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温辛凉并用,治表治里兼图

名医简介

王伯岳(1912〜1986),原中国中医研究院教授,著名儿科学家。

小儿表邪非温不能透达,非辛凉则表热不能清解。小儿外感,单纯风寒或风热比较少见,往往多寒热夹杂互见。叶天士说:“先受温邪,继为冷束”,故应辛温辛凉并用。对外感风热或热为寒闭,寒从热化,热重于寒者,治以辛凉为主,佐以辛温。常用吴鞠通银翘散加味方:

银花、连翘、牛蒡子、淡豆豉、淡竹叶、防风、大青叶、黄芩、薄荷。

银翘散本有荆芥、豆豉,寓辛凉辛温并用之意。本方加入防风,增强清热解毒之功。对于外感风寒或寒热夹杂而寒多于热者,则治以辛温为主,佐以辛凉,常用荆防葱豉汤:

荆芥、防风、羌活、苏叶、白芷、葱白、淡豆豉、薄荷、淡竹叶、黄芩、甘草。

方中荆、防、葱、豉、羌、苏、白芷,均系辛温解表、疏风散寒之品,较峻汗之麻黄、桂枝平和;薄荷辛凉而能祛风散热;竹叶辛淡甘寒;配辛甘微苦之豆豉,有解表清热除烦之功;黄芩苦寒,兼清肺热。

治疗小儿时行感冒之方有银菊解毒汤:

银花、菊花、板蓝根、蒲公英、甘草。

治疗小儿夏月伤暑感冒用加减二香散:

香薷、藿香、连翘、银花、生石膏、生甘草、知母、黄芩、淡竹叶、甘草。

以上处方,都体现了辛温辛凉并用的原则。

小儿易罹外邪,只要病在表卫,辨证准确,及时正确使用解表法,掌握辛温辛凉并用的原则,常能将病邪除之于早期阶段。

温为阳邪,传变甚速。小儿气血未充,脏腑嫩弱,外感温热,往往来骤,入里化热亦速。常常表未解而里热已炽。加之小儿每多胃肠积食,蕴热生痰,内外合邪,最易出现表里同病。

关于外感温病的治疗,前人有“治上不犯中”,“治表不犯里”之说,这都揭示在治疗中应仔细分析其病位所在以及病机所示,分清疾病表里先后施治。病在表在上,邪机向上向外者,治可使之从表从上而解;病位在里在下,邪机向下向里者,治可清下解之。但在小儿温热病中,实际病情并非如此单纯,泾渭分明。卫气同病,营卫合邪,温热夹食、夹痰、夹风等表里同病者较为常见。治疗上如单纯解表则里热易炽,单纯清里而表邪不解,痰食与邪热搏结,蕴积肺胃稽留不去,或内有胃肠饮食积热不除,单解表或单治里也均难以收功。因此,在小儿温热病治疗中,表里双解法最常用。

临床上对小儿一般表证或温热夹食,而伴有腹胀纳差等症者,每多加入炒三仙,或加入生谷芽、生麦芽、莱菔子等。对小儿停食着凉所致之伤食感冒发烧等,用藿香正气散加减,合人清热消食和胃之品。或于疏风解表清热的同时,合人保和丸加减,可取得较好疗效。对于小儿肺炎,外感风邪,内蕴痰热而致肺闭者,宜解表疏风,清热化痰同施,常用麻杏石甘汤加减。里热盛者,酌加银花、连翘、山栀子、板蓝根、黄芩、知母、鱼腥草、淡竹叶等清热解毒之品。表闭甚者,酌加葱豉汤、芥穗、防风、薄荷等,以加强疏风开闭的作用。痰多咳喘甚者,酌加葶苈子、莱菔子、苏子、白芥子、瓜蒌、贝母、前胡、枇杷叶、黛蛤散。口渴喜饮者加芦根、花粉、石斛、玉竹。大便干燥者,加熟大黄、枳实。以生谷芽代粳米,配甘草和中护养胃气。根据不同情况,营卫合邪则两清营卫,卫气同病则表里两清,外感表证夹食、夹痰、夹热等,用解表法与和胃消食、祛风化痰、泄热导滞等法并用。不拘前人之戒,临床均能收到较好疗效。

苦寒药物味苦而性寒,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攻除胃肠积热的作用,是治疗气分里热实证的重要药物。临床上则不拘吴鞠通“夫苦寒药,儿科之大禁”之戒,如小儿里热炽盛,火热燔灼津液,出现高烧不退,烦躁口渴引饮,舌绛苔黄而燥,五液俱少,小便短赤,脉洪大而数等热邪充斥三焦,表里内外俱热,呈现燎原之势时,必须及时投以苦寒直折,以救津液伤亡之危。对小儿肺炎重症,高热不退,肺火热毒炽盛,多急以三黄石膏汤加清热解毒之品治之。对小儿中毒性痢疾,疫毒化热化火,出现高热而热毒炽盛时,施以黄连解毒汤合白头翁汤加减。疫毒蕴结肠道,实热内闭而出现高热烦躁,便闭腹满,口渴恶心呕吐,甚或热毒内陷,闭窍动风而出现神昏惊厥等,以承气汤釜底抽薪,清肠解毒。用之得当,可效如桴鼓。“温病下不厌早”,其目的主要在于导热下行,逐邪外出,其次还在于攻除积滞。幼儿温热病中,多有温热之邪入里化热,与饮食积滞互结,出现阳明热盛燥结之证,可见便闭腹满,唇红口糜,舌苔黄厚,脉实大而数,或下利纯清秽臭等,则投与苦寒泻下,也能取得满意的疗效。温病高热主要是由于温热毒邪所致,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常选用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紫花地丁、鱼腥草、蒲公英、野菊花、败酱草等清热解毒之品,与清热泻火之石膏、山栀子、黄连、黄芩、知母、寒水石、莲子心等同时并用,较之单纯用寒凉或解毒,能提高疗效。

(陈贵廷 整理)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外感卷》
2
本条ID:15036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