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喘六证,要在理肺涤痰

名医简介

贾堃(1919〜),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主任医师。

小儿咳喘,多因病邪郁于肺经,阻塞肺络,阻碍了肺气的正常运行,郁久化热,炼液成痰,痰壅气道,肃降无权而发病。所以一般认为肺气上逆则为咳嗽,闭郁不宣则为气喘。这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临床上以此为依据来进行治疗,多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但也未免失之过简,以至于临床经验较少的医生,面对复杂多变的病情,由于缺乏足够的认识而束手无策。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及病状特点,把小儿咳喘归纳为:风邪束肺、实痰壅塞、热邪闭肺、病后继发、体虚邪恋、营卫虚弱等六证。认为唯有如是方可反映本症复杂多变的特点,治疗时有法可依,有律可循。

风邪束肺

起初症状和感冒相似,继之突然高热,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发绀,精神萎靡不振或精神不安,昏迷不醒,鼻翼煽动,惊厥,患儿胸部(胸廓)两下肋凹陷及颈窝陷入。年龄小、体弱的患儿,体温多不升高,呼吸更为困难,严重的甚至虚脱,呕吐及腹泻等。在病情发展过程中又可分为3个阶段。

初起证见呛咳不爽,呼吸急促,恶寒发热,无汗,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白腻,指纹红或红紫,脉浮紧。这是由于邪郁于内,失于宣泄所致,宜用宣肺解表之法。此法用药,常以大青龙汤为基本方,多用麻黄、杏仁、生姜等,目的在于宣泄肺卫,使邪有出路,正气回复,而病可愈。

如病继续发展,证见烦躁口渴,高热不退,啼哭无泪,无鼻涕,鼻孔出现如烟煤状物,气急,鼻煽,咳嗽气喘并伴痰声,咽红,舌质红而干,舌苔微黄或黄,指纹红紫,脉滑数。乃邪毒炽盛,热烁肺津所致,宜用清热解毒之法。常用麻翘石膏汤为基本方(自拟方)。麻翘石膏汤组成:

麻黄6g、连翘20g、金银花20g、生石膏20g、大贝母20g。

煎服法:1剂药煎两遍,兑在一起,加白糖30g,蜂蜜30g,调匀。1岁内的小儿,分6次服;1〜3岁小儿,分5次服;3〜6岁小儿,分4次服;6〜9岁小儿,分3次服;9〜12岁少儿,分2次服。每4〜6小时服1次。条件好的,最好制为糖浆,味甜可口,小儿喜食,效果更佳。

方中麻黄解表邪,石膏清里热,浙贝母泄降,连翘、银花清热解毒。合用有解表清里,通阳泄热之效。加味药如大青叶、桔梗、牛蒡子、生艾叶、陈皮、生姜等,目的是清解热毒,以救肺急,此时不可仅用一派寒凉药而忘导邪外出,以缓肺急。

病至后期,体温不高,呼吸困难,甚至虚脱,呕吐腹泻,脉细无力,是邪热伤阴,宜用育阴固脱益气之法,可用清燥救肺汤加减,加味药如黄连、黄芩、黄柏等,意在坚阴。

实痰壅塞

发病缓急不定,可分为慢性和急性二类。慢性的发病较缓,多是开始先发生似感冒样的症状,经过几天以后突然发热,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口唇和脚梢、手梢变成青紫色(发绀),患儿有时惊厥甚至虚脱。急性者,则发病急骤,多是突然_高热,流清涕,烦躁不安,厌食,咳嗽及呼吸困难。舌质红,舌苔白或薄黄,指纹红紫,脉浮数或浮滑。本证不论急性或慢性,都是由热毒炽盛,烁伤肺津,炼液成痰,阻塞清窍所致,宜用泄热解毒,祛痰镇痉,定喘止咳之法。常用星霜散(自拟方)。星霜散组成:

胆南星6g、巴豆霜6g、明雄黄6g、朱砂3g、青黛30g、毛橘红10g、全蝎6g、僵蚕15g、大黄10g、山楂10g。

制服法:将以上药物共研为极细粉。1岁以内的小儿,每服0.06〜0.12g;1〜3岁小儿,每服0.09〜0.2g;3〜6岁小儿每服0.1〜0.24g;6〜9岁小儿,每服0.15〜0.3g;9〜12岁小儿,每服0.2〜0.5g。1日1〜2次。开水冲服。

目的在于泄热存阴,祛痰开窍而咳喘自愈。方中巴豆霜、大黄泄下热邪,雄黄清热解毒,青黛泻肝、散郁、清热,胆南星、橘红祛痰止咳,全蝎、僵蚕镇痉除风,山楂化滞除秽,朱砂安神养心。合用有泄热解毒,祛痰化滞,除秽开窍,止咳定喘之效。屡验于临床,多收良效。

