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凝滞硬皮病,补益肾脾用温通

名医简介

赵炳南(1899〜1984),著名皮肤病学家。

例1吴某,男,42岁。1971年7月20日初诊。右小腿有一块皮肤发硬,色淡红,已4个多月。2月间发现右小腿下方有一块皮肤变硬,色淡红,有时稍痒,小腿有时抽筋,范围逐渐扩大。曾经某医院诊断为“限局性硬皮病”。经治效果不显。现纳食不香,便溏泻,夜寐不安,失眠多梦,全身无力。检查:右小腿伸侧中1/3处有一块约为7cm×8cm及右侧足背有一块约4cm×6cm大小之硬皮,色淡红,表皮有蜡样光泽,触之坚实,皮肤之毳毛脱落,皮损四周可见毛细血管扩张。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而弱。西医诊断:限局性硬皮病。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气血两亏,风寒外袭,经血痹塞不通所致。治宜补肾养血,益气健脾,温经通络。药用:

全当归9g、党参15g、黄芪30g、川芎9g、白术15g、茯神9g、龙眼肉15g、远志9g、桂枝9g。

外用:黑色拔膏棍(方见神经性皮炎),加温外贴包紧。服上方2周后,失眠情况好转,饮食稍增,局部皮损色转淡粉红,周围粉红晕渐退,全身疲乏已好转。按前方加鹿角霜6g,菟丝子15g,补骨脂15g。外用药同前。

服前方2周后,局部皮损转淡色,渐软,有时局部微微出汗,继服前方。又进上方2周,共治疗6周后,全身情况基本恢复正常,局部皮肤蜡样光泽消失,接近正常皮肤色,触之柔软,有皮纹出现,并见新生之毳毛,证获显效。

例2栗某,女,37岁。1970年8月26日初诊。

10余年来,眉间有一条皮肤发硬,并逐渐变长,颜色也逐渐变暗。经某研究所诊为“限局性硬皮病”,经多种治疗无效。检查:眉间发际至鼻梁骨约6〜7cm长沟形病灶,凹陷,皮肤粗糙较硬,边界清楚。舌质淡苔薄,脉沉细。西医诊断:限局性硬皮病。中医辨证为脾虚湿蕴,经络阻隔,气血凝滞。治宜健脾除湿,通经活络、软坚。方用阳和丸、人参健脾丸、人参归脾丸。

外用:脱色拔膏棍30g。

服药10天后,硬皮变软,变红,内服与外用药20天后,硬皮红软,中间凹陷变浅,自觉发痒。仍服前药2个月后获效。

本病多为脾肾阳虚,卫外不固,腠理不密,风寒之邪乘隙外侵,阻于皮肤肌肉,以致经络阻隔,气血凝滞,营卫不和而痹塞不通。故称之谓“皮痹疽”。脾主肌肉,主运化水谷之精微,以营养肌肉四肢;若脾运失职,则肌肉失养,卫外不固,腠理不密,则易感受外邪而得病。本病的治疗,多以健脾助阳,温经通络,佐以软坚为法。在具体施治时,还要根据全身情况,具体分析。例1开始见证以脾虚、血虚为主,所以用归脾汤作主方进行加减,而后加用温肾之鹿角霜、菟丝子、补骨脂;局部用黑色拔膏棍,活血破瘀。例2用丸药,取其势缓而持久的特点,经过一阶段治疗均获得一定的疗效。

临床中尚可用下述验方治疗。药用:

怀山药30g、生黄芪30g、云苓12g、鸡血藤30g、伸筋草30g、全丝瓜15g、白芥子15g、贝母9g、三棱9g、莪术9g、鬼箭羽30g、刘寄奴9g、徐长卿9g。

肾阳不足者加肉桂3〜6g,附片6g,炮姜9g,鹿角胶9g,淫羊藿6〜9g。

局部可用浸浴。药用:

伸筋草30〜60g、透骨草15〜30g、艾叶15〜30g、刘寄奴9〜15g、自然铜30g。

取水2500ml至5000ml煎20分钟后浸浴。或用虎骨酒局部按摩,或用脱色拔膏棍加温外贴。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外科卷》
2
本条ID:15119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