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姚贞白(1910〜1979),原昆明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少阴中寒张某,女,40岁,四川省人。1939年冬诊。
初诊:患者系卖饼小商贩,平素操劳过度,身体虚弱。时值冬令严寒,又兼雨雪,因外出营业受寒。上午发病,下午即不能行动,由家属背来就诊。
症见脉象沉细而紧,舌质淡,苔薄白。恶寒发热,神倦纳呆,头疼身痛,四肢厥冷,咳嗽不宣。此属寒入少阴,兼肺胃不清,治宜温经散寒,和胃化痰。拟麻辛附子汤加味治之。
二诊:上方服后,夜得微汗,身痛顿减,四肢温暖,烧热恶寒已罢。天明时能进稀粥,咳嗽有痰,咳时胸胁牵痛。自汗,头眩。脉转缓滑稍弦,舌淡苔白。此少阴寒邪散后,营卫未和,肝、肺气滞,伏风未净,脾胃不足。拟方:
三诊:诸症渐愈,脉缓和,舌粉润。饮食增加,惟感睡眠欠安,神疲。乃阳虚脾弱,心神不足之候,以下方调理。
少阴中寒伏湿化热(急性肾炎)
丁某,男,21岁,高温操作工,1957年6月诊。
初诊:患者因劳累过度,大汗淋漓,适天气炎热,骤行冷水淋浴,当晚即感身疼,恶冷发烧。次日腰痛尤甚,无汗咳嗽,面足浮,溺短黄。脉沉细而紧,苔白腻。证属汗出水激,邪中少阴,寒湿相搏,玄府郁闭,膀胱气化失司。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之。
处方:
二诊:上方服后,得微汗,烧退,恶寒已罢。腰痛,不能转侧,仍咳,纳呆,溺和,便秘。西医诊断:“急性肾炎”。脉弦滑,舌质红,苔黄腻。此寒邪已解,湿气化热。法当清热祛湿,通利三焦。
处方:
三诊:上力=服4剂后,咳减,大便通畅,小便清长,腰背肢体困重减轻,思饮食。脉滑缓,苔薄黄。湿热渐化,仍宗上方加减。
四诊:上方连服4剂,食神俱增。咳止,颜面足部浮肿消失,腰痛大减。脉细缓,舌粉润,苔退。湿热已化,肾气未复。拟下方调理。
上方服将10剂,经西医尿常规复查,全部正常。一月后恢复工作。
高温劳动,消耗汗津,气阴素虚,又兼伏湿,当外寒直中,搏于肾府,投麻辛附子汤,先散其寒,而后阴亏湿气化热。随即顺风转舵,改行淡渗通利,湿热尽。再拟六味以复肾阴,病旋霍然。
伤寒误治,邪陷少阴
杨某,女,13岁,住昆明市青龙巷。1946年4月诊。
初诊:患者烧热月余不退,曾服双解散、小柴胡汤、银翘散、加味白虎汤等方药,病热愈趋严重。家属惶恐,深夜冒雨前来约余往诊。
症见神识昏蒙,唇干齿焦,腹泻,下利清谷,小便短少。干呕,肢冷,自汗。脉象沉细而数,舌质淡苔黑润。乃伤寒失于汗下,由表传里,邪陷少阴,证现表热里寒,真阳欲绝之象。急为拟下方救治。
二诊:上方服后,神识较清,发热渐退,手足转温,仍肠鸣,下利清谷,小便稍长。时作干呕,自汗。脉沉细,舌黑苔减退,此阳回寒散之兆。续用下方:
三诊:上方服2剂,烧热全退,汗出厥回,神识清楚。干呕、下利已止,思饮食。舌转粉润,脉和缓无力。此少阴寒邪散后,阳气已回,脾胃虚弱。再拟下方调理:
伤寒误治,失其汗下之机,反以凉遏,无异雪上加霜,乃见邪陷少阴,表热里寒之危候。本例执仲景法,投白通化裁,拨霾回阳,反掌收效。
伤寒少阴热化证
李某,男,18岁,学生,昆明市人。1938年秋初诊。
