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调升降,妥施补泻

名医简介

孙谨臣(1884〜1973),儿科大家。

小儿肺系疾病——肺炎喘嗽、乳蛾、哮喘、鼻衄、风温、感冒、喉痹等症的临床表现虽各有不同,但善治者只需了解特点,辨清证候,不外调其气机,适其寒温,理其虚实而已;惟小儿肺脏娇嫩,肺气不足,寒热虚实易于转化,遣方用药必须灵活应变,防患未然,并始终注意维护正气。

掌握呼出吸入之机,善调升降

肺系的全部功能在于肺气。肺气一主宣发,一主肃降。宣发者有升发、熏蒸、四布之意。肺喜疏宣,而恶郁闭。肃降者有清静、通降、下行之意。肺之有喜肃降而恶上逆之性。二者功能并行不悖,共为肺气之机。若肺气应宣而反闭,应降而反逆,则可出现腠理闭塞,发热无汗,鼻塞流涕,咳逆上气,痰声漉漉等症。从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认识到肺气宣降二者功能失常,虽可同病相连,但非等量齐观。如寒邪束肺而见憎寒发热、汗闭肤干、咳嗽痰鸣、呼吸喘促等症,病机表现则以肺气失宣为主,治当宣肺透邪。若痰阻气道,热邪闭肺而见咳嗽、气喘、喉瘖、喉痹者,则以肺气失降为主。治当肃肺泄热。宣发肺气法一般有清宣法和温宣法2种,前者适用于风热闭肺,后者适用于风寒束肺。通降肺气法常用的有降气肃肺法和通腑肃肺法2种。前者有降逆平喘之功,后者有祛痰泄热之效。临床在运用宣通二法时,紧紧把握小儿“易寒易热”的病理特点,时刻注意“宣肺应温清有度,肃肺须通降毋过”。尤其考虑到风温之邪传变最速,要在及早投入清气药,以防入气传营,实为上工之治。

一、宣肺以疏其表

肺在气,属卫,司呼吸,外合皮毛,具有宣发之性。若肺感寒热之邪,其气郁闭不得宣发,则发为畏寒发热,汗闭肤干,甚至咳逆上气等症。从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认识到“哮喘因外感而发者其病在表,不必定喘,只须发散,发散则表邪尽去,而哮喘自平矣”。治法以宣肺解表为主,温宣法适用于外感风寒之哮喘,清宣法适用于外感风热之哮喘。在临证时,还要考虑到小儿“脏气清灵,随拨随应”,选方用药应以轻清灵活为长,注意“温清有度,宣发毋过”,以免有伤小儿正气。

例1赵某,女,2岁。

哮喘由感而发,两日来,始则畏寒发热,无汗,鼻流清涕,咳嗽气粗。继则哮喘发作,伴有痰声,喘甚时面色青滞,唇口紫绀,舌苔白厚,指纹暗而不明。证属风寒外束,肺失宣和,痰气交阻,上壅气道,治以宣肺解表,利气化痰。

处方:

苏叶4.5g、淡豆豉4.5g、法半夏4.5g、防风3g、前胡3g、杏仁3g、薄荷(后入)2.4g、炒枳壳2.4g、薄橘红2.4g、桔梗2.4g、葱管3支、薄姜1片。

服后温覆取汗。

二诊:药后汗出溱溱,寒热尽退,哮喘已平,惟咳嗽未止,伴有痰声。肺气已见疏宣,痰浊滞留未化。原方去解表药加化痰药治之。

处方:

炒枳壳2.4g、薄橘红2.4g、桔梗2.4g、甘草3g、郁金3g、杏仁3g、炒瓜蒌皮3g、大贝母3g、法半夏4.5g、茯苓6g。

三诊:2剂后咳痰均减,气息平和。原方去枳壳、橘红,加米炒太子参6g,茯苓6g,炒薏苡仁6g,连服2剂而愈。

例2黄某,男,3岁。

哺乳期曾患有奶癣,2岁始愈。春末感风温之邪,晨起状似畏寒,发热,咳嗽,两颊潮红,旋见哮喘痰鸣,烦躁不安,唇口干绛,舌色红,苔薄白,指纹紫暗。证属风热犯肺,肺郁不宣,治以清宣肺气,化痰利膈。

处方:

