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刘仕昌(1914〜),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小儿温病,多先犯肺
刘老认为小儿多患温病,《颅囟经》把小儿称为“纯阳之体”,说明了小儿生机旺盛,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又揭示了病理上多表现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无论是外感或是内伤,都易化热化火而致病。小儿外感疾病中属风热最多,四时温病中以风温多见。由于肺主气,司呼吸,通鼻窍,外合皮毛,小儿肺系尚未健全,卫外机能未固,温邪每易由口鼻或皮毛而入,侵犯肺系而出现肺卫证候。叶天士说:“大凡吸入之邪,首先犯肺,发热咳喘”、“襁褓小儿,体系纯阳,所患发热最多。”《温病条辨·解儿难》认为小儿“脏腑薄,藩蓠疏,易于传变;肌肤嫩,神气怯,易于感触。”这说明了小儿易患温病,且多犯肺为先。在临床上,小儿发热,呼吸道感染疾患为小儿病中最多见。另据临床观察研究,认为许多传染病(包括消化道及一些寄生虫性传染病)往往初起阶段均可表现出呼吸道症状。据此,平时调理宜固护肺气,病初宜宣畅肺气。
易夹湿滞,证候多变刘老认为小儿温病在证候表现上有其特殊性,常夹湿夹滞,变化多端。小儿脾常不足,卫外功能差,加之寒暖不能自调,乳食不知自节,外易为六淫所侵,内易为饮食所伤,因而外感时邪及脾胃病变多见。且脾主运化,小儿脾胃功能不健全,往往易导致水湿内停,食滞不化,故小儿温病中常有夹食滞、夹湿的证候。据此,刘老在治疗上常辅以化湿导滞之品。叶天士指出:“婴儿肌肉柔软,五脏六腑气弱,乳汁难化,内外因之病自多”、“口鼻同人之邪,先上继中,咳喘必兼呕逆腹胀。”强调了小儿外感病同时常兼夹有湿滞的情况。
小儿证候的多变性表现在易引起肝风,逆传心包。由于小儿心气不足,包络空虚,若热邪亢盛,或失治误治,热邪易于侵入,陷于心包,出现神昏惊厥,故叶氏说:“盖足经顺传,如太阳传阳明,人皆知之;肺病失治,逆传心包络,人多不知者。”又因小儿神气怯弱,筋脉不能自持,“肝常有余”,风木易动,热动肝风,则易出现痞厥抽搐,甚则角弓反张。故在小儿温病中常见高热抽搐,如乙脑、病毒性脑炎等。治疗中刘老常佐以镇肝熄风之法。
审察咽喉,细按胸腹由于小儿不能清楚表达自己的病情,给诊治方面带来一定困难。故刘老在小儿温病诊断上,尤其注重察咽喉、按胸腹。他认为,咽喉为肺胃之门户,温邪侵犯人体,多从口鼻而入,咽喉首当其冲。另外,咽喉是全身经络直接经过,或间接关联的重要部位,与五脏六腑之气相通,且可直接观察到。故仔细辨别咽喉及其变化,结合四诊材料,能帮助了解邪正抗争及津气存亡的重要情况。如咽痒不适,或微红微痛,伴发热,恶风寒,咳嗽者为温病初起,邪在肺卫;若咽喉红肿疼痛,甚则出现脓点,伴发热,口渴者为邪在气分,热毒炽盛;若热入营血,往往在口腔粘膜、咽喉等处最早出现出血斑点,据此可早作治疗,贏得时间。若病情发展到全身斑疹显露,或邪热迫血妄行,出现各系统出血时则往往难于救治。若咽喉湿润有津者,津伤不甚,肾阴尚充;若咽干、口燥、烦渴,或见口腔溃烂,红肿疼痛者为胃热炽盛,胃津受伤;若咽干、漱口不欲下咽,或见口腔溃疡久久不愈,舌干少苔者为肾阴亏损;若见咽喉干枯,舌质干绛,舌萎或内缩者为真阴耗竭之象。
按胸腹亦是刘老在小儿温病中常用的诊法。王孟英指出:“凡视温症,必察胸脘。”说明了按胸腹的重要性。刘老通过探测小儿腹部的情况辨别疾病的寒热虚实,如腹壁冷,喜暖喜按抚者,属虚寒证;腹壁灼热,喜冷物按放者,属实热证;凡腹痛,喜按者属虚,拒按者属实;腹胀满,按之实满压痛,叩之重浊者为实满;腹部胀满,按之不实,无压痛,叩之呈空声,为气胀,多为虚满。
刘老根据咽及胸腹情况,参合四诊资料分析,指导临床辨证用药,疗效甚佳。
