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汪履秋(1919〜),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临床家。病理关键风湿痰瘀痹阻
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关节肿痛、强直、畸形和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当属于中医痹证中之顽痹。其形成内因气血不足,肝肾亏虚,外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内外之因相合就会导致本病的发生。其病理变化主要是风湿痰瘀痹阻经脉。病初主要是风湿入络,阻滞不通,不通则痛,因病邪性质,素体偏盛的不同,又有风寒湿与风湿热之分。病久风湿痹阻络脉,气血津液运行受阻,或因正虚,气血津液运行迟涩,又可形成痰瘀痹阻。由于本病大多病程较长,往往是外袭之风湿未去,内生之痰瘀又生,从而形成风湿入络,痰瘀痹阻的病理变化。
治疗重点祛邪通络止痛
由于本病的病理性质属实,主要病理变化是邪阻络脉,故治疗必须以通络止痛为其原则,邪气一去,络脉舒通,痹痛自可缓解。补益之品不宜过早投施,以免邪恋不去,病程缠绵。
祛邪主要有散外邪与祛内邪,散外邪主要是祛风散寒,除湿清热,但风为百病之长,六淫之首,外邪致病多以风邪为主,每夹寒、湿、热等其他病邪,故当以疏风散邪为先。又湿为阴邪,其性重浊凝滞。湿邪偏盛易痹阻络脉,故湿邪的宣化也非常重要。同时再区别寒热之偏盛,分别予以温经散寒或清热通络。祛内邪主要是化痰祛瘀,特别是活血化瘀对本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若病变日久,气血亏损,肝肾不足,且因正虚不能抗邪,风寒湿热邪往往稽留关节经络,进一步还可影响气血津液的运行,形成痰瘀痹阻,因此,在扶正的同时,亦不可忽视祛邪,仍需配用搜风散寒,除湿通络,化痰祛瘀等法以标本兼顾。
由于本病的病理特点是风湿痰瘀,痹阻络脉,故疏风宣湿,化痰祛瘀为临床常用大法。常以丹溪上中下通用痛风方为基础之方,该方由苍术、黄柏、防己、川芎、羌活、白芷、威灵仙、桂枝、南星、桃仁、红花、龙胆草、神曲13味组成,方中苍术、黄柏清热燥湿;防己除湿行水;羌活、威灵仙祛百节之风;桂枝横行手臂,温经通络;白芷祛骨间之风;川芎行血中之气;桃仁、红花活血行瘀;南星祛经络骨节之痰;龙胆草泻肝经之火;神曲理中焦脾胃之气。纵观全方,既能散风邪于上,又能泻热渗湿于下,还可以活血燥痰,消滞和中,所以对上中下之痹痛均可使用。本方功效重在祛风湿,化痰瘀,颇合本病之病理特点,故常以此方加减治疗本病,每每效验。曾对20例病例做过临床小结,结果近期控制6例,显效8例,好转5例。无变化1例,有效率达95%(《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3:(4):18)。
临床具体应用时,可根据寒热虚实的变化随证加减。若骨节疼痛,剧烈难忍,遇寒痛增,苔薄白,脉沉弦者,属寒湿偏盛,则合麻黄加术汤、桂枝附子汤疏风散寒宣湿,重用麻黄、桂枝,再加熟附子、制川草乌、细辛等;若关节红肿灼热,苔黄腻,脉滑数,湿热较著者,宜合人四妙丸;清热除湿,可加牛膝、苡仁、虎杖之类;壮热烦渴者,还可合用白虎桂枝汤,加用石膏、知母、忍冬藤等清热之品;寒热夹杂者,以桂枝芍药知母汤寒热并投较为适宜。风邪偏盛,疼痛游走者,重用防风、威灵仙,加钻地风、海风藤等;湿邪偏盛,漫肿麻木者,重用苍术、羌活,加萆薢、木瓜、苡仁、晚蚕砂等。肢体肿胀难忍,还可加木香、槟榔等以理气宣痹。病久血虚面萎,合四物汤养血活血,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肝肾不足,腰膝酸软者,改投独活寄生汤或三痹汤虚实并治。阳虚有寒者,又可参入补火温阳之品,如鹿角片、仙灵脾等,以增强温经散寒之力。脾虚湿盛者,注意补气健脾,运化水湿,重用苍术,酌加苡仁、茯苓、扁豆等。
临床用药注重温散走窜
痹痛的形成主要是邪气阻滞,络脉不通,故在临床处方用药时,尤其要注意温散走窜,以加强疗效。本病就临床所见,寒证多于热证,正如《景岳全书·风痹》所云:
“热多者是阳证,无热者便是阴证。然痹本阴邪,故惟寒者多而热者少也。”且寒主收引,湿性粘滞,寒湿之邪易于阻滞络脉,而温散之品既能祛寒除湿,又能宣通经络,一般可用麻黄、桂枝温散发表,使邪从表解。病变顽固者,则非大辛大热之乌附难以取效。临证体会,麻黄对本病作用强,《药性论》曾指出:“麻黄治身上毒风顽痹,皮肉不仁”。仲景治痹的麻黄加术汤、麻杏苡甘汤、赵婢加术汤等方中,均以麻黄为主药。一般用量宜偏大,可用至10〜15g。熟附子治本病疗效也较好,《本草备要》认为:“附子补肾命门,逐风寒湿。”其作用往往甚于制川草乌,临床上不少病人一旦停用熟附子,疼痛旋即加剧。此外,对于即使属于热痹的患者,在疏风清热的同时,也常配伍麻黄或熟附子等同用,以增强宣痹通络之功。
病变日久,邪伏较深,则又当配入虫类搜风剔络之品,前人所谓“风邪深入骨骱,如油入面,非用虫蚁搜剔不克。”临床常用地龙、露蜂房、乌梢蛇、全蝎、蜈蚣等,其中尤以全蝎、蜈蚣的功效见长,不过此类药物若过剂久服则有破气耗血伤阴之虞,必须注意“衰其大半而止。”另外,枝、藤、节类药物有舒经通络之功,临床配合选用可引经达节。常用药物有桑枝、柳枝、桂枝、海风藤、络石藤、鸡血藤、天仙藤、青风藤、油松节等,结合药性的偏寒、偏热随证选用,效果更佳。此外,雷公藤祛风湿能力较强,现代研究认为该药能抑制机体的变态反应,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临床常用为辨病用药,一般日用量以10〜20g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