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徐迪三(1929〜),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教授。婴幼儿腹泻可分为寒泻、热泻、伤食泻、脾虚泻4种。从其发病之急缓,邪正虚实的不同情况,又将这4种归纳为虚实两大类,如寒、热、伤食泻,发病急,病程短,为急性暴泻,属于实泻;脾虚泻,病情缓慢,病程长,为慢性久泻,属于虚泻。针对复杂多变的症状,在治疗中设加减方随证选用。
一、寒泻
多有受寒史,病程在2周内,泻下清谷,便色澄清,肠鸣切痛,小溲清长,舌质正常或偏淡,苔白腻,脉沉或紧。治宜祛寒燥湿,消化6号方加减:
腹泻3天,大便日8〜9次。淡黄色水样不消化,舌苔薄白质淡,脉细。大便常规:脂肪(++);沙门氏菌培养(-)。证属寒泻。予祛寒化湿,佐以收涩。以消化6号方、3号方各半帖。连服3天。服上药后,次日大便3次,已经成形。
二、热泻
病程在2周内,泻下如注,粘秽腥臭,小溲短赤,舌质红,苔黄腻,咽红,脉滑数。治宜清热化湿,消化1号方加减:
如系外感风热表证引起的协热利,肛温高于38℃者,先用上感1号方:
肛温低于38℃,仅有咽红或咳嗽、喷嚏、流涕等症状时仍用消化1号方。(暑泻亦按此法辨治)例2:杨某,男,9月。门诊号78—91M1。1980年10月17日初诊。
腹泻4天。开始时有发热呕吐。服西药后,热解,呕吐亦止,但泻下如注,日10余次,淡黄色水样。体温正常,轻度失水,舌质红,苔黄厚,脉细数,咽红(+),大便常规沙门氏菌培养(一)。证属热泻。予清热化湿为主,以消化1号方、3号方加藿香9g,3帖。次日大便仅1次,呈中药色厚糊状。
三、伤食泻
大多有伤食史,病程短于2周,大便酸臭,秽气极重。
或伴有呕吐、纳呆、嗳气食臭、腹胀等症,或便前哭吵。舌苔厚腻。治以消食化湿,消化4号方加减:
例3陈某,男,22月。门诊号78—12555。1980年11月19日初诊。
腹泻2天。前天吃4个鸡蛋后开始,今腹泻4次,淡黄色稀糊状,臭如败卵。大便常规(一)。舌质正常,苔黄腻、脉滑数。属伤食泻。以消食为主,予消化4号方3帖。次日大便恢复正常。
四、脾虚泻
病程长,久泻或反复腹泻超过1月,泻下稀薄不化,腹鸣或甫食即泻,或伴湿疹,苔质正常或淡,脉细软或濡弱。治以健脾利湿,消化2号方加减:
例4周某,男,2月士。门诊号76.80850。1如0年11月5日初诊。
出生后2个月来一直腹泻,用中西药物无效,日8〜9次,色淡黄稀糊状,夹有少许粘液。舌质正常,苔薄白,脉细,腹软,大便常规(一)。属脾虚泻。宜健脾止涩,予消化方2号,加扁豆花9g,鸡金炭4.5g,诃子9g,罂粟壳3g,3帖。药后大便减至日2〜3次,为中药色厚糊状便。
治疗婴幼儿腹泻尚需注意辨证用药,可于上述方中酌情加入:
表证无汗,加淡豆豉9g,薄荷4.5g;暑证无汗,加香蕾4.5g。
热盛咽红,脉数,加夏枯草9g,板蓝根9g。
湿盛苔腻,加厚朴4.5g,姜半夏9g,藿香9g,佩兰9g。阴虚苔少,舌剥,口干,加乌梅炭9g,川石斛9g。
阳虚舌淡,面胱,四肢不温,加熟附块4.5g,补骨脂9g。
久泻不止,加消化3号方:诃子9g,肉果4.5g;或加石榴皮9g,罂粟壳4.5g。
湿疹,加消化5号方:夏枯草9g,土茯苓9g,白鲜皮9g。
小便短少,加车前子9g,猪苓9g。
大便粘液多,加扁豆花9g,茯苓9g。
大便泡沫多,加防风炭9g。
以上消化1号〜6号及上感1号方等均浓煎,每帖20ml。年龄小于1月者每天服1/2帖,小于6月者每天服2/3帖,6月以上者每天服1帖。各单味亦须浓煎后加入合剂中服用。
自1979年始,观察本分类法对于各种急慢性腹泻的治疗情况:
对2106例婴幼儿腹泻进行了辨证分类,其中湿热泻1143例,占54.27%,脾虚泻662例,占31.43%;寒泻296例,占14.06%;伤食泻5例,占0.24%。
对190例急性腹泻进行了中、西、对照三组的疗效对比观察。中药组63例,痊愈46例,占73%;好转12例,占19.1%;无效5例,占7.9%。西药组68例,痊愈35例,占51.5%;好转24例,占35.3%;无效9例,占13.2%。
对照组59例,痊愈31例,占52.5%;好转17例,占28.8%;无效11例,占18.7%。三组相比:中药组痊愈率73%,高于西药组的51.5%及对照组的52.5%。经统计学处理,P<0.05。