初诊:患者烧热月余不退,初期烦渴饮水,继则神识昏蒙,住某医院,诊断为肠伤寒症。经治疗无效,病危笃。家属惶恐,延余诊治。症见高烧、神昏、谵语,溺赤失禁,便下黑色清水,腹部硬满灼热。脉细弱欲绝,舌绛,苔干黄,中心乌黑有裂纹。
此伤寒失于汗下,病入少阴,邪从热化,热结旁流,阴液耗伤,病情危殆,因家属求治情殷,余又详诊其脉,但觉其脉根未绝,尚有生机,考虑再三,勉拟仲景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加味,希图挽救。证属重险,慎防不测。
二诊:上方服后,效果不显,家属焦虑,于深夜邀余再往复诊。
脉仍微细,舌苔黑裂稍减,但黄厚而干,壮热,阿胶鸡子黄症,邪热未除,故病势不减。缓用下方,背水一战。
处方:
三诊:上方服后,便下乌黑,中有硬结燥屎多枚,小便有知。神识稍清,谵语烦乱较平,壮热略减。脉转细弦而数,舌苔黄厚而干,中心乌黑渐退。此腑积得通,阴液渐回,心神较安,病趋好转,仍守原意出入。
处方:
四诊:上方服后,壮热烦渴轻减,下利已止,神识渐苏,脉弦数,舌红,苔黄厚退薄,有津。但耳听不聪,此病已脱险,真阴未复,续用下方2剂,滋养调理。
处方:
五诊:脉缓和,舌润,苔退。神识清楚,热净身凉,可纳薄粥,夜能静卧,并可起坐。听觉仍差,形体消瘦,此病已脱险,势趋稳定。仍宜滋养调理。
处方:
六诊:上方连服3剂,食眠增加,二便正常。已能行走,肌肤润泽,脉缓舌润,病已全瘥,再拟下方调理善后。
上方连进多剂,体力日增,听觉恢复。患者至今健在,与余往来未绝。
少阴热化证,用黄连阿胶鸡子黄汤,育阴清热,正法也。本案又兼热结旁流,能于一派危象之中,察其脉根未绝,而加入承气,急下救阴,逆流挽舟。
厥阴伤寒
陈某,女,34岁,昆明市人。1940年3月诊。
初诊:始因伤食感寒,发热恶冷身痛,经服发散消导之药两剂,虽得微汗不彻,后即气冲上逆撞心,疼痛甚剧,昼夜烦躁不宁,颜面潮红,咽干喉痛,呕吐痰涎甚多,吐甚气即上冲,四肢厥冷,昏厥不省人事,已十余日。屡更数医,或谓汗出未彻,病仍在表,当以汗解;或谓气逆呕吐,此里寒积滞,当再消导宽中和胃。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最后延余往诊,脉弦细微浮,舌苔黑,边尖俱红。根据临床症状,此系伤寒厥阴证,阴盛格阳,兼有太阳未净表邪,治则当平肝和胃,回厥止呕,急以仲景原方乌梅丸3丸,加生姜片,大枣3枚,煎化分次灌服。
二诊:昨方服后,呕吐渐止,气撞心痛较平,仍不时烦躁,肢冷,厥逆,面赤,咽干。脉舌如前。此肝胃稍安,冲气渐平,厥阴伏寒尚盛,格阳于外,改用下方:
三诊:上方连服两剂后,呕止厥回,心中冲气病热由缓解而逐渐消失,痰涎亦减,面转黄瘦,稍能饮食。脉转缓和,舌黑全退,苔薄白。此厥阴寒邪已散,肝胃渐调,患者唯感头昏神倦,嗜卧。拟方仍守原意出入。
上方服十余剂而愈。
本证是伤寒,误用发表消导,病入厥阴,势已垂危。若因咽痛面赤烦躁,再服清凉,必致于死,即用一般普通方剂或纯用辛温助阳,亦恐难于挽救。余在诊治本病时,根据临床脉症,认为是病入厥阴,势已危殆,急以仲景乌梅丸原方调和肝胃,安中止呕。继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回阳救逆。后以当归建中加人参左金等药加减,使病转危为安,遂获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