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郭贞卿(1892〜1983),女,四川已故名医。薛生白仿吴又可制三甲散,由醉地鳖虫、醋炒鳖甲、土炒穿山甲、生僵蚕、柴胡、桃仁泥6味药组成。薛氏将此方用于湿温证中,暑湿不得外泄,深入厥阴,引起络脉凝瘀,心主阻遏,灵气不通,而出现神识昏迷,默默无语,口不渴,与饮食亦不却等症候,进辛开凉泄,芳香逐秽之法俱无效者,用此方“破滞破瘀,斯络脉通而邪得解矣”。(薛生白《湿热病篇》34条自注)薛氏方中桃仁、地鳖虫善破血行瘀,鳖甲、地鳖虫能软坚消癖,僵蚕、鳖甲消痰散结,甲珠是透达经络的要药,柴胡则疏肝理气,宣畅气血。整个处方性偏寒凉,味属咸苦,是一张逐瘀消痰、软坚散结的昆虫动物类通络方剂。早岁行医时,我按薛氏所叙之症运用,尚属应手,临证时间长了,逐渐体会到薛氏方对于痰热与瘀血胶结脉络,阻碍人体气机,有着较好的疗效。
胥某,女,27岁,农民。1973年8月初诊,胃脘部持续疼痛,拒按,不思饮食,心中烦热,时觉畏寒,已二十余日,形容消瘦,面色青白,语言低微,呻吟不已。妊娠7月,脉却弦数,左寸隐伏而涩,舌下金津玉液两穴处青筋显露肿胀,色紫黑,苔灰腻、微黄。属湿热痞结胃脘,挟瘀作祟。治以辛开苦降,佐以活血化瘀,用吴鞠通椒梅汤加减:
二诊,疼痛略减,寒热除,余症如前。攻邪即是保胎,亦如急下存阴,本属一理。宜继续用药,更进一筹。
水煎,少量频服。
三诊,疼痛大减,渐思饮食,脉诊仍不见胎脉,续服此方,小其制,减桃仁为6g,丹参10g,地鳖虫6g,加煅牡蛎12g。水煎服。
四诊,疼痛更减,发作之时亦少,昨夜腹胀骤加,以致不能入寐。滑利之胎脉已现,知其气道已通,气化欲行。灰黄之苔色已去,惟余腻象,今之胀者,乃欲行之气化阻于水气不通也,通之即快:
水煎服。
五诊,痛去胀止,大病去后顿感疲惫,拟用加味四物,一靖余氛,一养胎兀。
菟丝子12g。水煎服。
3个月后,孕妇顺产一女孩。随访至1981年,身体健康,智力正常。
薛氏方中使用了昆虫动物类药物,这与相同作用的植物类药物有一定的区别。唐容川在《本草问答》中指出:“草木植物也,昆虫动物也,动物之攻利,尤甚于植物,尤其动物之性本能行,而又具有攻性,则较之植物本不能行者,其攻更有力也。”因此,临床上用一般植物对症之药无效,但无弊,或有效不显著者,均可选加同类昆虫动物类药物治疗之。正如叶桂所说:“久则邪正混处其间,草木不能见效,当以虫蚁疏通逐邪”。
叶桂说:“非辛香无以入络。”而薛氏通络方却以咸味为主。对治疗痰瘀的药物来说,一般疏散开通理气,流畅和利血脉,咸味攻坚削垒,软坚散结消癖,较之辛味更有力于固结之邪。另一方面,叶氏又强调病情留伏较深,必用虫蚁搜剔,病情轻浅,多用行气活血之品,并认为虫蚁迅速飞走诸灵,能使血无凝著,气可宣通,可以松透病根,治疗一些干血、恶瘀结聚很深的劳伤血痹等顽固疾病。而虫蚁之品其味又以咸味为主,因此,我认为辛升咸降,辛散咸软,辛流气和血,咸软坚水消癖,在对痰瘀固结证候的治疗中,于咸味中佐以辛香,能有协同作用,既攻坚垒,又畅气血,对气机的恢复,痰瘀的排除,比单用咸味更能顾及周到。具体使用方法有两种:一是配伍以辛香之药,二是炮制,使之具备辛香,如酒炒地鳖虫、土炒穿山甲、炒香枳壳等。
《本草纲目》认为,穿山甲能消痈肿,排脓血。《本经》说:鳖甲“主心腹癥瘕坚积、寒热,去痞息肉、阴蚀恶肉”。僵蚕亦有行经散结的作用,陈源生老中医临床治验,用僵蚕配乌梅蜜制为丸,治各种息肉。一般来说,活血祛瘀和软坚散结的方剂,均有除旧生新的作用。对于攻坚破积、软坚散结、破血消癖,从而推陈出新的方剂的使用指征,我的体会是不能完全局限在视之有物、触之有形这个范围内,因为这里有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坚谓坚固,血有死血,络脉蚕丛而弥漫,痰瘀留于其中,亦是癖,也是结,胶结于细微曲折之处,就是坚。于此等症候,猛剂攻消无益,辛香疏散不易,唯宜用软坚散结,破血消癖,通络化瘀之剂缓缓图治,尚望络通,络通则气血流畅,气机、气化正常自能去旧生新。
(张斯特、张斯杰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