桑叶络4.5g、连翘4.5g、牛蒡子4.5g、淡豆豉4.5g、大贝母4.5g、杏仁3g、炒栀皮2.4g、桔梗2.4g、甘草2.4g、天花粉6g。

二诊:药后身热得汗已解,哮喘渐平,咳嗽痰鸣均见减轻。原方去栀、豉,加南沙参6g,枇杷叶(包)4.5g。连服两剂遂愈。

哮喘实证有寒热之分,常因感受病邪而发,其标在表,其治在肺。盖肺司气机宣肃,若外邪束肺,肺失宣和,治当疏宣肺气。故所治因外感而发之哮喘,常投以宣肺解表之剂,极少使用定喘降气之品。用药轻清如羽,取上浮宣发之性,以疏利上焦之气。方虽平淡,每获效机。况小儿肺常不足,又以宣肺而不耗气为上。

二、通腑以降其痰

肺主肃降,通调水道,与大肠相表里,此经络之联属也。临证经验:肺主肃降,功能在于贯通六腑,六腑赖肺气以降之,肺气降则六腑之气皆通;肺气又赖六腑以通之,六腑通则肺气亦降,是以六腑惟以通为用,肺气亦以降为和也。故对小儿哮喘之因于肺失肃降,痰阻气道,其气上壅而致者,多运用通腑法以肃肺气而降顽痰,使喘逆自平。用药缓而不峻,峻则大泻。又:小儿如新生雏犊,脏腑娇嫩,纵是实证,亦非大实,且小儿病理变化易虚易实,尤须注意通腑而不伤其元气。

例3费某,男,2岁半。

形体肥胖,蕴有痰湿,呼吸常伴痰鸣。近因感受外邪,温温发热,咳嗽哮喘,声如曳锯,甚则呕粘痰,腹胀,舌红、苔薄黄,指纹晦暗不明。证属肺失肃降,痰阻气道。取通腑法以肃肺气,肺气降则痰亦下行矣。

处方:

郁李仁4.5g、瓜蒌仁4.5g、杏仁4.5g、制半夏4.5g、枳壳3g、淡竹茹3g。

1剂。煎汤送服礞石滚痰丸(研碎)2.4g。

二诊:药后频转矢气,旋解溏便少许,腹胀已消,痰声亦敛,咳喘顿平。显系腑气已通,肺气亦降。肺主气之宣降,能降自亦能宣,故又收汗出热退之效。素有痰湿,脾虚欠运,理宜缓则治本,重在健脾,稍佐益肾。

处方:

米炒太子参6g、茯苓6g、炒白术6g、制半夏3g、覆盆子3g、山萸肉3g、炒苍术3g、甘草2.4g、陈皮2.4g。

连服5剂。继以八珍糕调理1月,经随访数年,未再复发。

就本病常法而言,在用药时应考虑到宣中有降,降中有宣。但表邪束肺,应以宣为主,宣则腠理疏泄,邪从汗解,肺气相应通调;若顽痰阻塞气道,当以通为主,通则痰浊下行,肺气随之宣畅。尝用此二法分别治疗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表证较重,喘甚痰多者,均有较好疗效。曾有一女性成人患重型“乙脑”,极期过后,上呼吸道严重感染(大肠杆菌感染),气管分泌物极多,常堵塞气道而喘憋,气管切开后,脓性粘痰胶固不出(常需吸痰),乃用礞石滚痰丸方,改丸为汤,插管鼻伺,连灌两剂,脓痰显著减少,气道通畅。益信肺与大肠相表里,通腑即所以泻肺之理也。

例4杨某,男,4岁。

微恶风寒,温温发热,鼻塞,咳嗽已3天,服保赤散、琥珀抱龙丸无效来诊。诊见面赤咽红,唇干口渴,发热无汗,咳嗽痰鸣,呼吸喘促,烦躁不安,舌红苔白,指纹浮红,脉浮数。此属风热闭肺,肺失宣和,亟宜辛凉透邪,轻宣肺气。

处方:

桑叶络6g、金银花6g、连翘4.5g、牛蒡子4.5g、炒栀皮3g、炒枯芩3g、杏仁3g、桔梗3g、甘草3g、薄荷(后入)2.4g。

二诊:药后身得润汗,发热,咳嗽痰鸣,气喘均见减轻,原方去薄荷、杏仁,加炒瓜蒌皮4.5g,大贝母4.5g,2剂。

三诊:身热尽退,咳喘均平,舌红苔薄黄,口干唇燥。小儿肺常不足,外感风热后,肺阴受灼,拟养阴清肺法以善其后。

处方:

