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土敛火止鼻衄

名医简介

夏德馨(1122〜1185),上海已故名医。

鼻衄乃血液不循常道,上溢于清道鼻窍而出者。是症之因,不外外感时邪或内伤劳倦所致。然责之于热者为衄之常,责之于寒者为赃之变;同一衄血却有阴阳寒热虚实之异,临床须详察其证。

气虚挟寒致衄者,临床屡见不鲜,却为医家所忽视,往往一见血证,动手便责之于热,妄用苦寒泻火,虚其所虚,更伤脾胃正气,必生变端。五脏气虚中以脾土为主,丹溪有云:“中温则血自归经矣,切不可投苦寒之剂。”张石顽亦云:“人身脾土中火,以甘温养其火,而火自退。”历代医家论治阳衰致衄甚多,其因不外饮食不节或劳倦内伤,致使脾胃中气不足,阴火乘虚窃发,谷气不升,阳气不降,不循常度浮越于上,便能致衄。此气虚挟寒或阳虚不能制阴,阴阳不相为守,血妄动致衄者,必有寒冷之症状可资辨证,盖“阳虚阴必走”是也。东垣以甘药治衂,丹溪提出理中汤,李果提出人参汤、四君子汤,发展到清之张石顽、尤在泾、黄坤载更为推崇。《柳选四家医案》记载尤在泾治衄一案,方用四君子加益智仁,取其土厚则火自敛矣。亦可加用补骨脂以补火生土,敛浮阳而止血;配伍牛膝引血下行;反佐少量龙胆草清降,取效更捷,不治其血,血自止矣。与东垣之甘温除热,有异曲同功之妙。

例1徐某,男,54岁。

鼻衄一载,每次流血量多,日见数次。血检:红细胞2.7×1012/L,血色素70g/L,血小板70×109/L。鼻腔检查无特殊病理改变,经中西医多方治疗无效,介绍来诊。询及大便溏泄已有十载,小溲时有淋沥不畅之感,足胫酸软无力;舌淡红、质胖有齿痕,苔薄腻,脉虚弦数,重按无力。此乃脾肾两虚,阴火浮越。患者年逾五十,阳气渐衰,下元本亏,先天之根难以遽复,后天之本调理尚可从速,故先培脾土,略补其肾,佐以清降之法,冀土厚火敛也。处方:

潞党参12g、炒白术9g、炒枳壳4g、云茯苓15g、炙甘草3g、制半夏9g、广陈皮4g、龙胆草1.5g、怀牛膝9g、补骨脂9g。

服7剂后,大便即转实,鼻衄得止。

例2俞某,男,61岁。

鼻衄每日必见,色鲜量多已有数月,前医迭投清热凉血,衄血有增无减。面色㿠白,谷食不思,食后脘胀,大便溏泄,肢楚乏力,四末欠温,畏寒便溏,舌淡。脾胃中寒,以理中汤加味主之:

潞党参9g、炒白术9g、炮姜6g、炙甘草3g、益智仁9g、龙胆草1.5g。

服7剂而愈,后未复发。

上述2例鼻衄,皆兼见便溏、舌淡等脾虚之象,乃中虚夹寒、阴火浮越所致,故取尤在泾、黄坤载“土厚火自敛”之理治之。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血证卷》
2
本条ID:15153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