遣方用药,轻巧灵活在小儿辨治方面,刘老推崇叶天士《幼科要略》以卫气营血为纲,以四时温病为目,认为卫气营血辨证对小儿温病辨证论治很有指导作用。叶氏曰:“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据此原则刘老遣方用药的大法是:邪在卫分,多用辛凉透解之法,常用薄荷、竹叶、牛蒡子、银花、连翘等;邪在气分,宜清气泄热,如山栀子、黄芩、苇茎、葛根、石膏;邪在营(血)分,可清营(血)泄热,透热转气,如犀角(可用水牛角代)、玄参、羚羊角或犀角地黄汤。此外,刘老根据小儿温病特点,治疗中注意以下几点:
1.清热不忘顾护气津温病常见耗气伤津,在小儿发病中尤为突出,因温为阳邪,易化燥伤阴,而小儿为“纯阳”之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邪热每易鸱张。刘老在治疗小儿温病时首先避免用易伤津气的方法,如防大汗发表伤津,过泻通腑耗液;禁用苦温燥烈之品。常清热养阴并用,做到祛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祛邪之中常辅以太子参、石斛、花粉、沙参、芦根等清热养阴之品,尤喜用西洋参补气生津,不温不燥。
2.健脾务必化湿化滞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运化功能尚未健全,发病中易夹湿夹滞。刘老认为,补气要理脾,脾气旺才能吸收、输布,不然愈补愈滞,反为其害。故在治疗上常在益气健脾的同时佐以化湿导滞之法,做到化湿不助热,清热不伤脾。用太子参、黄芪等补气健脾,用麦芽、山楂、鸡内金等消积滞,用藿香、苡仁、黄芩、滑石、淡竹叶等化湿。药中注重宣畅气机,常加川厚朴、枳实、陈皮等行气化湿。刘老认为化湿须行气,气畅湿易化。
3.逆传心包,善用“三宝”对小儿温病中出现逆传心包的神昏、谵语、抽搐等症,刘老善用“三宝”(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以清心开窍,镇肝熄风。且认为应在有逆传心包先兆时使用,不必待神昏谵语后方用。现多用醒脑净注射液代替,可用2〜4ml肌注或加入25%葡萄糖20ml中静脉注射,每日2次。
4.选药轻清平和,中病即止小儿机体柔弱,刘老认为用药不可过量,中病即止。特别是大苦、大寒、大辛、大热、有毒攻伐之品应当慎用。刘老用药,喜用轻清活泼凉润之花叶类,如薄荷、桑叶、银花、连翘、菊花、荷叶、青蒿、淡竹叶等,轻清宣化上焦之邪,又不伤气津,看似平淡无奇,其实确有至理。组方一般10味左右,药少量轻,却疗效甚佳。
余某,男,1岁半,1991年11月19日初诊。
患儿近1月来发热不退,以下午为甚,体温常在38℃以上,汗多,烦躁不安,曾在某医院诊治,用多种抗生素不效,遂来本院门诊要求刘老诊治。诊时症见:形体消瘦,发热38.5℃,汗多,睡眠欠佳,烦躁,纳差,小便短少,大便干,舌红、苔少微黄,指纹紫红。检查:咽微红,扁桃体肿大1%双肺呼吸音粗,干湿性罗音。胸透提示:支气管炎。诊断:风温。辨证:邪热内蕴,气阴两虚。治法:益气养阴,透解邪热。
处方:
日1剂,3碗半水煎至1碗半,分3次服。
23日二诊:药后热稍退,T37℃〜38℃,出汗减少,仍见烦躁,时有咳嗽,舌边尖红、苔薄黄,指纹紫红。守上方去乌梅,加浙贝母6g,煎服法同上。另用安宫牛黄丸1粒,分4次温开水化服,日2次。
26日三诊:药后体温基本退至正常,出汗减少,烦躁减,二便调,纳略差,舌边尖红、苔微黄,指纹淡红紫。
处方:
12月1日四诊:诸症消除,续上方善后调理,3剂而痊愈。
本例发热1月余,经西药治疗热不退,刘老认为此为邪热内蕴,损伤气阴,气阴两虚,因而治疗上能抓住关键,采用益气养阴,透解邪热方法而获效。方中以太子参、麦冬、五味子、乌梅等益气养阴;青蒿、知母等清热化湿;黄芪以健脾助运;邪热内扰心神故见烦躁不安,用安宫牛黄丸清心安神。祛邪不忘扶正,扶正不留邪,时时顾护脾胃而获效。
(钟嘉熙、刘亚敏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