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刘弼臣(1926〜),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对小儿泄泻的辨证,除遵循八纲、脏腑等辨证方法外,刘氏还强调注意局部与整体结合的辨证方法。
小儿泄泻,主要表现在大便的变化。大便的性状、气味、色泽等提供了辨证的依据,故必须审视大便性状与肛门。如大便“暴迫注下”、“溏粘垢秽”、“如筒吊水,泻过即止”或“夹泡沫”等,多属热象;如泻物“形如败卵”、“腹痛思泻,泻则痛止”等,多为实象;若粪便“清稀如水”、“澄澈清冷”、“肠鸣泄泻”,水谷不分等,多属寒象;若“食后思泻,泻物不化”、“下利清谷”等,多属虚;“气味不显”多虚寒;“气味酸馊”多伤食。古人曾以粪便颜色的深浅辨别寒热,现据临床统计,并非完全可靠。刘氏还善于观察患儿肛门情况,以为辨证之参考。凡伴肛门肿胀、灼热、潮红、皱褶变粗者,多属热;而肛门色淡,皱褶潮粘的,多属寒;肛门肿胀而痛,周围淡红者,多伤食;肛门不肿、不红者,多虚泻。以上均为局部症状,还须结合整体情况来考虑。凡起病急、病程短,兼有身热、口渴、心烦者,多偏实、热;凡起病较缓、病程较长,反复不愈,兼有神疲、面黄肌瘦者,多属虚、寒。若局部与整体症状不尽符合者,多为虚实夹杂。将上述局部症状与整体情况结合辨证,泄泻之寒、热、虚、实,了然于胸,其病情的轻重转归也会不究自明。
小儿脏腑柔弱,阳既未盛,阴又未充,泄泻不仅可以损伤气津,导致脾虚胃弱,严重者也会出现伤阴、伤阳,甚或转成疳慢,从而影响其预后。其不良征兆可有:
1.腹胀:几乎为泄泻的自身症状。多数能治疗后解除,但也有不易消除,并成为小儿泄泻病程中突出问题的。其症虽属腹胀,但叩之中空如鼓,泻后胀满不减,与伤食泄泻的腹胀拒按截然不同,是由脾阳不振,气机不运造成的,若不及时纠正,常可导致不良后果。
2.伤阴伤阳:由于大量水液外泄,极易造成津亏液脱,加之火热灼津,均可导致阴津涸竭,出现皮肤干枯,口渴心烦,唇红舌绛,小便短少或无。亟宜酸甘敛阴,救其阴液。若泄泻急暴,或日久,气随液脱,或寒湿困脾,皆能重伤其阳,出现精神萎靡,四肢不温,面色青灰,呼吸浅促,脉危欲绝之危候。亟宜回阳救逆,以挽其生命。小儿泄泻,常表现为病情急骤,虚实互变,阴阳两伤,临床应予兼顾。
3.久泻可成疳慢:若重伤脾胃之阳,可以导致土虚木亢,肝旺生风,从而形成慢惊风,往往危及生命。若重伤脾胃之阴,又可造成输化无源,影响生长发育,形成五迟、五软等虚羸证候。
(史英杰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