重,坐起后咳嗽好转者,为痰饮射肺;平卧时咳嗽好转,坐起后咳嗽加重者为气虚。

4.全身症状:本病初起多兼表邪,其中冬季者多兼风寒,春季者多兼风热,秋季者多兼燥邪,临证当详细审察。

5.痰的特点:咳吐白色泡沫痰者,为寒饮蕴肺;咳吐少量粘痰者,为阴虚肺燥;咳吐黄痰者,为肺热壅郁。

若论治法,首先应注意以下原则:即

1.有表邪者,必须解表。

2.—定要分清病因、病位,再去处方用药。若全身酸痛,头晕头痛,鼻塞,咽干,咳嗽少痰者,可用桑菊饮加减(桑叶9g,菊花9g,蝉蜕9g,桔梗9g,连翘9g,紫菀9g,杏仁9g,甘草9g,竹叶6g)。恶寒身痛,咳嗽吐痰,脉浮紧者,可用麻黄汤加味(麻黄9g,桂枝9g,杏仁9g,紫菀9g,前胡9g,陈皮9g,冬花9g,甘草9g)。咳嗽鼻塞,脉浮者,可用止嗽散加减(荆芥10g,桔梗10g,百部10g,白前10g,紫菀10g,杏仁10g,陈皮10g,枳壳10g,甘草6g)。口鼻干燥,干咳无痰,身热,脉右大于左者,可用桑杏汤加减(桑叶10g,杏仁10g,麦冬10g,沙参10g,栀子10g,甘草6g)。咳嗽少痰,胸腹满胀,食欲不振,甚或呕吐,脉沉者,可用杏苏散加减(紫苏9g,厚朴9g,杏仁g,香附9g,紫菀9g,半夏9g,陈皮9g,前胡9g)。

以上治疗急性咳嗽大都应该2〜4剂即愈,若不愈者,治必有误,其因为何?宜求之于脉。若脉滑数,特别是寸脉滑数者,为痰热壅肺,可用清气化痰丸加减(制南星10g,半夏10g,橘红10g,杏仁10g,川贝10g,瓜蒌15g,黄芩10g,枳壳10g,干姜1g)。若脉濡者,为阴虚肺燥,可用加减麦冬门汤(麦冬10g,沙参10g,半夏10g,紫菀10g,桑皮10g,甘草6g,百部15g,竹叶10g,枇杷叶10g)。若脉弦者,为少阳枢机不利,可用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0g,半夏10g,黄芩10g,干姜3g,五味子10g,紫菀10g,丝瓜络10g)。

例如:赵某,男,51岁。反复咳嗽不愈1个多月。诊为支气管炎。予抗生素、急支糖浆、甘草片等,以及中药清热止嗽化痰之品,无效。察其脉弦细,口苦咽干,夜间咳剧,予小柴胡加减方4剂,愈。

邢某,女,42岁。咳嗽少痰2个多月。诊为支气管炎。前用抗生素、止咳剂等中、西药俱不效。察其脉濡,夜间咳甚,有时因咳嗽难于入睡,予加减麦冬汤6剂。愈。如采用上法仍无效者,恐非支气管炎病也,当详细追者,以免延误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的咳嗽在辨证的着重点上与急性支气管炎有很大不同,即慢性支气管炎辨证时的第一应是脉象,第脘腹腰背的症状。其常采用的方法是:

1.脉象:滑者,为痰热;细数者,为阴虚内热;虚大者,为气阴两虚,或气血两虚;弦者,为寒饮蕴郁或肝邪犯肺;沉者,为肝肺气郁;涩者,为阳虚或气滞血瘀;濡者,为气阴两虚夹湿痰,或为脾虚湿盛;虚者,为肺气虚或气阴俱虚。又当分寸关尺和左右手,若两寸滑者,为上焦之心肺痰热;若两关独滑者,为中焦脾胃痰热;若两尺脉独滑而数者,为下焦肾与膀胱的相火炽盛。若尺脉大而弦者,为肾阳亏损或阳虚寒饮上冲。若左脉大于右脉者,为肝邪犯肺;右脉大于左脉者,为气虚或气阴两虚。

2.昼夜改变与咳嗽的关系:若夜间咳嗽加重,咽干者,为阴虚肺燥;夜间平卧时突然咳嗽,坐起后咳嗽减轻者,为寒饮蕴郁;早晨起床时咳嗽严重者,为痰饮挟肝肺气郁;日晡时咳嗽加重者,为胃热,食积不化;中午咳嗽严重者,为心肝火旺;夜间睡觉中咳嗽者,为肾阴亏损。

3.季节:冬季咳嗽发作或咳嗽加剧者,为阴虚寒饮或气虚夹痰;夏季咳嗽发作或咳嗽加剧者,为阴虚燥痰或气阴两虚夹燥痰;四季均咳嗽者,为气阴两虚或阴阳俱虚。

4.痰:若白色泡沫痰者,为寒饮蕴肺;白色泡沫咯时胶粘难出者,为阴虚夹饮;白色透明粘硬呈现块状者,为阴虚燥痰;白色夹少许红色痰者,为寒饮伤及肺络;白色胶粘夹血丝者,为阴虚火旺。

