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热病从伏邪治,清热疏解重石膏

名医简介

孔伯华(1885〜1955),著名临床家。

先生认为“郁热伏气”是外感温热病的主要病因。他说:“夫外感温热病者,必先赖于体内之郁热伏气而后感之于天地疠气淫邪而成”(《时斋医话》),在这里,先生明确指出,人体内的郁热伏气是感受温热病的先决条件。所谓伏气,又称伏邪,郁热伏气即所伏之邪为郁热。体内先有温热之邪郁伏,又有“疠气淫邪”为诱因,两种病因,兼而有之,但先生强调仍以伏气为主。由此可见,先生在温病的病因上是宗“伏邪”这一类型的。在温病的病机上,先生宗《内经》“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观点,他说:“六淫之风、寒、暑、湿、燥五气皆可化火,然火又皆附依于风。风者四时皆有,善行而数变,百病之长也。然则《内经》有云:‘肉腠闭拒,虽大风疴毒,弗之能害’。”正是由于机体内有“郁热伏气”,疠气淫邪才能侵犯人体,诱发伏邪,造成人体发病,但仍以伏邪为主,所以先生得出了“是以内因之郁热伏气乃外感温病发病之本也”的结论(《时斋医话》)。先生对于温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是建立在密切结合临床证治上的。明清以来,伏邪学说从理论到临床证治都有了新的发展。先生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在认识上肯定了新感温病的发病规律和传变,他说:“叶香岩曰:‘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此说既本诸经旨,而又有所阐发”。但是,他又发现许多温病并不完全按新感温病的发病规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依卫、气、营、血或循上中下三焦顺序依次传变或逆传心包,而是起病急骤,往往并不显示或一越而过卫分阶段,很快出现壮热、神昏、斑疹、衄血、惊厥等一系列里热炽盛,甚至热入营血的表现。这种认识,在理论上较前大有发展,具有较大的临床指导意义。由此看出,先生在重视伏邪为主的同时,并不排斥新感诱因,二者均顾及到,这就大大开扩了视野,也大大丰富了治疗范围。

基于以上的认识,先生在温病的证治上提出了“郁热伏气轻”、“郁热伏气盛”和“邪为湿困”三类证治方法。他说:“郁热伏气轻者,则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此时病邪在表,投以辛凉解表之轻剂即可迎刃而解。”(《时斋医话》)先生进一步论述了郁热伏气盛者,包括初感失治、误治导致伏邪盛这一类型的证治。他说:“若郁热伏气盛,或初感解之未当,及误治误补使邪内陷者,即可逆传心包,此时病已入里,投以辛凉祛邪之重剂即可效如桴鼓。”至于热邪为湿所胶固,热极似寒之假寒真热复杂证型,先生强调辨证的重要,并拟订了恰如其分的治法。他说:“若邪为湿困,热深厥亦深者,临床中反见阴象,此热极似寒之假寒者也,倘辨证不清,误用热药,必使立毙。然则只投凉化寒凝之品,不惟温热不得解,反使邪愈加闭固,轻者废,重则不治,此时必施以辛凉清热,渗化湿邪之法,佐以芳香辛散之味,以攘开其湿邪外围,不使湿热相搏而直捣其巢穴,则固邪易解,热退厥除,病可瘥也。”(同上)先生在重视邪伏于里,发则里热炽盛的同时,也不忽视新感的“疠气淫邪”,这样圆机活法,则更能适合错综复杂之临床实际。