南沙参6g、麦冬6g、枇杷叶(包)6g、大贝母4.5g、天花粉4.5g、野百合4.5g、甜杏仁4.5g、甘草2.4g。

本例温邪虽在上焦卫分,但小儿“肝常有余”,邪热易于窜肝动风,同时又善入气传营,故于辛凉解表药中,加清气药,断其窜肝入气之路。所用清气药均较空松,无大苦大寒伤肺之弊。且苦辛合用,宣中有降,颇合肺气升降之机。孙氏对风热感冒以及由此而发生的咳嗽、哮喘等症,亦常运用此法。对于外感风寒之肺炎喘嗽、感冒、咳嗽、哮喘等症,常喜温清并用。药用苏子、苏叶、防风、薄荷、牛蒡子、荆芥、淡豆豉、连翘、葱叶、生姜等味,用量甚轻,药性平和,适合于小儿。

明确恶寒畏火之性,谨用寒温

肺有恶寒喜温但又有畏火喜清之性。《内经》有“形寒饮冷则伤肺”之说。《理虚元鉴·虚火伏火论》指出:“金畏火克,火喜铄金,故清肃之脏最畏火。”肺守中和之性,既恶寒亦恶热也。治其寒证当以热药,但不宜大热,以免热耗肺阴;治其热证当以寒药,但不可过寒,以免寒伤肺气。小儿肺脏娇嫩,尤应如此。故临床在治疗这类疾病时,注意法有尺度,量有分寸,谨用寒温,不使过剂。

例5李某,男,5岁。

哮喘年余,感寒即发,发则治肺,虽有缓解之期,但移时又作,常无安宁。患儿形体虚羸,面色青灰,哮喘之声不缀。形寒肢冷,咳痰清稀,纳少,神疲,小溲清长,大便濡软,舌胖苔白,脉沉细。一派命火衰微,肾虚不纳之象,治当温肾纳气。

处方:

紫河车9g、煅龙骨(先煎)12g、熟地黄4.5g、野山参3g、鹿角片(先煎)3g、熟附片3g、五味子3g、炙甘草3g、肉桂(焗服)1.5g、淡干姜1.5g。

二诊:服药2剂后气喘稍平,哮喘之声较缓,肢冷明显转温。上方已获效机,原方加山萸肉9g,炙黄精9g,淮山药9g。全方加5倍剂量,共研细末,1次6g,1日3次,开水调服。

三诊:服上药以来,哮喘日趋平复,惟气息稍感细促,纳增,便实,形体略见丰腴,原方继服1月,并嘱调饮食,适寒温即可。

须知易虚易实之变,妥施补泻

小儿病理变化“易虚易实”。小儿之恙如“没把流星”,持之不住,握之不定。虚证不宜峻补,峻则壅滞满中;实证不宜猛泻,猛则克削伤正。必治实慎防转虚,治虚谨虑成实,如是者,斯可谓治有先服,胸有成竹者也。

例6王某,女,1岁半。

春末感风温之邪,微恶风寒,发热无汗,咳嗽气粗,唇干口渴。前医进疏风解表药未效,且日益加重。刻见壮热面赤,神昏躁扰,舌绛,苔黄欠津,指纹紫滞达于命关,逆传之势已成。叶香岩指出:“邪入心包络中,惟恐液涸神昏,当滋清去邪,兼进牛黄丸驱热利窍。”处方:

潞党参4.5g、生地黄3g、带心连翘3g、连心麦冬3g、人中黄3g、金银花3g、紫丹参3g、九节石菖蒲2.4g、川郁金2.4g、鲜卷心竹叶4片、犀角屑0.3g。

牛黄清心丸半粒,一日2次。

二诊:热势稍挫,躁扰较安,惟神识尚未清爽,逆势已示转轨,仍须清热利窍,总以转出气分为吉。原方去竹叶,加鲜竹沥1匙,1剂。

三诊:神识清爽,躁扰安静,舌干绛转润,热未尽退,咳有痰声。病机由里出表,佳兆也。应因势利导,清肺豁痰可矣。

处方:

