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黎炳南(1916〜),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本病的治疗重点是着眼于肺、脾、肾三脏。临证则分发作期与缓解期而分别施治。在急性发作期,痰气相搏,阻塞气道,肺失肃降而发为哮喘,“急则治其标”,此时治肺攻邪,实为当务之急。其中冷哮,治宜温肺散寒,化痰平喘;热哮则宣肺清热,化痰降逆,此易为人所注意。
攻邪虽为大法,却非唯一治法,攻邪之中辅以扶正,亦常为必不可少之法,此则易为人所忽视。盖哮喘之发病虽因宿痰而起,溯本追源,痰实为津液所生,而津液生于水谷,赖脾气敷布而上辅于肺,脾虚不运反积湿成痰,上贮于肺,此所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肺主表卫外,肺为痰困则卫外不固,外邪乘虚而袭,此乃本病易为外邪感触而起之根源。黎氏治疗本病一方面宣肺化痰,降气定喘;另一方面益气健脾以绝生痰之源,扶元固本而令邪不可干。祛邪为主兼以扶正则外邪痰浊去而正自安;正气复而外邪痰浊毋能再犯,如此则顽病亦可期渐愈。若专于攻邪治标,则痰随去而随生,且滥施攻伐,正气内馁,病虽暂愈亦易遇邪而时时触发,故专于攻邪者往往难于奏效,其道理正在于此。
哮喘一症,可长年累月反复发作,在急性发作期临证多表现为本虚标实,患者除气喘痰鸣外常伴面色萎黄,神疲纳呆,自汗盗汗,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细无力等脾虚气弱之象。这时一方面当宣肺散寒,化痰定喘加投麻、桂、苏、葶、陈、夏等;另一方面须益气健脾,可重用党参,并酌加术、苓、炙甘草,甚至归、芪之类。此外人参亦为喜用之品,一般认为哮喘为气逆于上,治法以降为顺,参、芪补气升提,常被视为发作期的禁用之品。但黎氏认为一药之性不能代表一方之性,放胆用之则非但无害反而有益,有些屡治不能平喘的病人,有用参芪反而获缓解者。
久病不已,穷则及肾,小儿阴阳稚弱,血气未充,久病常致肾虚。虽其表现往往不如成人明显,但细细辨之亦常可察。肾为水火之脏,其证有阴虚阳虚之别。肾阳虚冷失于温养而致喘者,可伴见面色㿠白无华、目眶黯黑、肢冷、夜尿、脉沉无力等,具此象可酌加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巴戟天、淫羊藿、鹿茸等扶元固肾之品;寒甚者尚须配附、桂之类以温肾散寒。肾阴亏损,不能上滋于肺,亦能导致肺阴不足而喘者,其症可伴见咽干痰少,心烦不眠,舌光红而干、苔少或无苔,脉细略数。治法除宣肺定喘外,宜配滋肾清肺之品,常合生脉散以及女贞子、何首乌、熟地、沙参,肺肾同治亦属“金水相生”之意。肺、脾、肾三脏关系甚为密切,须纵观全局而调之,不可有所偏颇,且攻邪不忘补虚,此为至要。
对缓解期的治疗,宗“缓则治其本”之意,当以扶正固本为主。用金水六君煎(二陈汤加熟地、当归)为基础,从肺、脾、肾着眼加减化裁之。本方为张景岳所创,且称之为“治虚痰之喘”的“神剂”,其中二陈理脾,以归、地理肾,此方既除痰去实邪,又扶元固本,治脾肾虚之喘咳,疗效颇佳。偏于肺脾虚者可加参、术之类;偏于肾虚者则加补骨脂、巴戟、鹿茸之属。同时本病以宿痰内伏为病根,哮喘一时平息,而伏痰实未尽去,故在补虚的基础上须继续使用宣肺化痰之品,除二陈之外尚可配加麻、桂之类,以求祛邪务尽,此补虚不忘攻邪之意,这对巩固疗效,争取痊愈有着重要意义。近代研究发现哮喘病人缓解期虽无喘,但支气管仍有炎症和痉挛,故认为扩张支气管药物不宜中断,以求彻底缓解,否定了过去认为哮喘缓解后生理功能即恢复的不恰当看法。在缓解期的治法是得到现代科学实验的支持的。
顽固性哮喘,指哮喘发作频繁,或发作持续,迭用中西药物难以缓解者。传统治疗方法,是以“发时治肺”,治标攻邪为主,临床分寒性、热性哮喘为治。黎炳南教授研究、治疗哮喘多年,认为顽固性哮喘病机复杂,沿用常法往往难以奏效。故其常据患者之病理特点。灵活施用多种治法,取得良效。兹以跟师所见,简介其治法数则。
温下清上
