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腹泻治疗探讨

名医简介

叶孝礼(1918〜),福建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止泻十法

1.去积消食法:常用消食药有山楂、鸡内金、神曲、麦芽、谷芽等。若乳积或鱼肉积滞者应重用山楂、鸡内金;因谷类致积者重用麦芽、谷芽;若积滞原因不明而伴腹胀,应选用神曲、厚朴。

2.导滞攻下法:常用导泻药有大黄、枳实等。

3.清热利湿法:常用清热药有葛根、黄芩、黄连、银花、连翘、白头翁、马齿苋、鱼腥草、铁苋菜等。这类药物具有消炎、利尿、抗感染的作用,感染性腹泻多用之。

4.温中祛寒法:常用温中药有干姜、附子、吴茱萸、肉豆蔻等。

5.健脾益气法:常用健脾益气药有白术、怀山药、茯苓、扁豆、芡实、莲肉、党参、黄芪、炙草等。

6.利水渗湿法:常用利水渗湿药有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草)等。

7.涩肠止泻法:常用固涩药有诃子、赤石脂、石榴皮、乌梅、罂粟壳等。

8.行气消胀法:常用理气药有陈皮、木香、厚朴、砂仁、枳壳等。

9.养阴清热法:常用养阴清热药有西洋参、沙参、玄参、石斛、乌梅、杭芍等。

10.扶阳固摄法:常用扶阳药有附子、干姜、肉桂、补骨脂、益智仁等。

以上所举腹泻十法,皆为常用之法,而温、清、消、补法是主要的,特别是分利法在治疗腹泻时应用更广。从临床实践体会到泄泻虽然多端,总不离乎脾伤积湿,治法初定宜调中分利,有食积则消导,有湿热则清利,久必升提,滑须固涩。治疗时还应注意下列几点:清热苦寒汤药不可长期饮服,因苦寒过多则损伤脾胃;淡渗利湿之剂不可用之过多,因淡渗分利过多可致津枯阳陷;补虚药品不可纯用甘温,以防生湿;固涩之剂不可过早使用,因固涩过早则积滞未消,余邪残留;攻下之剂不可多用,因攻伐过甚则损伤元气,对体弱病儿更应慎用。

病分三证

1.外感证:多由于外感风寒或暑湿而致。临床上有偏热、偏寒之分。

偏热:病因为伤风夹热积。由于喂养不当,积食生热,或再兼感暑邪,蕴郁肠胃,内外相并而发为泄泻。症见水样稀便,色黄气臭,腹痛即泻,暴注下迫,身热口渴,烦躁不安,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数急。发病多数急骤,腹泻频繁,如不及时治疗很易引起脱水。治法清热利湿,常用方剂如加味葛根芩连汤:

葛根5g、黄芩5g、黄连3g、泽泻10g、甘草3g、茯苓10g、广木香2g。

本方能解表清里,兼有利湿作用。方中葛根、黄芩、黄连能解肌清热燥湿;加泽泻、茯苓以助其清热利湿。

例11岁男孩,住院号40784。

壮热下利,口渴夺饮,烦扰不安,食入即吐,腹胀满,小溲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数急。证属风热泄泻,治则清热利湿,方用加味葛根芩连汤。服2剂后热撤泻止,为巩固其效,用黄芩汤加健脾之品:

黄芩3g、杭芍9g、甘草3g、茯苓9g、白术9g、怀山药9g、芡实9g。

续服2剂,痊愈出院。

偏寒:病因为伤风寒夹冷积。由于感受风寒,饮食不节,以致脾胃运化失职。症见大便清稀,色淡不臭,腹痛肠鸣,口不渴或伴发热,鼻塞流涕,轻咳厌食。苔薄白,脉浮。治宜祛寒化湿,主要采用芳香化湿药品以疏风散寒化湿。常用方剂如藿香正气散加减:

