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重望诊,调脾安中;喜用温燥;寒热相佐;导利固涩,清滋相济

名医简介

金绍文(1910〜),苏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辨证首重望诊

辨证宜首重望诊,既察神态、症状、舌苔等整体情况,尤重肛门颜色、皱褶和大便性状等局部变化,以此作为诊断的主要依据。

热泻伴有发热,面色红赤,舌红苔黄或白而腻。若苔薄者则湿热较轻,厚则湿热较重。肛门见肿胀色红,皱褶变粗,如色红紫,皱褶粗而肿硬者,为湿热较重之象。大便急迫呈黄色,或水样,带有粘液,气秽热臭;小便色黄赤短涩。

寒泻每见恶寒,面色灰白,精神萎软,舌苔白或薄白腻,脘腹软膨;肛门皱褶潮粘;便下青色或淡黄、淡绿色,带有泡沫,其气微腥;小便清长。

伤食泻可见烦躁,嗳气口臭,鼻准带红,腹部膨隆疼痛,手心热,舌苔白腻或白糙;肛门周围淡红;大便色淡黄,夹有不消化食物(或乳块),味酸臭。

脾虚泻见面色㿠白或萎黄,神疲肢倦,或四肢略肿,腹胀而软,舌淡胖边有齿印,舌苔薄白;肛门稍肿不红,有下坠感;大便溏薄,带有食物残渣或乳片。

其次,尿如米泔多为脾胃气虚;皮肤干枯,面色灰滞,精神倦怠,舌红少津,肛门皱褶松弛下坠,腹部凹陷,腹壁松弛,大便日行3〜5次,状如鸭粪者,则示津液大伤;面色㿠白无华,精神极度倦怠,额出冷汗,四肢厥冷,舌淡苔白,腹凹如舟,弹性消失,脱肛不收,便如稀水而不臭或淡绿色夹有残渣者,则为阳气不足,脾胃虚寒之证。

调脾安中而喜用温燥

泄泻之本在于脾,而小儿之脾又常不足,所以治疗小儿泄泻,调理脾胃为第一要务。多用白术、茯苓、扁豆衣、陈皮、木香。即使非脾虚之泻,亦常加入二三味以扶脾,且病情有一分好转,便追加一分扶脾药。

古人有“无湿不成泻”之论,泄泻之致病因素主要是湿。根据这一特点,临证用药宜偏温、偏燥。如苍术、白术、煨木香、香附子、川朴、炮姜、陈皮等,都经常使用。即使是热泻,也不忘加一些温燥药。脾健之功在脾阳,湿邪易损伤阳气,护阳唯温,祛湿宜燥(津伤阴亏者则要注意顾护津液)。

例1徐某,男,2岁。

大便黄稀夹有粘冻,舌苔白腻,身热不扬,大便检查:脓球++,红细胞+。此乃寒湿中伤,脾胃受困,运化不及,拟方疏运。

白术10g、茯苓10g、淡干姜3g、砂仁壳1.5g、木香3g、大腹皮10g、莱菔叶10g、诃子皮10g。2剂。

服后诸症悉除。

寒热相佐

小儿有“易寒易热”的特点,寒热之间极易转化,单纯寒证或单纯热证临床比例较少,而更多的是寒热错杂。依有斯证则用斯药之古训,临证根据寒热程度孰轻孰重,掌握寒温药物比例,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常互佐的药物有黄芩、川连、马齿苋、地榆、地锦草及木香、吴萸、苏梗、干姜、大腹子等。重要的是根据病情恰到好处地选择药物及配伍,旨在清热而不碍湿,燥湿而不助热。

例2杨某,男,1岁。

腹泻3天,身热不扬,大便青绿相兼,夹粘液,日行6〜7次,舌质红,苔中白。

处方:

苏梗6g、淡干姜3g、煅木香3g、白术10g、制川朴3g、川连1.5g、地榆炭10g、马齿览10g、诃子皮10g、砂仁壳3g、楂炭10g。

2剂后泻止便溏,舌红苔薄。上方去苏梗、干姜、川连、马齿苋,加茯苓10g,大腹皮10g。再进1剂告愈。

导利固涩,三法相伍

小儿泄泻伤食最多,即使是其他原因引起的亦每多夹滞。故每用消导之楂炭、炒麦芽、莱菔叶、莱菔子、保和丸等。

古有“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之说,故利小便为治泻必用之法,但又因小儿有“易虚易实”的特点,泄泻易致清气下陷,津气暴脱,甚或阴竭阳亡呈危重证,所以在利导之时常加诃子皮、石榴皮等以收涩,防脱于未然。即使是初病,若是暴泻,口渴亦常用之。认为三法相伍,有祛邪而不伤正,涩肠而不留寇之妙。

例3王某,男,2.5月。

泄泻2天,日行10数次,黄色水样便,量多,身热不扬,舌质红,苔中白。

处方:

鸡苏散30g、煨木香3g、黄芩炭6g、黄连1.5g、茯苓10g、楂炭10g、炒麦芽10g、诃子皮10g、石榴皮10g、生甘草3g。

1剂后病情减半,再服1剂泄泻得止。续予七味白术散1剂善后。

,疏运结合清滋相济适用于泄泻夹滞者。见便下虽急而不爽,夹有不消化食物,腹皮胀膨,叩之如鼓,嗳气不舒,小便短少,舌苔白腻或腐。治宜疏畅气机,运脾利湿。常用木香、大腹皮、香橼皮、薏苡仁、车前子、泽泻,并酌加麦芽、楂曲等消导之品。

用于暴泻或久泄或过用苦寒、温燥之品致津液受伤者。证见大便次数多而溏,肛门皱摺失润,四肢皮肤干皱,口渴欲饮,舌红少津。治宜清肠滋液。以少量之芩、连配用足量之石斛、麦冬、山药,俾肠热清而液生,泄泻可止。

湿疹泄泻,利湿则安

幼儿头面奶癣干涸之后辄发腹泻,次多质粘色青,腹胀纳减,舌苔白腻,病虽缠绵,而精神如常。此种泄泻即为“湿疹泻”,临床较为常见。金氏喻之为“翘翘板”,言其与奶癣交替而作,此起彼伏,经久不愈,治疗颇为困难。如听其自然,多至三四岁方趋康复。其治疗主要抓住一“湿”字。临床常用金氏白术朴榆汤(白术、川朴、地榆炭、木香、薏苡仁、大腹皮、马齿苋、车前子、麦芽)治之。湿热明显者加黄芩、黄连;奶癣作痒者加白鲜皮、地肤子、蝉蜕。方中马齿苋味酸性寒,既能清热解毒,收敛止泻,又可治疗湿疹,故治本型泄泻为必用之药。此方经临床应用多年,疗效颇著。

例4张某,男,4个月,1980年6月30日诊。

患儿头面湿疹已久,疹隐则泄作。今腹泻2天,泻下色青粘腻,日5〜6次,胃纳不香,舌苔白腻。此肌表之湿邪郁伏于内,脾失健运而湿滞相兼,以至泄泻。治当疏运脾胃,清肠化湿为法,用金氏白术朴榆汤治之。

炒白术10g、炒薏苡仁10g、大腹皮10g、地榆炭10g、马齿览10g、车前子(包)10g、山楂炭10g、制川朴6g、煨木香6g、黄芩炭6g、黄连2g。

服2剂而泻止,惟大便略溏,原方继进1剂,大便正常,湿疹亦未发作。

(李志山吴宣澂等 整理)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儿科卷》
2
本条ID:15025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