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疏经活血汤应用心得

名医简介

杨友鹤(1910〜),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疏经活血汤系由家父所传,加之本人多年治痹经验总结而得,验之临床,每获良效。

风寒湿三气得气血之虚,乘袭人体,闭阻经络,阻滞气血而发为痹。故治痹之法,不离调理气血,通经活络。气血调和,经络通畅,何痹之有?在遣方用药之时,要刻刻不忘这一准则,常选用炒川芎、当归、桃仁、红花等配伍入药,调和气血,通经和络。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常缠绵数年而不愈,最为棘手。风性善行而数变,寒性收引而凝滞,发为痹证,皆为帮凶。而为罪魁者,乃湿气也。湿性重着而粘滞,其发为痹,沉着麻木,痹而不仁。蕴而化热,则发为湿热,其病处红肿热痛,焮焮然不可收拾。更与风寒结党,游走周身,涩滞经脉,疼痛难忍。治痹第一要着,首攻其湿。湿气除,风寒随之而消,虽沉年顽疴,应手而除。祛湿之法甚多,个人体会,祛湿不但要宣肺健脾,疏浚三焦,同时还要谨记祛风之品可以胜湿。常选用酒胆草、羌活、防风之属配伍入药。胆草以酒制之,不但除其寒性,更妙之处乃以酒通经,引药入络,祛在里之湿也。

人以气血为贵,气行则血行,气耗则血停。医之为医,治病除疾,善保气血者为良。治痹之法,何尝背此?既要善通经络,祛风除湿,又须防范伤气耗血,以劫真元。百般调养尤恐不足,若耗而又伤,岂可收效?搜剔之品治痹不宜,其类多虫,辛燥动血耗气,弊多于利。不若用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等制之以酒,既养血活血,又入络除疾。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盛者为行痹,以风能行气,故游走不定。寒气盛者为痛痹,以寒能阻塞血脉,故凝结不通。湿气盛者为着痹,以湿能淫物,故沉着酸楚,困软无力。尚有素体阴虚阳盛,蕴湿化热而为热痹。总之,痹之为病,不可概而论之,在治痹时,常守自拟疏经活血汤灵活变通。基本方:

生地15g、当归15g、生白术15g、红花10g、桃仁10g、炒川芎10g、羌活6g、防风6g、桑枝20〜30g为引。

变通法:上肢、下肢关节疼痛,酸沉者,重用羌活、防风。上肢轻、下肢重,或仅下肢痛者去防风,加怀牛膝。沉困较甚加茯苓30g,威灵仙15g,腰疼加熟地、川断。

苏某,女,34岁,工人,1981年11月24日来诊。

自述四肢酸楚疼痛,手指肿痛较甚。某医院检查血沉12mm/第1小时,抗“O”500单位,诊为关节炎已3个月,经中西医治疗无效,并有心脏病,心肌缺血,故来求诊。症见两手指关节红肿疼痛,下肢痛不能屈伸,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紧而滑。认为风寒湿侵袭经脉,经络凝结,气血不通,故肿胀而痛。治宜消风散寒,佐以除湿活血治之。以自拟疏经活血汤加减。药用:

当归15g、炒川芎10g、生白术15g、红花10g、桃仁10g、酒胆草15g、怀牛膝15g、炮姜6g、威灵仙9g、羌活10g、生地15g、桑枝20g。

该人来诊共7次,共服药20剂,均以上方为主灵活加减,药物加焦三仙、片姜黄等,痛止肿消,精神饮食好,随访5年,未见复发。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痹症卷》
2
本条ID:15189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