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王正公(1912〜1991),原上海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临床所见急性肝炎以湿热见证为多。若迁延日久,则湿困脾土而致阳气受损;或见热郁化火灼伤阴液,导致血热而瘀阻肝络;内伏之蕴热不得外泄,必然伤及肝肾之阴。清肝汤即据此拟制,疗效颇著。方剂组成:
全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行血,辛凉透达,滋阴外托之功。方中生地养肝血,清血热;白芍滋肝液,敛肝阳;赤芍泄肝热,破血痹;滁菊疏风散热,伍山羊角降肝火,熄肝风;水牛角性走散,入心肝胃经清热解毒,消瘀血,治发黄;茅根入血分凉血利尿,引热下行,使邪热有所出路;丹皮属血分药,辛苦微寒,既清肝中伏火又清肾中相火,清瘀血,除癥坚而无伤正败胃之弊;银翘属气分药,辛凉轻清,宣透诸经郁火。对邪热郁伏,血热血瘀,阴液耗伤之迁慢肝炎是一张有效的方剂。
其适应症是:迁慢性肝炎而见胁痛脘胀,面色晦涩黧黑,唇色深褐,午后低热,甚则瘀斑、癥块等,而以脉象细弦、滑或沉而有力,舌质偏红、黯紫,苔黄薄腻,津少为其必具之指征。
在处理邪正虚实关系上,应十分重视清热解毒,透络化瘀,当迁慢性肝炎出现热郁伤阴时,不能仅持滋阴凉血为治。肝病之虚,是因病致虚,非因虚致病。泄其热毒,正为救其阴液,邪去则正复,瘀去则新生,所谓“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在药物的配伍及剂量加减上,着眼于清泄肝热,透邪化瘀为主。见热毒旺盛者,重用水牛角、丹皮、连翘、银花、菊花,以清热解毒为先,或加用龟板以制其炎上之火。如见肝阴耗伤,血瘀络脉,则重用生地、丹参、鳖甲、桃仁、赤白芍,以滋肝液,清肝热,活血软坚。如肝郁气滞,络脉痹阻而胁痛显著,则加用川楝子、延胡索、郁金、香附,甚者用失笑散。如兼见脾困湿阻者,去菊花而加用茯苓、薏仁、泽泻。
此外要重视中州脾胃之气。应用上述方药时,常配伍党参、木香、佛手、谷芽、麦芽。党参益中气而生津,木香、佛手理气而不香燥,谷芽养胃阴,麦芽助运化。但需注意清泄寒润之药,久服必伤脾胃中州之气,何况迁慢肝多体虚标实,治肝病必顾及脾胃之运化,才能收效。
例1陈某,女,27岁,工人。1977年11月8日初诊。
1975年3月妊娠期患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反复发作两年多,谷丙转氨酶波动于66〜118u之间,曾服垂盆草冲剂、五味子粉等。第三次发作时接受中西药治疗。出院诊断:迁肝活动期。患者自觉四肢乏力,脘腹胀痛连及右胁,口干烦热,大便秘结,经行量多,色紫有块,历次发病颜面暗褐色斑点明显增多,呈绿豆样大小簇集于前额两颧部,面色萎黄而晦滞,脉沉弦带数,重按不衰,舌质偏红少津。肝热内炽,耗液灼阴,瘀热郁于络脉,上蒸于颜面。治当清热解毒,宜调气血,透发肝经之蕴热。处方:
上方服3剂时,自觉口中热气上腾,唇部热疮遍发,守服原方7剂之后,烦热大减,口疮渐消。20剂后大便转爽,面部斑点消退大半,色泽转为淡黄,服30g、后,复查肝功能两次均为正常,唯觉口干,月经量多,脉细弦,舌偏红,再予前方去木香、佛手、香附,加入川石斛、生首乌、川楝子,继进21剂。随访3年,自觉症状消失,肝功能定期复查未见异常。
例2顾某,男,34岁。1977年12月27日初诊。
患者于17年前因感疲倦乏力而进行肝功能检查,发现轻度异常:锌浊度13u;体检:肝肋下2cm,质地偏硬,脾肋下触及。以往无疫水接触史。长期应用西药治疗,肝功能损害未见好转。去年6月因父亲病故,悲伤劳顿过度,病情增剧,血检:锌浊度19u;蛋白电泳:白蛋白0.49,γ球蛋白0.268。临床诊断:慢肝;早期肝硬化。刻诊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纳后饱胀,肝区胀痛,小便短赤,脉弦滑数,苔净舌红。肝经郁热内炽,热灼伤阴,血瘀络脉,不通则痛;脾受其累,健运失常。治宜清热解毒,行瘀通络为主,略佐益气健脾之品。处方:
服上方15剂后,食欲增加,精神略振,锌浊度降至13u。仍守原治,药用川石斛、当归、郁金、泽泻、薏仁、茵陈、青蒿、山栀等。服至1978年8月11日,纳后饱胀已除,肝区胀痛消失,全身情况日渐好转,脉象由弦数转弦缓,肝功能复查:锌浊度10u,蛋白电泳;白蛋白0.57,γ球蛋白0.20。后多次复查,均在正常范围内。
以上两例病基本相同,而兼症各异。陈案兼有肝失疏泄气机阻遏,伏热聚结皮肤发为暗褐色斑点,故以甘寒、咸寒与辛平苦温合化,清透之中佐以宣通。初服3剂,口唇热疮满布,内郁之热毒有外越之机,故除木香、香附、佛手,加入石斛、首乌,养胃阴益肝肾,佐川楝子入肝胆以疏泄余邪而奏其功。顾案主要病机是,湿热邪毒,郁阻肝胆,血瘀络脉,为癥瘕之前期,故于清热解毒中佐桃仁、鳖甲以行血透络,软坚消结。以上两案均加用党参,但用意微有不同:前者稍佐党参9g,乃恐阴药久服孤阳不生,合以温药使阳生阴长之义;后者重用党参15g,配茯苓、米仁、麦芽以健脾利湿,使中州脾胃之气旺盛,则肝损易复。
(蔡沛源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