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衰痰瘀,通补并用

名医简介

吴圣农(1914〜),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主任医师。

心阳不振,痰疼痹阻这类病人,一般都形体肥胖,过食厚味,嗜好烟酒,以致痰瘀聚积,脉络痹阻。临床可见心悸气短,脉沉细或滞迟,舌胖苔厚腻而灰白,表示寒湿痰瘀交结互阻,以致心阳不振,脉络瘀痹而不通则痛。临证常用桂枝、黑附块、瓜蒌、红花、枳壳、广郁金、降香、姜半夏、赤芍、当归、丹参、生山楂、广木香等温阳宣痹,化瘀散结,即使高血压者,亦不避忌。

例1刘某,男,48岁,住院号24613。

心前重压闷痛,下肢浮肿,有高血压史已3年,形体肥胖,面浮色苍,平卧气促,血压22.7/14.7kPa,脉沉细而不均,舌胖边有齿印及瘀斑,苔腻。心电图示:不完全左前束支传导阻滞和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眼底动脉硬化Ⅰ〜Ⅲ级。证属胸痹,痰浊瘀聚,心阳不振,脉络不利,而致血瘀气滞,湿郁痹阻。治当温心阳以通脉痹,化瘀浊而利水湿。

处方:

桂枝9g、降香6g、广木香6g、枳壳9g、瓜蒌皮15g、红花4.5g、当归12g、川芎9g、丹参15g、茯苓12g、泽泻15g。

此方加减治疗4周,心前区闷痛减轻,面足浮肿消失,但头胀痛不减,苔薄黄,脉细弦。原方酌加山楂15g,荷叶半张,苦丁茶12g,茺蔚子12g等,共治疗2月,体重由80.5kg减到71kg,血压、血脂降至正常。心向量检査左前束支阻滞消失而出院。5年后随访,病情稳定,并能从事一般劳动。

心脾阳虚,气血不足本证常见心中空虚,心前隐痛,时或心悸,胸闷太息,倦怠乏力,纳呆腹胀畏食,面色萎黄不华,苔薄白,舌淡而胖等。病由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或久病中气受戕,影响生化之源,而致气血两亏,心失所养则怔忡不宁,怵惕不安。常用党参、黄芪、白术、炙甘草、茯苓、山药、当归、白芍、远志、枣仁、蔻仁、仙鹤草等益气健脾,补血养心。

例2吴某,女,52岁,住院号48143。

频发胸前闷痛6年,心悸出汗肢冷,呕吐泛酸胃痛3小时而入院。心电图检査:心肌损害ST-T变化,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面色㿠白,脉濡细偶有结代,舌淡胖,苔薄腻。心脾阳虚,饮食不化而为痰浊,阴邪内盛则阳气益虚。治以通阳必先化浊,化浊必先运脾,运脾尤须益气。

处方:

炙黄芪12g、党参9g、白术9g、茯苓12g、当归12g、炙甘草6g、路路通9g、广木香6g、檀香1.5g、砂仁(后下)3g、谷芽12g。

投药7剂后,心悸脘痛、心前区闷痛均有好转,夜寐不甚安。原方去路路通、檀香、谷芽,加远志、山药、丹参,再进7剂。纳增神振,诸症渐消,继续巩固治疗一月。复査心电图,除部分ST-T段稍有低压外,余无异常。

心肾阳衰,气逆血郁症见胸闷心痛,气息喘促,动则尤甚,怔忡不宁,形寒肢冷,面色苍灰,面部虚浮,小便频数。脉沉细结代,舌淡、苔薄白。常用党参(红参)、炙黄芪、黑附块、葶苈子、五味子、煅龙牡、桂枝、炮姜、炙甘草、附桂八味丸等助阳纳气,敛阴养心。

例3俞某,男,52岁,住院号44095。

胸闷喘促,动则更甚,被诊断为冠心病已数月,阵发胸痛,肢冷汗出,小便淋漓。舌淡紫,苔薄白,脉细濡不均。心电图检査:左前束支传导阻滞,室性早搏。肾阳不足,上则心气不充而心脉不利,下则元气失纳而肺气难降,治节失司,则心血瘀滞。先宜救阳敛阴,用参附龙牡汤加减出入,以防阳亡阴竭之变。

处方:

党参30g、黄芪30g、黑附块15g、煅龙牡各30g、炙甘草6g、丹参20g、泽泻12g、五味子9g、局方黑锡丹(包)12g。

服药7剂后,肢温汗出,脉、舌无明显改变。原方出入,服14剂,胸闷十去五六。原方去附子、龙牡,加桂枝、淮小麦。又服半月,早搏消失,自觉无何不适,生活能自理而出院。

年高正虚,气弱血涩年高体衰以致气失鼓动之力,血失流行之常,形成气滞血瘀,症见神疲体倦,心悸失眠,闷痛短气,自汗盗汗,面色苍白,稍事活动则悸喘不支,脉细数而结代,舌胖尖红。常用炙黄芪、孩儿参(白参)、麦冬、当归、制黄精、生地、首乌、白芍、丹参、红花、炙甘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推行气血,濡养心脉。

