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辨治要点

名医简介

刘选清(1919〜),陕西汉中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消食导滞,勿忘健脾分利止泻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喂养不当,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运,积滞胃肠,通降失和而致伤食泻。症见大便溏泻,酸臭,混有食物残渣或呈奶花样等,且腹胀拒按,时痛欲泻,泻后胀痛减轻,舌质正常,苔白腻或中心黄厚,脉沉实有力。方选平胃散加减,药用苍术、姜汁炒厚朴、陈皮、炙甘草加生姜、大枣,煎汤调服。因油腻作泻不止者加山楂、鸡内金,以磨消内积,健脾强胃,调理三焦。山楂、鸡内金二药由于炮制不同,功效各异,其生用者增食健胃,炙者止泻进食,可收消食导滞,健脾止泻之功。临床运用时,可将山楂、鸡内金用量一分为二,一半生用,一半炙炒,双管齐下,以获良效。

平胃散较之保和丸,除具有消食之功外,尚无损于脾胃,所以可标本兼顾,使邪祛正复而优于保和丸。

祛暑止泻,首当清热解表暑邪为患,暑热内迫,或饮食不洁,导致腹泻,称暑热腹泻。症见发病急骤,或见烦躁,发热,肢冷,伴恶心呕吐,大便水泻如米泔或蛋花汤样,状若喷射,恶臭如败卵,便次频无计数,小便短赤,甚则目眶下陷,睡时露睛。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用四味香薷饮(香薷、厚朴、扁豆、黄连)。脾虚失运,胃气上逆而有呕吐者,可加半夏、茯苓、陈皮以和胃降逆止呕。祛暑首当清热解表,热清则暑无助而孤立,表解则营卫协调,暑无以内侵。在暑未祛、热未清的情况下,切不可分利止泻,以免暑热内犯而生他变。

温中祛寒,健脾重用黄芪脾胃素虚,运化无权,寒湿之邪侵袭胃肠,极易困遏脾土,脾失健运,升降失司,传导失职,清浊不分,饮食不化,并走大肠而致寒湿泄泻。症见肠鸣腹泻,大便清稀,或似水样,或完谷不化,小溲清长,舌胖,苔白滑,脉沉迟而细。可用附子理中汤(附子、党参、白术、炮姜、炙甘草)加黄芪。若泄泻频繁者,可将白术用黄土炒焦,另加陈仓米(土炒),以增强健脾渗湿、涩肠止泻的作用;如胃寒冷痛吐酸者可加砂仁、草豆蔻、吴茱萸等以加强温中止呕制酸之作用。党参稍腻,白术利水,用量均不宜重,唯独黄芪没有二者之缺陷,且益气健脾之功著,故应重用。临证治疗儿小寒湿腹泻时,黄芪用量多在30g以上,收效甚著,且无副作用。至于附子、炮姜,初始可用至10g,煎煮后宜多次少量饮服,不可一次饮服过多,以防不测。

清热燥湿,应防苦寒损胃夏末初秋,湿与热结,易侵阳明,湿热互阻胃肠,升降传导失司,清浊交混而致湿热腹泻。症见骤然发病,泻下如注,口渴烦热,腹痛即泻,日泻10〜20余次,粪色黄而味臭,呈水样粪便,或混有粘液,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临证常用葛根芩连汤(葛根、黄芩、黄连、甘草)。若兼见发热无汗,伴恶心呕吐者,可加藿香、半夏、竹茹以解表化湿,降逆止呕。由于葛根芩连汤苦寒药居多,极易损伤脾胃,用量不当或辨证不确切,常可使饮食剧减,泻次剧增,甚至药后即泻,泻下为口服之药液。该型泄泻辨证的特点是泻下如注,肛门灼热,泻后仍涩滞不爽,且粪便秽臭。《内经》所谓“暴注下迫,皆属于热”,对该型腹泻的辨证有指导意义。总而言之,湿热泻与寒湿泻均属暴泻之范畴,从理论上鉴别,泾渭分明,但在实际上,尤其是初始阶段,临床经验不足时常易混清,这就要求临床医生注重实践经验,明察秋毫,果断决策,选用方药,常可获得理想的效果。

久泻不愈,立足温肾助阳久泻不愈,责之脾虚,脾虚日久,累及于肾,终至脾肾阳虚。肾虚之泻,小儿罹患者相对较少,但并非绝无仅有。故凡见久泻不愈者,应考虑引起肾泻之可能,其治疗应以健运脾阳为主,但时刻不忘温助肾阳。临证常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茯苓、白术、山药、炒扁豆、附子、肉桂、桔梗、砂仁、炙甘草)。如已导致肾泻,甚至出现五更泻之临床见证,则又当选用“四神丸”之方调治。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儿科卷》
2
本条ID:15027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