5.全身症状:除应注意有无新感外邪外,还应注意与两个理论有直接关系的全身症状,即“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中的脾胃症状和“少阳属肾,肾上连肺”,中的肾和少阳问题,如腰痛、胸痛等。例如:柳某,男,42岁。咳嗽少痰,时轻时重近20年,近半年来尤为严重。诊为慢性支气管炎。细审前医所用之药除西药外,尚有中药清热化痰,养阴清肺,化饮止嗽等汤剂和丸剂、片剂、胶囊、口服液等,然始终未见其效。细询其证,经常干咳难止,有时接连咳嗽数十声才有少许粘而亮呈白色半透明的痰咯出,最近3个多月来,因上课时经常连续咳20多分钟才能讲第二句话而严重影响继续授课,为此不得不暂停讲课,偶因咳嗽时间长而腰痛,他无所苦,舌苔白,脉细缓尺脉稍大。综合脉证,思之,此燥痰证也,其本在肾,其末在肺。治以补肾化痰。

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甘草10g、熟地10g、当归10g。

服药4剂,咳嗽好转。继服10剂,愈。

孙某,男,55岁。咳嗽吐痰8年多。曾诊为慢性支气管炎。邀余诊视。细询其证,咳声重浊深沉,有时咳吐泡沫痰,有时咳吐黄稠痰,口苦口干,虽用各种抗生素,止咳化痰,以及中药等均无效。再询其所谓与咳嗽无关的诸证,云:有时手麻手憋胀,胃脘经常有痞满感,冬天则手足厥冷,夏季则手足心烦热。舌苔黄白,脉弦紧。综合脉证,诊为痰饮蕴郁中上二焦。为拟化饮止咳。

处方:

防己10g、桂枝10g、生石膏15g、党参10g、半夏10g、陈皮10g、紫菀10g、葶苈子3g。

服药4剂,咳嗽吐痰大减。继服20剂,愈。某医问:“此证余曾久用止咳化痰之剂无效,何也?又且此人久居国外,西药用之甚多亦不效,又何也?”余云:“《内经》有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此所以治咳而未效也。《金匮》有云: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木防己汤主之。”此所以治咳而不效者二也。医又问:“老师之言虽义理深刻,而余仍不明其理也?”余又云:“前医之治一者只治肺而未注意病位实际在中焦也,二者本病既然以膈间支饮为主,膈间支饮应治以何法,苦辛通降则可,而你所用诸方未注意升降也。”

郑某,男,54岁。咳嗽气短10个多月。曾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邀余诊视。询其咳嗽气短,有时因连续咳嗽而全身大汗,身热乏力,经常因连续咳嗽,说话过多不能连续下去,并全身汗出,作报告时不得不停顿一定的时间,为此不得不暂时休息住院治疗。至今虽已住院7个多月,然始终不见明显效果。细察其脉见弦大紧数,舌苔黄白厚腻。细询其加重与减轻的各种因素。云:劳累之后,感冒之后均使咳嗽加重,且其咳嗽尤以夜间与早晨为甚。余云:此病乃气阴俱虚为本,痰郁化热为标之证也。治宜补气养阴以培本,化痰清热以治标。并嘱云:只可服此药,不可配用任何中、西药饵。

处方:

黄芪15g、地骨皮10g、紫菀10g、党参10g、茯苓10g、柴胡10g、半夏10g、知母10g、生地10g、白芍10g、麦冬10g、肉桂10g、甘草10g。

服药4剂,咳嗽大减。患者云:你是我第一个遇见的直爽老头,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没有一个敢向我说只准服我的药,当我第一次见面即遇见你说了这一句话,我听后开始有点反感,可是后来我一想,或者可能是有把握,于是我就按照你的嘱咐没有应用任何其他药物,结果疗效很好。某人适在其侧云:过去一天用药均超过1百元,这次才用几元。余云:本病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证候,所谓复杂是:一既有虚,又有实。二既有寒,又有热。三既有此脏此腑之本病,又有彼脏彼腑的乘侮。对待这么复杂关系所造成的疾病必须认真地分析何者为标?何者为本?何者为主?何者为辅?主和辅各占多少比例。正如你们搞行政工作的人的一样,哪个管什么?哪个人应该管多大范围?各种人员管理范围的事情如何协调?必须都考虑到,否则管多了,管少了,协调不好,都作不好工作。然后再按分析的结果进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治好病。假若为了讨好患者,不是坚持科学的态度,那怎么能治好病呢?我认为你这病本身并不难治,难的是大夫的思想,难的是领导干部的特权思想。又服6剂,果愈。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咳喘肺胀卷》
2
本条ID:15228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