藿香3g、紫苏5g、制半夏5g、茯苓10g、白术10g、陈皮3g。

本方能疏风散寒,兼有利湿作用。方中以藿香芳香化浊,理气和中;紫苏散寒解表;半夏、白术、茯苓、陈皮和中健脾,化湿理气。

例211个月女孩,住院号40623。

轻咳,清涕,纳呆,便稀多沫,色淡不臭,口不渴,脉浮,苔薄白。症属风寒泄泻,治则疏风散寒化湿,方用藿香正气散加减。服3剂后,外感已解,大便正常,痊愈出院。

2.伤食证:本病由乳食不节,喂养不当,肠胃宿食停滞,损伤脾胃引起。症见有明显伤食之象,大便酸臭,腹痛胀满,泻前有哭闹,泻后痛减,厌食或兼呕吐。舌苔厚浊,脉滑。治宜祛积消食,主要采用消导之品,以助脾胃消化,同时应注意节制乳食。常以保和丸加减治之,以祛积消食,兼能利湿。

例31岁男孩,住院号41043。

肌热腹泄,恶心呕吐,口渴厌食,大便酸臭,溲短而赤,腹痛胀满拒按,舌苔厚腻,脉象滑数。症属伤食泻,治宜祛积消食,方用保和丸加减。连服2剂,痊愈出院。

3.正虚证:久泻或暴泻引起正气虚弱,临床上分为脾气虚、脾阴虚及脾肾两虚。

脾气虚:病因久泻不愈或时泻时止,导致脾胃虚弱;或大病后脾气虚弱作泻。年幼体弱婴儿最为多见。症见大便稀薄或水样,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或带奶瓣,身弱肢凉,面色萎黄,消瘦,神疲倦怠,腹痛厌食。口唇淡白,舌质淡,苔白,脉缓而弱。治宜健脾扶土止泻,主要采用健脾理气化湿药。常用方剂为加减参苓白术散:

党参10g、白术5g、茯苓5g、怀山药10g、扁豆10g、草豆蔻2g、炮姜15g。

本方能健脾化湿,方中党参、白术、茯苓、怀山药、扁豆补气健脾利湿;草豆蔻、炮姜温中燥湿止泻。

例41岁男孩,住院号126944。

腹泻2个月,日10余次,为黄色稀便,伴呕吐,曾在当地医院治疗2次未愈。入院时泄泻日久,消瘦苍白,神疲倦怠,轻度脱水外观,脉缓,苔薄白。证属脾气虚,治宜健脾理气化湿,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并配合西药对症治疗及输液疗法。服药8剂,泻止,但病孩仍较软弱,下肢浮肿,神疲,证属气血两虚,方用八珍汤主之,以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养胃益气;川芎、当归、赤芍、熟地补血调血。服2剂后肿消,精神转好。续服数剂,痊愈出院。脾阴虚:暴泻或久泻,津液亏损。症见眼窝及前囟凹陷,皮肤干燥,精神倦怠或烦躁不安,小便短赤,泻黄色水样便,口渴引饮。舌光绛或口舌生疮,脉细数。宜育脾阴。常用方剂如五阴煎加减:

熟地9g、怀山药15g、扁豆10g、炙甘草3g、茯苓15g、杭芍10g、乌梅10g、太子参15g、白术6g、莲子10g。

本方能养阴健脾利湿。方中怀山药、茯苓健脾渗湿;扁豆、莲子扶脾固肠;杭芍酸敛养阴;炙草健脾和中;太子参益气补脾。

例51岁2个月男孩,住院号21831。

腹泻日达10〜20次,肌肉消瘦,神疲倦怠,溺短赤,口烦渴,舌红尖绛,脉细数。证属脾阴虚,治则健脾育阴,方用五阴煎加减并配合输液疗法。服3剂后,泄泻已止,食量增加,唯舌红尖绛,口疮。本症仍属于下利日久,阴液有亏,采用标本兼施,方用健脾益气汤合增液汤加减:

党参9g、白术9g、茯苓9g、甘草3g、玄参9g、生地9g、麦冬9g、天冬9g、青黛3g。

续服14剂后痊愈出院。

脾肾两虚:久泻不止,脾虚及肾,肾阳亏虚。症见久泻不止,大便完谷不化,面色㿠白,四肢厥冷,苔白质淡,脉细微。治宜育阴维阳,温补脾肾。常用方剂如左归饮及健脾益气汤合四神丸加减:

