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泄湿热,养阴实脾

名医简介

蒋士英(1918〜),浙江中医学院教授。

慢性肝炎多因病毒性肝炎失治、误治或反复发作,逐步演变而成。病程缠绵,症情复杂;部分病人后期亦可出现肝硬化、腹水等症状。因此在辨证审因的基础上,应当抓住湿热这个特异性的致病原;针对“湿热交滞,痼结不解,淹粘难化”的病理特点,辨证立法施药。

根据“久病必虚”的理论,当以扶正为主,但又不能舍湿热之因而治。临床上如何解决扶正不留邪,攻邪不伤正;柔肝滋阴又不呆脾助湿,疏化理气又不伤本;如何柔肝、养肝、疏肝,均颇为棘手。如木郁致气滞,中焦斡旋之气机失利;肝体阴而用阳,故慢性肝炎后期均为阴虚,肝血不能荣养,肝细胞受损,免疫功能降低。气滞日久,血行不畅,肝络成瘀,局部肝组织硬化则见两胁胀闷,隐痛刺痛。阴虚又易于生内热,相火浮动,男子多有遗滑早泄之症;内热与脾湿相合,中焦气机运行失畅,湿热壅滞伏结,可使病情反复,故治疗上必须辨审得当。疏利透达,清化湿热是针对湿热之邪;滋阴柔肝,调养荣血,培补肝阴是针对机体之本。而“肝病实脾”又是治疗上的一个重要法则。

常见证型

1.湿热留滞肝病日久,因治疗不得当,致湿热之邪留恋不去;病至后期,虽肝功能属正常范围,但尚有湿热留滞。症见四肢倦怠乏力,胃纳不振,肝区疼痛,小便黄,脉濡弦,苔厚腻。转氨酶增高等。湿热酿痰而壅盛于上者,治拟清化痰热为主,用《千金》苇茎汤,桃仁易以杏仁。此为宣肺要药。因痰湿同病,故绵茵陈、地耳草、焦山栀、蒲公英、虎杖根等均宜加入。湿重于热的治拟芳香化浊,以藿、朴、蔻、佩为主(川朴虑其破气太甚,故以川朴花较稳妥)。凡湿重者,必有脘腹胀气,故广木香、广郁金、制香附为必用之药。见下肢酸楚者,加怀牛膝、宣木瓜、晚蚕砂;胃纳呆钝者,加山楂炭、焦谷麦芽、焦六曲;肝区疼者,加玄胡、川楝子,重用广郁金;湿重者,宜利小便,多用车前子、茯苓、碧玉散、六一散、泽泻。

2.肝胃不和主症:肝区隐痛,脘腹作胀,胃纳不佳,大便溏,脉弦、苔薄白。治宜舒肝和胃。药物:制香附、广木香、广郁金、炒冬术、枳壳、黄精、板蓝根、生白芍、绵茵陈、虎杖根、怀牛膝、生薏米、生甘草。

此为肝气犯胃,肝胃不和。此时,不应遽进补剂,宜疏肝和胃为先。板蓝根、绵茵陈、虎杖根、生苡仁等化湿解毒,枳壳配白术,即枳术丸,一补一消,生白芍为柔肝止痛要药,陈士铎认为“平肝之药,舍白芍无第二药可代”。又云:“胁痛不平肝,总非治法”。与甘草同用,名芍药甘草汤。甘草能缓肝急,即所以止肝痛,香附、木香、郁金即辛以散之之义。尤其是郁金,有疏肝理气,活血凉血作用,并有止痛功能,为治乙肝要药。若肝气郁结太甚,肝区疼痛较剧,可增人元胡、青皮等,以其有疏肝行气散滞之功。本法辛香药较多,有损肝阴,须重用生白芍、黄精制约之。

3.中虚气滞主症:体乏神疲,胃纳不香,多食脘胀,肝区遇累隐痛,大便溏薄,脉小弦、苔薄腻,舌质较淡。治宜健中理气。药用:太子参、炒冬术、茯苓、制香附、木香、广郁金、生白芍、绵茵陈、虎杖根、生薏米、板蓝根、生甘草。

