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张震夏(1921〜1976),沪上名医在卫宜轻清宣化
叶天士《温热论》所谓:“在表,初用辛凉轻剂,夹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夹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临证每宗此说,在表初用辛凉轻剂,系指邪在卫分,并非病势轻浅之谓,如为风与热合,两阳相劫,津液劫灼,不能上承,可见头目口鼻干燥之象;而湿热郁蒸,蒙蔽于上,更可见神昏目瞑之证,每致逆传心包。治疗急性肺部感染和发热待查者,常常投桑菊饮、银翘散等轻清之剂,而收著效。
例1张某,女,12岁。
发热2周,开始用安乃近、四环素、复方氨基比林等西药未见热退。后查白细胞3×109/L,中性0.76;胸透:右下肺炎(非典型)。临床拟诊:病毒性肺炎。发热不退,体温38.8℃,汗出热不解,微恶风,咳嗽,痰少色白,胸闷,纳谷不馨,脉浮细数,舌边尖红、苔薄白腻。治以疏风清热.,兼祛湿邪。
处方:
服药2剂,热势稍降,体温37.8℃,胸闷渐畅,小便较多且清。仍见纳少,咳嗽,舌苔薄而腻,脉浮细带数,热未清彻,湿尚逗留,既以疏解,尚需芳化。
处方:
轻清之剂运用恰当,同样可以治疗重病。不过,轻剂是与病重相对而言,非为病情越重,用药越轻。但见上述证候,投以苦寒重剂,则药过病所,于病不宜,反致变证蜂起。过去,不少医家斥责叶天士,对于“上焦温证,治必轻清”极力反对。但叶氏认为轻清之品对于不少温病重证同样能够取效,主要在于是否按照卫、气、营、血的规律去辨证。邪在卫分,即以清热之苦寒药物,或投清营凉血之品,不能防止病情发展。
例2李某,男,28岁。
病已3周,每天午后寒战身热,体温38.3℃,汗出热退,咳嗽咯痰黄稠,头痛而胀,腰背酸痛,口苦口干,渴而欲饮,小便短赤,腑气少通,舌红苔黄,脉左弦右数。阴虚体质,易受邪热,风温夹痰,邪从热化,阻于上中二焦。治当轻清,化痰泄热。用药如用兵,无粮之师,利在速战。
处方:
二诊:服药1剂,汗出热退,体温37.3℃,腑气得通,咳痰亦稀,口干口苦而渴,舌红苔微黄,脉数未静,前方奏效,仍步斯意。
处方:
三诊:服药2剂热已去,体温37℃,津液已伤,口干欲饮,小便微黄,鼻塞干燥,咯痰色黄,舌红脉滑。邪既外解,当以清理肺胃,热病之后,药宜清凉,惟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处方:
发热3周,投药3剂而见热退。细观前后三诊,先以轻清之品,如栀、芩、蒌以祛风热,后以甘凉之药,取“上者上之”的意思。
清气之品,药专量重
对于有些温病的治疗,每每药专量重,处方药味不多,但是用量很重。例如治疗乙脑用乙脑清气汤:
又如乙脑清瘟败毒饮:
银花一般要采用15〜30g,大青叶、板蓝根用30〜60g,特别善用、重用生石膏,一般用至30〜150g,多至250g。
例3朱某,男,7岁。
西医诊断为“乙脑”,入院已第8天,发热不退,神志昏迷。舌红、苔干而焦黄,脉滑数。方拟:
复诊,2剂药后,热势下降,神志渐清,两手已可握物。诊其脉滑,舌红、苔光,方拟:
药后又续服7剂,经调理而痊愈出院。
治疗应重用清热,用药多为1日2剂(上、下午各1剂),速战速决,以免邪陷心营,而生变证。
例4王某,女,32岁。
发热近2周,伴咽喉肿痛,关节痠痛,用土霉素、氯霉素、去痛片等无效,查体及化验未明确诊断,以发热待查和待排除胶原疾病而收入病房。卫气同病,上中二焦热盛伤阴,高热,微恶寒,头痛咽痛,汗出不畅,目赤便秘,舌苔白厚带剥,质红,脉偏弦细,风温夹湿,治当辛凉泄卫,清气通下,防其邪热内陷,变证蜂起:
日服2剂,服3天共6剂,热即退清。合银翘散、凉膈散、白虎汤于一方,药专量重,少佐散风透邪之品,使邪热上散中清下泄。