土炒当归5g、怀山药15g、桂枝5g、枸杞子10g、乌梅10g、附子3g、补骨脂10g、肉豆蔻5g、吴茱萸5g、五味子10g、白术10g、茯苓10g、人参3g。

本方能健脾益气,温肾固肠。方中人参、白术、茯苓、怀山药甘温益气健脾;补骨脂、枸杞子补火滋肾;吴茱萸、肉豆蔻、桂枝、附子温暖脾肾;五味子、乌梅敛肠止泻。

例611个月女孩,住院号146906。

反复腹泻已有3个月,曾在院外采用多种抗生素、补液、对症等处理未见明显好转,呈中度脱水外观,消瘦神疲,面色无华,纳呆,大便完谷不化,小便短赤,脉微细,舌质淡,苔薄。证属脾肾两虚,治则温补脾肾,方用右归饮及健脾益气汤合四神丸加减化裁。服5剂后便泻已止,纳健,小便清长,脉缓,舌苔薄。为巩固其效,采用健脾益气汤合四神丸加减:

党参15g、白术9g、茯苓9g、甘草3g、肉豆蔻(去油)3g、补骨脂9g、枸杞子9g、五味子9g。

续服1周后,痊愈出院。

按上述分型治疗611例腹泻,治愈率为95.6%。

观察611例住院患儿,以外感偏热者最多见,其次是伤食证。湿热泻系由外感暑邪,内蕴湿热所引起,治宜清热利湿,葛根芩连汤疗效显著。抗菌素控制肠道细菌感染虽有一定的疗效,但从临床观察,西医治疗的病例往往泻止后高热不撤,腹部胀满,经改服加味葛根芩连汤数剂后,里热一解,自然胀消、尿利、热降而趋痊愈。葛根、黄芩、黄连等清热燥湿药物具有消炎、抗感染等作用,再加用广木香行气,使湿热从大小便排出,不至于蓄积体内而引起饱胀,中毒症状即能缓解。例如一10月男孩,壮热便泄,通宵不寐,口渴夺饮,小溲短赤,腹胀满,经院外治疗4日未愈,急诊入院。舌质红、苔腻,脉数急。证属热毒泄泻,治则清热利湿。方用葛根芩连汤加味:葛根、黄芩、黄连、木香、泽泻、枳壳、生栀子、豆豉、淡竹叶、石膏。服3剂后,痊愈出院。

曾对17例秋季腹泻湿型病例进行观察,在服用加味葛根芩连汤前后,E—玫瑰花结形成率测定,治疗后比治疗前提高22.4%,可见加味葛根芩连汤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伤食泻系由乳食不化、胃肠积滞所引起,治宜去积消食,方用保和丸加减。但去积消食只是对一般食积而言,实积重症者则应导滞攻下。例:1岁男孩,发热泄泻,恶心呕吐,口渴厌食,便味酸臭,溲短而赤,腹满拒按,苔黄垢腻,脉象滑数。方用大黄、枳实、神曲、茯苓、黄芩、黄连、泽泻。连服4剂,诸症消失,继以保和丸加减,痊愈出院。本例腹泻犹用下法,认为实积之候,重者必攻而下之,使垢瘀尽去而后正气可复。中医精华贵在辨证论治,对具体病人作具体分析,不能局限于什么病用什么药。

从临床实践体会到,治泻宜采用中医治疗,适当地结合西医对症处理。按中医辨证分型,腹泻的伤食型可单纯用中医消食去积法治疗;对一般外感型以用中药治疗更为适宜,必要时可配合输液疗法;中毒性细菌性肠炎必要时可短期加用或改用抗菌素并配合输疗液法,危象解除后,仍以中医治疗为宜,因长期应用抗菌素容易继发二重感染;虚寒型应以中医治疗为主,有伤阴或伤阳证候出现时,应积极配合西医输液、输血等对症处理,标本兼施。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儿科卷》
2
本条ID:15027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