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阴法治疗重症小儿腹泻

名医简介

许芝泉(1925〜),安徽省徽州卫生学校主任医师。

杨某,女,2岁,1971年7月20日诊。

患孩7个月早产,出生以后又因母乳缺乏,人工喂养,罹患消化不良,长期腹泻,每日少则二三次,多则七八次。西医诊为重度脱水、酸中毒、低血钾症、重度营养不良及多种维生素缺乏症合并口腔霉菌感染。虽然先后住县医院及地区医院近2月,而病情仍无明显好转,邀前往诊治。其时患孩每天腹泻七八次,发热39T左右,口渴,尿少,烦躁不宁,哭无泪,身无汗,形体极度消瘦,眼眶凹陷,舌红无苔,扪之无津,脉象细数。即使每天输液(并曾输血400ml),亦无济无事。症脉合参,显属脾胃之阴重伤,遂投以养阴益胃滋脾之剂,以消息之。

处方:

北沙参10g、麦冬5g、鲜石斛9g、生扁豆9g、鲜芦根1尺鲜荷叶1角木瓜5g、乌梅炭5g。

3剂后,泄泻由每天七八次减至二三次,身热减轻,夜寐较宁,哭有泪,身有汗,舌上微起薄白苔,此乃津液来复之渐。原方加粳米一撮,再服3剂,热退泻止。嗣以山药、莲肉、芡实、扁豆、薏苡仁、生谷芽等善后调理。先后服药12剂而痊愈出院。

小儿腹泻一证,多因饮食失节、寒温失调引起,临床上一般分寒湿腹泻、湿热腹泻、伤食腹泻、脾虚腹泻等。其治法不外温中利湿、清热利湿、导滞利湿、健脾利湿等。均秉“湿胜则濡泻”意。而本例重证腹泻,若从湿治则谬矣!观其临床表现,一派脾胃阴伤之象,故遵叶天士养胃汤化裁,加入乌梅、木瓜二味。即养胃阴法以甘寒滋阴为主,酸甘合伍,一敛一滋,从而加强了养阴滋脾益胃的作用。服后阴液得复,热退泻止,果然效如桴鼓,可见中医辨证施治之可贵。

(许从真 整理)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儿科卷》
2
本条ID:15028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