本法即实脾之法,以四君子汤加薏米以健中州(实脾),脾喜温燥,故以木香、香附等以理气醒脾,茵陈、虎杖根、板蓝根清热解毒活血;若苔腻浊,加藿香、佩兰、川朴花芳香化浊;苔黄腻加芦根、冬瓜子、黄芩等清化湿热。

4.肝肾阴亏主症:肝区隐痛,肢酸腰脊疼痛,手足心热,或午后微热,头晕体乏,口干不喜饮,脉小数,舌红少苔。治宜滋养肝肾。药用可选用六味地黄汤、一贯煎加减。

由于患者阴液素亏,或误用温燥药所致。肝体阴而用阳,全赖肾水以濡之。肝因“外邪”而受损,肝阴被劫。肾水者,天真之水也,肾水亏损,实难骤复,故非短期内可解除症状,舌红最难消退,须叠进大剂滋养肝肾。肾水逐渐恢复。本证须重用黄精,因其有滋养阴液之功。

5.久病入络,络阻血瘀:症见肝区刺痛或窜痛,如连及右胁及肩背,面色晦滞,口唇及舌两边紫,肝脾肿大,脉弦。治拟桃红四物汤加减,其中川芎一味对衄血者禁用,肝区刺痛加鳖甲、牡蛎、焦山楂,刺痛严重者加莪术,体弱者同用黄芪。

治法用药

慢性肝炎的治疗,在临床上要抓住“湿热”这一特异性的致病原,治法上以清化或透化湿热为重点,两者均要注意芳香化浊,茵陈、虎杖根、蒲公英等清化湿热药的应用,要贯穿始终。生苡仁以其健脾利湿之功能,疗效卓著。若蛋白倒置,除用四君子加归芍外,每令人以生苡仁、红枣于日晡后啖之。红枣与于术同用,对改变蛋白倒置有一定疗效。

青中年肝肾阴亏者,每多遗滑早泄,当重用炒黄柏。据情况还可用水陆二仙丹加莲须。心肾不交而失眠者以坎离丹为主加入酸枣仁。肝区刺痛者,用参三七粉研吞,既能止肝痛,又有降酶作用。

乙肝,如谷丙转氨酶增高,可在上述各型中加入茵陈、虎杖根、田基黄、贯众等以降酶。硫酸锌浊度高者,加银花、甘菊以降浊。临床中发现,锌浊度有高达26u以上者,用上药加入相应的方中,浊度能迅速地下降。

阴亏病人,每伴见齿衄、鼻衄,宜加仙鹤草、女贞子、旱莲草、生地炭、白茅根、丹皮炭等养肝凉血。

肝区隐痛或疼痛,在相应药中加香附、郁金、生白芍、玄胡等以缓解疼痛。肝阴虚者,辛香药宜少用,宜用白芍、生草、郁金等。肝区刺痛,为肝络瘀阻,宜活血理气,加参三七粉3g吞服,此药不但能止痛止血,且有降酶功能。

肢酸用桑枝、桑寄生、怀牛膝、木瓜等,有一定效果。

乙肝用药,以辨证为主,不能依照药理实验作根据。如黄芪,据药理实验,不仅能增强巨噬细胞功能,且能增强特异性免疫反应,提高T细胞功能,促进周围血白细胞诱生干扰素的能力。在临床中,凡湿热未净,苔腻、脘胀等,用黄芪则体乏更甚,脘胀愈剧。因此,处方用药,不能凭药理实验为依据,应以辨证为主。

辨柴胡,每用以治肝炎胁痛,但不能一见胁痛,概用柴胡,凡肝阴虚者禁用。

此外,还须注意生活调养。(1)须适当休息。如活动过剧,每导致症状复发。宜心情开朗,精神愉快,作适当的活动,如广播操、散步等,并节制房事。(2)注意饮食。过食高蛋白、高糖,对患者并非有益。特别是鸡肉,应绝对禁止。临证见到肝炎已愈,因食鸡而症状复作。据本草论述,鸡属巽木,木能动风,且鸡性热,肝为风木之脏,最易动风。故宜忌食。(3)预防感冒。乙肝在恢复期,若患感冒者,经肝功能复查,绝大多数可见异常。故须预防。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黄疸胁痛臌胀卷》
2
本条ID:15166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