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痰浊血通为要,师法丹溪治痛风

名医简介

虞抟(1438〜1517),字天民,明代医家。

《内经》曰:诸风掉眩,强直支痛,里急筋缩,皆足厥阴风木之位,肝胆之气也。又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以冬遇此为骨痹,以春遇此为筋痹,以夏遇此为脉痹,以至阴(六月也)遇此为肌痹,以秋遇此为皮痹。夫古之所谓痛痹者,即今之痛风也。诸方书又谓之白虎历节风,以其走痛于四肢骨节,如虎咬之状,而以其名名之耳。丹溪曰:大率因血虚受热,其血已自沸腾,或加之以涉水受湿,热而得寒,污浊凝滞,不得运行,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治以辛温,监以辛凉,流散寒湿,开通郁结,使血行气和,更能慎口节欲,无有不安者也。

《内经》曰:脉涩而紧者痹。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则疼痛如掣。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痛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也。

寸口脉沉而弦,沉则主骨,弦则主筋,沉则为肾,弦则为肝,汗出入水中,因水伤心,历节痛而黄汗出,故曰历节风也。

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味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断泄,荣气不通,卫不独行,荣卫俱微,三焦无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变为历节风,疼痛不可屈伸。

丹溪曰:因湿痰浊血流注为病,以其在下焦道路远,非乌附气壮不能行,故用为引经。若以为主治之,非惟无益而有杀人之毒。此病必行气流湿舒风,导滞血,补新血,降阳升阴,治有先后,须明分肿与不肿可也。不可食肉,肉属阳,大能助火。素有火盛者,小水不能制,若食肉厚味,下有遗溺,上有痞闷,须将鱼腥、面酱、酒醋皆断去之,先以二陈汤加酒浸白芍药,少佐以黄连降心火,看作何应又为区处也。

大法用苍术、南星、川芎、白芷、当归、酒芩,在上者加羌活、桂枝、桔梗、威灵仙,在下者加牛膝、防己、木通、黄柏。

加味四物汤:治白虎历节风证。

本方加:桃仁(煮数次,去皮尖)、牛膝(酒浸)、陈皮、茯苓、甘草、白芷、草龙胆各等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去渣温服。如痛在上者属风,加羌活、桂枝、威灵仙。在下者属湿,加牛膝、防己、木通、黄柏。气虚者,加人参、白术、龟板。有痰者,加南星、半夏、生姜。血虚者,倍川归、川芎,佐以桃仁、红花,水煎服之。

因痰者,二陈汤加酒洗黄芩、羌活、苍术。

因湿者,用苍术、白术,佐以竹沥、姜汁及行气之药或曰:有湿郁而周身走痛,或关节间痛,遇阴寒即发,当作湿郁治(或用白术一味,酒煎服之,其痛立愈)。

肥人多是湿与痰饮流注经络(脉必滑),瘦人多是血虚与热(脉必涩)。

下部有湿肿痛,用防己、龙胆草、黄柏、知母,固是捷药。若肥人病此,宜苍术、白术、南星、滑石、茯苓之类;瘦人,宜用当归、红花、桃仁、牛膝、槟榔等药。

薄桂味淡者,能横行手臂,领南星、苍术等药至痛处。

威灵仙治上体痛风,人虚弱勿用。

一方治上中下痛风。

黄柏(酒炒)、苍术(米泔浸一二宿)、南星各二两、神曲(炒)、台芎各一两、防风、白芷、桃仁各五钱、威灵仙(酒炒)、桂枝(横行手臂)、羌活各二钱、草龙胆一钱五分、酒红花(五分)。

上为细末,神曲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腹服。

大羌活汤:治风湿相搏,肢节疼痛。

羌活、升麻各一钱、独活七分、苍术、防己、威灵仙、川归、白术、茯苓、泽泻各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空心温服。

四妙散:治走注疼痛。

威灵仙(酒浸焙干)五钱、羯羊角灰三钱、苍耳子一钱五分、白芥子一钱半(炒)。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匕,姜汤调下。

一方治饮酒湿痰痛风。

黄柏(酒炒)、威灵仙(酒炒)各五钱、苍术(米泔浸一宿)、羌活各三钱、甘草(炙)三钱、陈皮(去白)、芍药各一钱。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匕,生姜汤调下。

凡因久痢后,两脚酸软疼痛,或膝肿如鼓槌者,此亡阴也,宜以芎、归、熟地黄芩补血药治之自愈。挟气虚者,加参、芪。挟风湿者,加羌活、防风、白术之类。切不可纯作风治,反燥其血,终不能愈。

气血两虚,有痰浊阴火痛风。

人参、山药、海石、南星各一两、白术、熟地黄、黄柏(酒炒褐色)、龟板(酥炙)各二两、干姜(烧存性)、锁阳各五钱。

上为末,酒糊为丸服。

肢节肿痛,痛属火,肿属湿,兼受风寒而发动于经络之中,湿热流注于肢节之间而无已也。

麻黄(去根节)、赤芍药各一钱,防风、荆芥、羌活、独活、白芷、苍术、威灵仙、片芩(酒浸)、枳实、桔梗、葛根、川芎各五分、甘草、当归梢、升麻各三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服。下焦加酒黄柏,妇人加酒红花,肿多加槟榔、大腹皮、泽泻,更加没药一钱定痛尤妙。一云:脉涩数者有瘀血,宜用桃仁、红花、芎、归,加大黄微利之。