据黎老观察,患者出现上热下寒者不少,而单纯之上热证则不多。若见痰黄、咽红或唇舌偏红、苔黄等症,未可遽下“实热”之定论。四诊详审,常可发现部分患者有脾肾阳虚的表现,如面色苍白、自汗、肢冷、尿频、便溏、脉细无力,甚至张口抬肩、气短不续等气不归根之症。本病多起于感寒饮冷。夜寒阴盛时症状益甚,过用清凉病反增剧。上热,多为局部之兼症,而非哮喘发作的主要病因。下寒,才是病发之主因。辨证时须注意,唇舌暗红色深,为气郁血瘀之征,但易误作热症;喘作时,不论寒热虚实,其脉必数,不能单凭此作热证之据。黎老的经验,哮喘切忌过用苦寒,若忽视下寒而把上热作为主因,甚至把假热误作真热治疗,必然加重病情。下寒上热者,治以温下清上法。可选补骨脂、巴戟天、紫河车、肉桂、当归、白术以温补脾肾;选用蚤休、毛冬青、黄芩、射干等以清上热。一寒一热,各有归经,自能温下清上,各行其功。曾治苏某,男,10岁,因受凉后哮喘复发1周。难以平卧,痰稠而黄白相间,怯寒,多汗。面色苍白,肢不温,咽红,喉核中度肿大,舌淡、苔白厚,脉细数。本证以阳虚感寒为主;痰黄、咽喉红肿等上热症状为兼证。治用麻黄、细辛、苏子、鹅管石宣肺化痰定喘;补骨脂、白术、当归、五味子、炙甘草温补脾肾;佐毛冬青、射干、蚤休清热利咽。3剂后哮喘大减。守方继进3剂而喘止。
祛疼通络
肺朝百脉,主一身之气。顽固性哮喘患者肺病既深,血脉不畅,甚者可致心血瘀阻。施治时,应预见病理之发展,先行截断其演变过程,在宣肺降气的同时,早用、重用祛瘀通络之品。如毛冬青祛瘀通络而兼清肺,宜于挟热者;当归可活血补血,且“主咳逆上气”(《神农本草经》),用于阴血不足者;桃仁、丹参适于瘀证明显者。此外,黎老亦常选用地龙、全蝎、僵蚕等虫类以搜络行瘀,祛风解痉。气血相从,血和则气顺,脉络畅通,有利于气机之恢复,加速疾病向愈。若待瘀证外现才予处治,则气滞血瘀互为因果,治疗十分棘手。黎老曾指导研究生检测17例哮喘发作患者,发现其均有微循环障碍。在方药中加用活血通络药物治疗1周后,患者哮喘症状明显缓解,复查甲皱微循环,均见毛细血管管径扩大,血流瘀滞现象消失(检查数据经u检验有显著意义)。
疏肝通腑
哮喘病发在肺,而其因则非独在肺。肺主一身之气,人体各部息息相关,其他脏腑气机失调,均可影响肺气之宣降。除前述注重调理脾肾外,黎老尚注意疏理肝气与降气通腑。
顽喘患者往往精神苦闷,导致肝气郁结,反侮于肺,又可加重病情。
肺与大肠相表里,气机相通。气逆而喘者,每致腹胀便秘。腑气不通,又令肺气不降。对此,黎老常用枳实、川朴、胖大海降气通腑;挟热者,酌加大黄,用量以大便畅通为度。对缓解顽固性哮喘不无禆益。
益气升阳
哮喘者肺气逆上,一般慎用升提之品。用之不当,每见喘咳加剧。黎老认为,若患者气喘不甚,但绵绵不已,且伴脾虚气陷见症,如气怯声低,动辄出汗,腹泻便溏,或尿频遗尿,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弱无力者,可用益气升阳与降气定喘并进之法。人参、黄芪益气升阳,能健旺脾胃之气而上充于肺,肺气旺则有助于其肃降功能之恢复,故与宣肺气之品合用,有相辅相成之效。曾治一男孩8岁,其喘作2周,屡治不愈。现症喘咳痰多,尚可平卧,气怯声低,渴不欲饮,尿频清长,舌苔花剥,脉细无力。黎老以麻黄、苏子、法半夏、陈皮、北杏仁降气平喘,配黄芪、升麻、人参须(另炖)补气升阳,调治4天,哮喘乃止。
一般情况下,哮喘患者多为本虚标实,用药宜及病则已。但顽喘者病情深痼,邪正相持不下,黎老主张在病机关键处重兵击之,且兼以扶正,可获捷效。若以“轻清”自囿,则药力不济,迁延时日,正气更伤。如用细辛,古有“细辛不过钱”之说,黎老指出,此为用于散剂之限量,若作汤剂,可投6〜8g,对顽喘者有较好之散寒化饮效果,而从未见有明显的不良反应。桂枝温通经脉,效用卓著,黎老常重用于寒性顽喘者。小儿用8〜12g,年长儿可投15g以上,成人常需15〜30g。如治某14岁男孩,其喘而痰白,恶寒喜暖,面白肢冷,脉浮而紧,证属感寒作喘。初拟小青龙汤加减,桂枝用15g。药进3剂,症稍减而未见显效。虑其寒凝经脉,桂枝量轻难以为功,乃加量至30g,余药不变,继进2剂,患儿自觉全身温暖,喘咳大减。
(黎世明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