热邪闭肺

多是突然高热(大部分体温在摄氏40℃左右),几天后又突然自行退热。在发病前多有呕吐,腹痛及腹泻等症状,咳嗽却较少(所以这一型咳喘有时被误诊为急性腹泻症。)少数患儿有头痛及惊厥等脑症状,大部分患儿在发热的第同时呼吸困难,发绀,面部发红,尤其是患病的一侧面孔红得较厉害,在口唇部出现疱疹,皮肤上出现可移动的红斑,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等。舌红绛或红紫,舌苔黄厚,指纹青紫,脉滑数。这是由于暴受外邪,闭郁肺经,气机不通,聚液成痰,气闭血滞所致。宜用泄热通闭,涤痰导滞,定喘止咳之法,常用枳星牛黄散为主药,意在祛痰热而咳喘可愈(自拟方)。枳星牛黄散组成:

生枳壳30g、胆南星15g、黑牵牛15g、酒大黄30g。

制服法:将上药共为细粉。1岁以内的小儿,每服0.15〜0.3g;1〜3岁小儿,每服0.3〜0.6g;3〜6岁小儿,每服0.6〜1.2g;6〜9岁小儿,每服1〜2g;9〜12岁小儿,每服1.5〜3g。1日3次。开水或糖水送下。

方中枳壳、胆南星疏风涤痰,宽胸通塞,大黄、牵牛泻热导滞。合用有泻肺定喘,涤痰通腑,泄热通闭之功。

病后继发

多发于麻疹、疫咳(百日咳)及流行性感冒等传染病之后,一般是先发生原有疾病的症状后,继之突然高热,咳嗽气喘加重,呼吸困难,呕吐及发绀等。但如发生在出生两个月左右的婴儿时,多不发热,而呼吸困难,咳嗽,面部发青,并且症状逐渐加重,舌质红,舌苔白或黄,指纹红或红紫,脉数有力或细数无力。这是由于邪盛正衰所致。宜用益阴扶正,疏清余邪,化痰定喘之法。常用桑贝散为主(自拟方)。桑贝散组成:

高丽参6g、天花粉13g、桑白皮12g、地骨皮12g、川贝母12g、全蝎3g、麝香0.12g、清半夏6g、生甘草3g。

制服法:上药共为细粉,1岁以内的小儿,每次服0.15〜0.3g;1〜3岁的小儿,每次服0.3〜0.6g;3〜6岁的小儿,每次服0.6〜1.2g;9〜12岁小儿,每服1.2〜3g。1日服3次。开水冲服。

方中高丽参、天花粉益阴扶正,利痰生津;桑白皮、地骨皮以清伏热,并能泻肺化痰;佐以大贝母、川贝母、清半夏、生甘草宣肺、祛痰、和中;全蝎、麝香疏风镇痉,解毒通滞。合用有益阴扶正,化痰定喘,止咳之效。

体虚邪恋

本型症状轻重不等,轻者低热或不热,而精神萎靡不振,疲倦无力;重者症状与热邪闭肺型相似,但发病较慢,常呈阵发性的干咳,少痰,食欲不振。这种咳喘常常病程很长。一般舌质淡红或红紫,舌苔薄白或厚腻,脉缓或稍数。这是因为阴津亏耗所致。宜用益气固脱,醒脑开窍之法。常用参麝樟茶散来进行治疗(自拟方)。参麝樟茶散组成:

高丽参3g、麝香0.9g、樟脑3g、紫阳绿茶3g。

制服法:上药共研为细粉。1岁以内的小儿,每服0.09〜0.2g;1〜3岁小儿,每服0.12g、〜0.24g;3〜6岁小儿,每服0.15〜0.3g;6〜9岁小儿,每服0.3〜0.6g;9〜12岁小儿,每服0.6〜1.2g。1日服3次,开水或糖开水冲服。

方中高丽参、樟脑益气固脱,麝香、绿茶醒脑开窍。常用桑叶、生石膏、沙参、生地、阿胶、杏仁以佐之,意在增强养阴止咳之效。

营卫虚弱

初起多是持续不退的高热,体温保持在39.5℃左右,并见咳嗽气喘,口渴引饮等,接着体温忽高忽低,波动在36.5℃〜40℃之间,日轻夜重,出汗多,汗性粘凉,汗出而身热不解,并有咳嗽,面色苍白,精神萎靡不振,喘急,舌质淡嫩,舌苔薄白,脉弦细或细软无力等。这是由于心阳不足,正虚邪恋,无力抗邪外出所引起的营卫虚弱证。治宜补虚扶正,调和营卫,宣肺降逆,止咳定喘之法。可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为主,佐以天花粉、桑白皮、地骨皮、生艾叶、陈皮、生姜等。以期增强扶正祛邪,定喘止咳之效。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儿科卷》
2
本条ID:15021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