先生对温热病传变的看法是:“叶氏所指营卫气血,乃是说明外感温热轻重时期之不同,病势浅深之不同,其意并非病邪真入营、人卫、入气、入血也,要在示人以辨明表、里、浅、深及治疗缓、急、先、后之门径耳。吴鞠通之三焦论治,……就其辨证用药而细析之,其所指之上焦温病、中焦温病、下焦温病者,亦不过是说明温病之轻重深浅而已,非病邪果真严格居于上焦、中焦、下焦也。观夫上焦所现之症,中焦亦有之,中焦所用之药,下焦亦用之,界限之混淆不清,可以知之矣,此等处必须灵活着眼,参机应变,勿拘执也。”清透疏解重石膏孔氏尝谓:“温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即严冬季节,亦多热邪先蓄于内,寒邪引发于外。盖四时病温皆多伏邪为患,且兼湿热之症。时邪外袭后,风、寒、湿邪化热最速。况平素蕴湿积热夙伏于内,一于感受四时不正之气,发则恶寒壮热,表里俱急,而牵营动血,神识昏谵,痉厥抽搐,接踵而至,儿童传变尤速”。

基此灼见,孔氏对四时温热病多从伏邪论治,必予清透疏解,力避温燥热。往往在温病初起即投生石膏、黄芩、栀子、川连、胆草、莲子心、生知柏、紫雪丹等重剂清涤里热方药,配合桑菊饮、银翘散、甘露消毒丹等轻清宣泄。湿邪偏盛者,佐通草、滑石以淡渗;藿香、荷叶以芳透;无汗恶寒身痛者,常佐苏合香丸以辛通芳开r发颐、大头、咽喉肿痛者,必用六神丸或梅花点舌丹以消肿解毒止痛;一见壮热神昏,即投安宫牛黄丸或局方至宝丹以清心开窍,涤热透邪,谨防热极动风,劫阴耗液而有痉厥闭脱之变。

孔氏治温热病重视舌、苔、脉象。凡温邪初起,苔白或黄,只要见舌尖红赤,或舌边、尖有小红点,或舌底见赤,脉象弦滑洪大而实数,或沉伏劲小而数疾,或伴嗜食凉物喜饮冷者,即是热郁在里之明证,直须先清里热,可巧用生石膏、紫雪丹等,当然要在芳透法则下运用,庶里解热透,温邪解之于内外。尤宜用不嫌早,稍有心烦热升,或小儿有躁动夜不安寐端倪者,则犀角、羚羊、牛黄抱龙丸、万氏牛黄清心丸(不是现在市售成药之牛黄清心丸),进而局方至宝、安宫牛黄芩凉开清透之剂,信手捻来,便成佳品,屡奏奇功。并辨认“恶寒甚者,里热郁搏使然,若徒事辛温发表,不顾凉透清里,必致热势鸱张,耗伤津液,气血两燔,变证蜂起,治疗棘手,甚至偾事”。恒见孔氏治疗此类温热证,常常一二诊,二三剂药即霍然向愈。若初起误药失治求诊者,最多服药10余剂,亦能收到满意疗效。缘其治疗温热病擅用清凉药剂,运筹自如,慧眼独具,且疗效卓著,故当时世人称为“石膏孔”。

在《石膏药性辨》中指出:“石膏是清凉退热,解肌透表之专药,一般皆谓其味辛凉,实则石膏之味是咸而兼涩;一般皆认为其性大寒,实则石膏之性是凉而微寒。凡内伤外感,病确属热,投无不宜。奈何今之医者,不究其药性,误信为大寒,而不敢用。尝因医家如此,而病家见方中用石膏,亦畏之如虎。如此谬误流传,习而不察之弊,乃余所大惑而不能解者也。直如摒玉液而弃金丹,致令病人不起,良可慨也。尝详考其性,亲尝其味,《神农本草经》谓其性微寒,且宜于产乳,主治口干舌焦不能息,是真识石膏者;《金匮》《伤寒》用石膏凡十一方,乃从而广之,是真识石膏者。按张仲景之用石膏,是从烦躁、渴、喘、呕吐四处着眼以为法。”先生告诫后人,“石膏一药,遇热证即放胆用之,起死回生,功同金液,能收意外之效,绝无偾事之虞。若用之甚少,则难责其功,俗流煅用则实多流弊。”先生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揭示出石膏“其体重能泻胃火,其气轻能解表肌,生津液,除烦渴,退热疗狂,宣散外感温邪之实热,使从毛孔透出。其性之凉并不寒于其他凉药,但其解热之效,远较其他凉药而过之。治伤寒之头痛如裂,壮热如火,尤为特效。并能缓脾益气,邪热去,脾得缓而元气回;催通乳汁,阳燥润,乳道滋而涌泉出;又能用于外科,治疮疡之溃烂化腐生肌;用于口腔而治口舌糜烂;胃热肺热之发斑发疹更属要药。其他卓效难以尽述,惟气血虚证在所当禁”。(《时斋医话》)上述之谓,确属经验之谈。

