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热淋证,必用土茯苓

名医简介

吴涵冰(1926〜),大连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

余在临床,对妇女淋证,土茯苓为所必用。盖土茯苓甘淡平而无毒,功能解毒除湿去热,搜剔湿热蕴毒,渗利下导。淋证时湿热邪毒蕴结于下焦,以土茯苓清化之甚宜,入汤剂用量在30〜50g,量少不效。

《本草从新》云:“肝肾阴亏者不服”,防伤阴也,其实按证佐以育阴之品,则不必顾忌于此。

实验证明,本品有抑制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作用。此外,并有消除尿蛋白作用。

急性期,以清利下焦膀胱湿热为常法,余所用主方为土茯苓、木通、萹蓄、车前、公英、滑石、甘草梢、酒大黄、灯芯草。治疗时,除利尿外,要用酒大黄,使瘀热下行,从两路驱邪外出,以求及时根治。其证见有脓球,体温升高身热者,加用金银花、败酱草之类,以清热解毒,2〜3剂可得下热,不必用石膏也。其有寒热往来,邪犯少阳胆经者,加用柴胡、黄芩治之。

病有反复发作者,除劳累、情志失调外,多为房事不节所致。除渗湿解毒外,原方出入,加用知母、黄柏、山萸肉等。心火盛者,选用莲子心、菖蒲、远志、柏子仁。

临诊时,常见在急性期时用抗生素后,热退症减,但迁延不愈。虽热不显,但湿热尚存,仍以渗湿解毒通利为法,加用苦平之萆薢以佐土茯苓,药量15g以下少效。

慢性者浮肿,气坠下陷,小腹不适,当温运坤土以去湿浊,泻阴火而清浮阳,加芪、柴、升、党、知、柏等。

淋久由腑及脏,证见伤及肾阴或损及肾阳者,当图育阴清化,通阳渗湿,而益肾化浊。于熟地、茯苓、山萸肉之外,前者加知柏,二至、泽泻;后者加用补骨脂、菟丝子、韭子等味。脾肾两虚,自当脾肾两补。

慢性证见面色㿠白,气血不充,腹软无力或兼见月事不调,余每用养血化湿之当归芍药散治之。

土茯苓渗湿解毒,通用淋证各期。另在迁延期、慢性期适当选用冬瓜仁,一能利水,一能缓解盆腔之郁血,尿涩而小腹不适可用,用量为25g。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淋证癃闭卷》
2
本条ID:15197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