对54例轮状病毒腹泻进行中、西两组疗效对比观察,在腹泻持续时间均值土标准差以及治疗后腹泻的消失时间均值土标准差方面,中药组23例,平均为4.84±1.64天及3.13土1.39天,较西药组31例平均6.65天±1.77天及4.43±1.39天为短,经统计学处理户<0.01及<0.001,中药组的疗效优于西药组。
对EPEC肠炎进行了中药疗效观察及部分药物的敏感试验。中药治疗EPEC肠炎12例,8例有效,占66.7%;4例无效,占33.3%。选择消化1号方、消化3号方、消化6号方以及单味中药夏枯草、野菊花、乌梅炭、锦齿、地锦草、马齿苋、藿香、木香等,对0123B15、055B5、OmB14、OmB4、02表24等菌种进行了药敏试验。其结果:消化1号方、消化3号方及乌梅炭对上述致病性大肠杆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进一步证明中药对EPEC肠炎的疗效。
对87例慢性腹泻进行了中、西药两组的疗效对比观察。中药组62例,痊愈38例,占61.3%;好转19例,占30.6%;无效5例,占8.1%。总有效率为91.9%。西药组25例,痊愈4例,占16%;好转8例,占32%,无效13例,占52%。总有效率为48%。两组相比,无论在痊愈及总有效率方面,都有极显著的差异,经统计学处理,P值均<0.005。中药组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
体会
婴幼儿腹泻,可分为急慢性2个时期。急性腹泻起病急,病程短,多为暴泻,常见的有寒泻、热泻、伤食泻等,由邪实所致,属于实证,治宜祛邪。慢性腹泻,病情缓慢,病程长,多为久泻,常见的是脾虚泻,由正虚所致,属于虚证,治宜扶正。
一、急性腹泻祛湿勿忘健脾
祛湿是治疗急性腹泻的主要方法。如寒泻之用祛寒燥湿,热泻之用清热利湿,伤食泻之用消食化湿等,都着眼于治湿。但因湿是在脾运失常的情况下致泻的,故单纯祛湿,则湿祛而脾运不复,仍难治愈腹泻,应用茯苓、白术之健脾化湿,则可加速脾运的恢复,为治急性腹泻之要法。
二、暴泻需用止涩
暴泻由邪实所致,故习惯上都不主张早用止涩,以免留邪为患。然在暴泻量多而日夜便次多达数十次时,就要损伤阴阳,如不及时护正,必致阴阳两虚,造成不良后果。考虑罂粟壳之类会碍邪,则可选用诃子、石榴皮之类,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它们有抗菌作用,既可护正又可祛邪,为治急性腹泻较为理想的止涩药。
三、暴泻伤阴不宜腻补
暴泻每易伤阴,当出现口干,肤燥,溲短,泪少,舌苔剥落等伤阴失水症状时,宜选用乌梅、石斛以生津,而不宜应用地黄以养阴,因腻补药可造成水湿失运,加重脾胃负担而使病情加重。
四、湿疹性久泻要兼用祛湿
在婴幼儿腹泻中,湿疹性久泻的病例较为常见,其特点是腹泻兼有湿疹,病情迁延,反复难愈,此类患者,属于脾虚兼有湿热,单用参、苓、术、草之益气健脾,而不怯除湿热,往往无济于事,应加用夏枯草、白鲜皮等清利湿热之品,使湿祛而泻止。
五、脾虚久泻要慎用苦寒
在脾虚久泻的病例中,因感邪而见苔黄,舌红,咽赤,腹泻如注等热症,必须加用芩连之类以清热。由于苦寒药损伤脾阳,故应用时必须适可而止,不宜过量久服,如遇脾虚而湿热久留者,可选用扁豆花之类既有健脾又有清利湿热作用的药物。
六、兼表者,应先治其表
在慢性腹泻的病程中,由于久泻正虚而容易反复外感,如遇发热、咳嗽、流涕、咽红等表症时,可选用薄荷、豆豉,或苏叶、羌活以疏散表邪。表解则里症自和,如里仍不和而腹泻不止者,则可继续益气健脾,以善其后。
七、淡黄色便并非虚寒主症
古人在辨证时以大便颜色的深淡为辨别寒热的标准。《幼幼集成》曰:“淡黄色、白色属于虚寒”。今人亦一致认为淡黄色及白色大便是虚、寒的表现,然而在婴幼儿腹泻中见到的淡黄色、白色大便,并非都是寒证、虚证。据648例湿热泻的统计,深黄色便为228例,占35.2%,淡黄色便为289例,占44.6%,可见在湿热泻中淡黄色便反而多于深黄色便。在63例秋季轮状病毒腹泻中,湿热泻有56例,占88.9%,而其中淡黄色乳白色大便就有38例,占60.3%。这类实热泻,根据舌红、咽赤、脉数、口干等热象而应用清利湿热的药物,都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可见在婴幼儿腹泻中淡黄色、乳白色大便并不能作为寒泻的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