忆昔天津某公高年罹疾热危,邀先生赴津诊治。症见神志昏愦,四末不温,便艰溲赤,舌绛苔白,脉沉伏而细数。先生审症求因,诊为温热重证,乃“热深厥深”之候。

阅所服药,多辛散守补者。乃援笔书长篇详尽脉案,抒发辨证立法观点,遂予大剂生石膏、安宫牛黄丸、羚羊、犀角等方药。时值仲冬,当时病家邀天津名医多人在侧,均为之瞠目,以高年岂能任此寒凉?该时津人多畏生石膏大凉。先生力排众疑,当机立断,据理说服病家,并亲为煎药守服,1剂晋后,病情大转,3剂服毕,病已向安,继以养阴益津,清涤余邪,调理经旬,大病霍然。一时先生“石膏孔”之名盛噪津门。

再如北京某银行经理梁姓,1948年孟秋朔后,突发寒热互作。经医予辛温发表,势不减而头面肿大,举家惶然莫知所措。有挚友延先生治之。询知口渴嗜凉饮,大便燥秘4日未行,小溲深赤,颜面焮肿如瓮,视舌赤苔黄燥,脉象弦滑数大。先生诊曰:“温毒外发,初虽憎寒,实则热邪郁搏使然。辛温表散,助纣为虐,热毒上蒸,酿成大头瘟症。矧大渴思凉,便结溲赤,阳明胃家亦实,表里并热,毒邪滋蔓,充斥上下,此涤热透邪通降败毒之不遑,奚论辛散劫灼之能事?”。乃重投生石膏、蒲公英、金银花,配龙胆草、焦栀子、莲子心、生知柏、青连翘、冬桑叶、白僵蚕、薄荷、鲜荷叶、全瓜蒌、元明粉(冲服)、酒川军(开水泡兑),兼用梅花点舌丹(吞服)、紫雪丹(冲服)。连进3剂,大便得畅下,口渴递减,寒热悉蠲,面肿已消大半。乃去薄荷、元明粉、酒川军加大青叶,续服3剂,头面之肿尽消,病来势猛,其去也速。类此验案,不胜枚举。

善用鲜药取效捷

先生一生善用鲜药,如鲜华根、鲜茅根、鲜菖蒲根、鲜生地、鲜藕、鲜荷叶、鲜石斛等。由于苇根清热生津止渴鲜者尤佳,故他不仅在温热病中用其煎汤以代水,或纳入大队清热解毒养阴药中用之,即使杂病中烦热口渴、胃热呕哕,亦悉皆用之。由于鲜茅根能清热凉血、生津止咳、甘不腻膈、寒不伤胃、利不伤阴,故不仅在热病阴津不足时用之,而且杂病中亦常用之。又由于鲜苇根、鲜茅根都具清肺胃之功,前者偏清气分之热,后者偏清血分之热,所以他常常二药同用,以加强清热生津之效。先生不论温病和杂病,只要有湿热痰浊蒙闭清窍,都选用鲜菖蒲根,因菖蒲开窍除痰,鲜品对湿热痰浊,蒙闭清窍更为适宜。鲜生地性大寒,确有清热凉血生津之效,故先生在温热时疫的大热时期每多用之。取鲜石斛的清热生津解渴之力尤大,鲜荷叶的清热解暑之力最良,鲜藕的凉血止血作用更佳,先生在处方中每多用之。鲜石斛早岁在药肆内均栽于砂石内,以备随时配方取用。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外感卷》
2
本条ID:15034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