南沙参3g、桑白皮3g、地骨皮3g、金银花3g、瓜蒌仁3g、大贝母3g、薄荷(后入)2.4g、桔梗2.4g、甘草2.4g、鲜枇杷叶(刷去毛,布包)1片。

3剂。药后诸症悉愈。

例7刘某,男,2岁。

形瘦神萎,自汗畏风,感冒缠绵不休,愈后未几又复感风寒,或已至尾声再继发套伏,常服解表药无效。咳嗽痰稀,便濡日3〜4次,伴完谷不化,舌淡苔白,脉浮细。此缘肺气虚弱,腠理不密,外邪极易乘虚而入。常服疏风解表药,宣发已虚之肺气,更致卫外不固,此舍本逐末之法也。肺脾两虚以肺虚见证为主,治当益气解表。然脾为肺之母,补脾亦不可缺。

处方:

炙黄芪9g、炒白术9g、防风4.5g、甘草3g、红枣4枚、薄姜1片

二诊:连服3剂,感冒已愈,自汗减少,方已获效,不再更张,原方再进5剂。药尽后自汗已止,大便正常,神情转佳。嘱常服补中益气丸,3g,1日2次。月余后,儿体已日益健壮矣。

例6为风温逆传心包,属热证、闭证。方用清营汤去黄连、玄参,加人中黄、潞党参,一为去其苦寒之性,加强解毒之功;一为扶持正气,以防由闭转脱,是治小儿实证者不可不慎也。

例7为肺气虚弱,卫外不固之感冒,虽有表邪,但不宜过散,过散则表愈虚,虚人尤易外感。同时亦不宜过补,过补则邪气留,反致纠缠不解。临床用玉屏风散、甘草,取其以补为主,补中有散,加姜枣调和营卫。同是扶正祛邪之法,此治小儿本虚者,尤不可不忖度者也。本方有肺脾同补之意,后服补中益气丸着重补脾(稍佐补肾药亦可)。盖“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乾坤同补,坎离从生,于小儿稚阴稚阳之体尤有裨益。

补肾以固其本

小儿哮喘之因于风、痰者易治,因于脾肾虚者难医。向有“急则治肺,缓则治脾肾”之说。言其缓治者,示人以法,亦示人以难治之意也。临床对因虚而致之哮喘,虽属急性发作,但并无表证,不必从肺论治。因此类患儿多属先天不足,肾气(阳)虚弱。“肾为气之根”,“吸入肾与肝”。肾虚则元气不足,或摄纳无权,必致影响气之出入。

其中兼有脾虚症状者,亦与肾虚有关。故对此类患儿多主张以温肾为主,扶脾为辅。此“沃枝叶不如培其根本”之意也。

例8王某,男,6岁。

2年前,常在季节转换或气候变化时发生哮喘。近来又急性发作。诊见儿体孱弱,面灰不泽,眼睑轻度浮肿,精神萎顿,入寐即寤,手足欠温,哮喘之声达于户外,吸气时喉中如水鸡声,干咳无痰,纳食不馨,大便多溏,舌胖嫩,苔薄白,脉沉细,此肾虚不纳之候也。急宜补肾固本,勿拘“急则治肺”之说而因循误事。

处方:

紫河车9g、坎炁9g、煅龙骨9g、五味子6g、炙甘草6g、制黄精6g、鹿角霜3g、野山参3g、制附片1.5g、肉桂1.5g。

共研极细末,1次6g,一日3次,开水调服,3日服完。

二诊:药后哮喘显著减轻,精神转振,寐时安适,纳有增加,咳嗽较疏,略有喘声。守方月余,日渐平复。经随访年余,未见复发,且儿体已日趋健壮矣。

本例病本在于先天不足,肾虚不纳。临证紧紧抓住补肾纳气治本,运用紫河车、坎炁、鹿角霜等血肉有情之品温补元阳,加人参、甘草、黄精等大补元气,少伍桂、附以鼓舞阳气,五味子、龙骨以收摄肾气还纳命门。此方虽补,但补而不骤,温而不烈,无滋腻燥热之弊。小儿稚阳未充,用此类药物又有扶阳助长之功。

(孙浩 整理)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儿科卷》
2
本条ID:15021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