注意顾护津液,以免邪陷营血治疗温病,十分注意保存津液。邪热在卫,遇有口渴甚者,常投川贝、花粉、石斛、南沙参;邪热入气,每于白虎汤中人鲜沙参、鲜石斛;口干,便结则以增液汤(鲜生地、鲜玄参、鲜麦冬)取补药之体,作泻药之用;邪热内陷营血则以生地、玄参、花粉、知母、赤芍、阿胶入清热或凉血方中。热病后期则取沙参麦冬汤加减,热病保存津液又易又难,易者为热者寒之,投以甘寒之品即可;难者于卫、气、营、血不同阶段应选不同药物,恰如其分,随证用之,方可收扶正达邪之功。
对以下几种情况应特别注意保存津液:(1)高热持续不退;(2)阴虚体质,复受温邪;(3)老年及小儿得温病者;(4)热入下焦,真阴被灼;(5)热病后期,津耗液伤,若以甘寒生津,取增液汤为多;以咸寒增液,投三甲复脉汤为多。
例5徐某,男,20岁。
因高热,咳嗽,咯血3天而入院。原患先天性心脏病,入院后诊断为肺炎和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用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并用止血药,咯血症状得到控制,肺炎消失。但高热始终不退,诊其脉细数,舌红绛,苔灰腻,口干且苦,大便不畅,诊为热入营血,气分之邪尚未尽彻,急宜清营凉血,并以清气生津治之。
处方:
早晚各1剂。3天后热退尽,此方以增液汤、化斑汤、黑膏方组合而成,共奏清营透热,生津存液之效。
对温病在卫气阶段的治疗应特别重视,对正不虚者,则祛邪为主,正已虚者则多以存津并祛邪外出,勿使内陷营血,一旦邪陷营血,则又强调注意顾护津液。
下不嫌早,力挽危证
治疗温病,下不嫌早。温病初起,如见来势急暴,迅即出现心包及营血症状者,宜急下之。如“乙脑”一发病即见发热、嗜睡、烦躁、头痛、呕吐、昏迷抽搐,此为热毒内盛,深伏于里,上蒙清窍,扰乱神明,非攻下邪热则热毒无外出之路,欲开窍苏神,舍承气急下则无法可循。
例6张某,男,20岁,1963年7月18日初诊。
发热头痛3天,伴呕吐10余次。患者从7月16日起畏寒发热,头痛不舒。次日体温骤升至39.5℃,头痛加剧。7月18日,高热不退,头痛甚剧,并有呕吐,体温40℃。
脑脊液检查:白细胞0.75×109,中性0.87,压力19.6kPa(200mmH20),潘氏试验(+)。诊断为乙型脑炎。病起3天,壮热,汗出不解,头痛不舒,便秘3日,腹硬,曾呕吐,脉滑数,舌质红,苔白。暑湿内蕴,充斥上下,蒙蔽清窍,邪热下结,急以开门驱贼,清暑利湿。
二诊(7月20日):大便1次,为稀薄色黄便,身热不解,头昏嗜睡,谵语烦渴,神志有时昏糊,脉洪数,苔白而燥,湿热相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浊邪干清也。
四诊(7月22日):壮热不解,神志昏糊,口斜肉网,腹硬,昨日无大便,脉弦细,舌苔黄。热势鸱张,腑气闭结,邪热内炽更甚,再予清下开窍,复方图治:
五诊:(7月23日):神志昏糊,语言謇涩,邪热渐退,口斜肉哨亦减,无大便,脉细弦,舌苔黄腻,击鼓续进。
2剂药后,大便1次,患者神志渐清,但出现痰声漉漉,处方用竹沥、川贝、瓜蒌、胆星、菖蒲等药治疗,渐见好转,痊愈出院。
叶天士曰:“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谓之可下也。”此病初起,不独壮热已盛,抑且邪热下结,当下之,取调胃承气汤法。药后得便,唯独热盛神昏,虑其陷营入血,投紫雪丹、白虎汤合菖蒲郁金汤等。然热不解,故知腑气闭结,虽大便溏为邪未尽,故再下之,热势遂降,病情渐入坦途。
(沈庆法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