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湿疹热毒伏内外合治干湿分

名医简介

马莲湘(1907〜),浙江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

婴儿湿疹,俗称“奶癣”,中医古籍中也有称“胎癣”。其顽固者虽无危及生命之严重,但奇痒难忍,缠绵不愈,常至二三岁才渐趋好转或停止,少数至儿童期,甚则青春期亦不愈,严重影响小儿健康成长。

本病起于1〜6个月的婴儿,病变以头面部为主,初见面颊痱子样小红粟粒疹,分布密集,随后融合成片状红斑。根据临床所见,有干型、湿型两种。干型皮损干燥起白屑,擦之皮肤樱红脱屑,多发生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或早产、人工喂养等羸弱婴儿;湿型皮损以斑丘疹上发生水泡、糜烂,流脂水为著,严重者连成片,颜面除两眼外几无健康皮肤,皮色鲜红灼热,有腥气,多见于肥胖或饮食过量高糖、高蛋白及有渗出性体质之婴儿。无论干型、湿型均有瘙痒不宁,哭闹少寐,以致日久饮食减少,消化不良或腹泻迁延,或咳喘反复而影响生长发育。

本病的发生与婴儿先天素质有关,是一种全身情况的局部反映,故以内外结合的整体治疗为好。内服用养血祛风,清热解毒法。方用:

何首乌30g、徐长卿9g、干蟾皮6g、银花6g、野菊花9g、苦参6g、生甘草5g、地肤子9g、白鲜皮6g、薏苡仁9g、茯苓皮9g。

湿型加苍术6g,黄柏4g,豨莶草9g。内服每日1剂,每剂煎2次,药液混合约150ml左右,分4〜6次服。另配以外用药:

野菊花9g、银花9g、蛇床子9g、生甘草6g。

干型浓煎湿敷患处,每日2〜3次,湿型煎汤清洗患处后涂以黄柏软膏(黄柏粉3g,煅石膏粉9g,枯矾4.5g,青黛3g,加菜油适量调和),每日3〜4次。

诸某,男,10个月。

头面、眉间、耳后湿疹8月余,近月来加剧,烦躁不宁,瘙痒流脂水,并已蔓延至颈项,头面部皮肤红色斑丘疹夹水疱、脂水、干痂,几无健康皮肤,经中西药治疗至今未见好转,纳便正常,舌苔薄黄,指纹淡紫。治拟养血祛风,解毒清热。处方:

何首乌30g、干蟾皮6g、徐长卿9g、野菊花9g、地肤子9g、白鲜皮6g、薏苡仁9g、茯苓皮9g、苍术6g、豨莶草9g、黄柏3g、生甘草5g。

7剂。另配银花9g,野菊花9g,蛇床子9g,生甘草6g,煎汤外洗患处后,涂以黄柏软膏,日3次。

复诊时湿疹多数结痂,蔓延停止,脂水已减,患部缩小,仍处原方7剂,配以外用,药尽而愈。

祖国医学对湿疹病机多着重于湿、毒、风。而顽固性湿疹病机关键在血分内伏热毒,日久阴血暗耗,血虚生风,故投以生首乌养血祛风为君药;配伍干蟾皮、徐长卿清解血分之热毒为臣药;佐以野菊花、地肤子、白鲜皮、薏苡仁、茯苓皮、苍术、豨莶草、黄柏利湿止痒;生甘草解毒,调和诸药为使药。共奏养血祛风,清热解毒之功。

(盛丽先 整理)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外科卷》
2
本条ID:15118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