例4刘某,女,70岁,住院号51258。

形羸,神情萎顿,心悸不宁,虚烦少眠,自汗阵阵,胸痛而闷,有高血压史10多年。舌紫红,脉沉细不均。心电图检査:心肌缺血。高年之体,气血两衰,故虚损与瘀滞并见。治以益气养阴为主,活血化瘀为辅。

处方:

炙黄芪15g、太子参30g、麦冬9g、生地15g、炙甘草6g、红花4.5g、丹参15g、赤白芍各12g。

另用生晒参6g,每日代茶。

治疗半月,诸症渐减,偶有心前闷痛,舌边有瘀点,原方加白术12g,失笑散12g,石菖蒲9g等治疗2月,胸闷心痛消失。心电图检査:心肌缺血改善。

心气不足,心脉不利心气不足,血运不畅,或痰湿内盛,心阳被遏,形成气滞血瘀而发生心悸闷痛。症见心前区闷塞,短气心痛,乍间乍甚,舌瘀甲紫,脉结代或细弱不匀。系本虚标实之证。常用桂枝、黄芪、附子、广木香、甘草、桃仁、赤芍、红花、丹参、郁金、降香等温阳补气,活血通络。

例5王某,女,55岁,住院号57535。

高血压史已13年,近日心前憋闷刺痛,四末不温,心悸自汗。面色苍灰,脉无力,舌淡青紫暗。血压22.7/12kPa,血脂偏高。心电图检査:房性早搏伴差异性传导,窦房阻滞,结性逸搏。曾用脉安冲剂、苏冰滴丸、丹参等药,病情反复,近日加重而住院,予以温阳补气,活血通络。

处方:

川桂枝6g、川郁金9g、降香3g、丹参15g、红花6g、白芍12g、生黄芪20g、朱远志4.5g、紫石英(先入)30g、另服红参6g、代茶。

服药10剂后,闷痛肢冷汗出等日渐减轻;但仍脉细、舌淡青、洒洒恶寒。原方去川郁金、白芍、红花,加当归12g,黑附块9g,炙甘草9g。治疗1月余,自觉症状基本消失。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乃带药出院。

心阴不足,肝阳上亢情志内伤,气郁化火,而致心肝阴虚,虚火内扰,阴不制阳,头晕目眩,急躁易怒,心悸烦闷,心前阵发刺痛,夜寐烘热盗汗,口干咽燥,颧红目胀涩,便坚溲赤,舌红少津,苔薄黄,脉弦细数。常用生地、赤白芍、甘杞子、黄精、远志、怀牛膝、黄柏、生石决、生首乌、青黛拌黑栀、益元散等,滋阴潜阳,清肝泻火。

例6龚某,女,48岁,住院号34906。

有高血压病史近10年,6年前患脑血栓而右半身瘫痪,近期胸前闷痛或伴有放射性肩背部隐痛,口干苦,心悸烦热盗汗,寐不安卧,大便难,尿灼热。脉细弦,舌红苔薄黄。心肝之阴不足,则阳亢火盛,诸症蜂起。治予养阴泻火,使相火不燔则心神自安。

处方:

生地12g、甘杞子9g、制黄精12g、制首乌12g、怀牛膝12g、知柏各9g、生牡蛎(先入)30g、朱远志4.5g、益母草15g。

服药7剂后,除口苦心悸、夜寐不安外,余症皆减。原方去知柏、益母草,加麦冬9g,磁朱丸(先入)12g。又进14剂,心胸闷痛消失,口干烦热盗汗时轻时重,仍是阴不足而阳有余,守育阴潜阳,安神宁志为法,续治40天,除自感烦热外,均明显好转而出院。

吴氏认为:对胸痹心痛古人责之痰瘀,实是脾肾阳虚,肾阳虚则心气不足,同时脾失温煦,脾阳虚则痰浊从而滞聚。所以,痰瘀乃其病理产物。吴氏指出:仲景论胸痹心痛,脉见阳微阴弦,责其极虚,是有道理的。故其治疗心痛的原则以温阳益气或滋阴养血为主;化瘀通络为辅。或先补后通,或先通后补。用药则温不辛散,补不腻滞。可见吴氏治疗本病的指导思想,是本虚标实,以阳虚为主,常用黄芪合桂枝补气以通络祛瘀,散寒宣痹。严重者桂、附、干姜同用,佐以白术、甘草、山药健脾化湿以杜痰湿之本。

偏阴虚者常以太子参、当归配黄精、麦冬、阿胶等益气滋阴。同时在各类病人中,常配以丹参、红花、茺蔚子、益母草等活血化瘀,潜阳通络,常起到相辅作用。

(毛月雨、徐正福 整理)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胸痹心痛卷》
2
本条ID:15204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