二妙散:治脚膝下焦湿热成痛。

黄柏(酒浸焙干)二两苍术,(米泔浸,春秋二宿,冬三宿,夏一宿)四两。

上为细末,沸汤入姜汁调服。或用蒸饼为丸,姜、盐汤送下。二味皆有雄壮之气,表实气实者加酒少许佐之,有气加气药,血虚加补血药,痛甚者加生姜汁热服。

潜行散用黄柏一味酒浸,曝干为细末,每服方寸匕,煎四物汤调下,治血虚阴火痛风药也,多服帖数取效。

手臂痛,是上焦湿痰,横行经络中作痛也。

半夏、酒芩、白术、南星、香附各一钱,陈皮、茯苓各五分、苍术一钱半、威灵仙三钱、甘草三分。

上细切,作一服,加生姜五片,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服。

加味二陈汤:治臂痛。

本方加酒芩、羌活、威灵仙,入姜水煎,食后温服。

一方治痛风神效。

赤芍药、青皮各一钱半、紫葳、台芎各七分半、威灵仙、木鳖子各一钱半、防风七分半、甘草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酒煎服之。

治妇人胸背胁走痛。

赤芍药一钱、桂枝、苍术各五分,香附炒、黄柏各一钱,甘草五分,威灵仙七钱半(酒拌湿炒)。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服。

治走注疼痛方:

威灵仙、苍术(米泔浸)、桂枝、川归(酒洗)、桃仁(去皮尖,炒)各一钱,生桃仁七个,甘草二钱,川芎一钱半。

上细切,作一服,加生姜五片,水二盏,煎至一盏,入童便、竹沥各半盏,再煎至一盏,热服。忌猪、羊、鸡肉,鱼腥、湿面。

定痛丸:治风湿一切痛。

乳香、没药、金星草、地龙(去土炒)、五灵脂、木鳖子(去壳)。

上各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温酒磨化下。或只作小丸,温酒送下亦可。

世欲有用草药而获速效者,如用石丝以为之君,过山龙等以为之佐,皆性热而燥者,不能养筋滋阴,但能燥湿病之浅者,湿痰得燥而开,瘀血得热而行,故有速效。若病之深而血少者,愈劫愈虚而病愈深矣,戒之戒之!

(以上丹溪方法凡二十六条)

黄芪酒(局方):治风寒湿痹,身体顽麻,皮肤燥痒,筋脉掣急,语言謇涩,手足不遂等证。

黄芪、防风、桂枝、天麻、萆薢、石斛、虎胫骨(酥炙)、白芍药、当归、云母粉、白术、茵芋叶、木香、仙灵脾、甘草、川续断各一两。

上细切,以生绢袋盛,用无灰好酒一斗,以磁罐浸之,包封罐口,勿令泄气,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每服一盏,温饮之,不拘时候。

独活寄生汤(局方):治肝肾虚弱,感冒风湿,致痿痹,两足缓纵,软弱不仁。方见腰痛门。

防风天麻散:治风湿麻痹,肢节走注疼痛,中风偏枯,或暴喑不语,内外风热壅滞昏眩。

防风、天麻、川芎、羌活、白芷、草乌头、白附子、荆芥穗、当归、甘草(炙)各五钱、白滑石二两。

上为细末,每服五分,加至一钱,热酒化蜜少许调下,觉药力运行微麻为度。或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半丸至一丸,热酒化下,白汤亦可。此药散郁开结,宣风通气之妙剂也。

舒筋汤(局方):治臂痛不能举,盖是气血凝滞经络不行所致。一名通气饮子,一名五痹汤,其效如神。

片子姜黄二钱、甘草(炙)、羌活各五分、海桐皮(去外皮)、当归(去头)、赤芍药、白术各一钱。

上细切,作一服,加生姜三片,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磨沉香水少许入内温服,凡腰已上痛食后,腰以下痛食前服。

祖传方

九藤酒:治远年痛风,及中风左瘫右痪,筋脉拘急,日夜作痛,叫呼不已等证,其功甚速。

青藤、钩藤、红藤(即理省藤也)、丁公藤(又名风藤)、桑络藤、菟丝藤(即无根藤)、天仙藤(即青木香也)、阴地蕨(名地茶,取根)各四两、忍冬藤、五味子藤(俗名红内消)各二两。

上细切,以无灰老酒一大斗,用磁罐一个盛酒,其药用真绵包裹,放酒中浸之,密封罐口,不可泄气,春秋七日,冬十日,夏五日,每服一盏,日三服,病在上食后及卧后服,病在下空心食前服。

加味三妙丸:治两足湿痹疼痛,或如火燎,从足跗热起,渐至腰胯,或麻痹痿软,皆是湿为病,此药主之。

苍术四两(米泔浸)、黄柏二两(酒浸日干)、川牛膝一两(去芦)、当归尾一两(酒洗)、川萆薢一两、防己一两、龟板(酥炙)一两。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姜盐汤下。

川木通汤

一男上四十岁,因感风湿,得白虎历节风证,遍身抽掣疼痛,足不能履地者三年,百方不效,身体羸瘦骨立,自分于死。一日梦与木通汤服愈,遂以四物汤加木通服,不效,后以木通二两锉细,长流水煎汁顿服。服后一时许,遍身痒甚,上体发红丹如小豆大粒,举家惊惶,随手没去,出汗至腰而止,上体不痛矣。次日又如前煎服,下体又发红丹,方出汗至足底,汗干后通身舒畅而无痛矣。一月后,人壮气复,步履如初。后以此法治数人皆验。故录于此,以示后学。

〔熏洗痛风法〕治手足冷痛如虎咬者。

用樟木屑一斗,以急流水一担熬沸,以樟木屑置于大桶内,桶边放一兀凳,用前沸汤泡之,桶内安一矮凳子,令人坐桶边,放一脚在内,外以草荐一领围之,勿令汤气入眼,恐坏眼,其功甚捷。

(《医学正传》)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痹症卷》
2
本条ID:15208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