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咳喘证治方药

名医简介

董廷瑶(1903〜),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主任医师,著名儿科学家。

小儿之咳喘,有其一定的特点,盖因小儿体禀稚阴稚阳,肺脾常有不足,而卫表每见不固,故多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旋即咳喘痰多。又因小儿元阳未充,阳火易动,易成痰火相结之势;而阳气柔弱,不耐霜冻,则水饮易聚而难化。故小儿咳喘,往往迁延,或反复发作。这些病机特点,是临床中必须掌握审察的。

外感咳喘辨证

一、风寒咳喘小儿外感风寒,咳嗽痰鸣,临床可呈咳嗽频作,痰声不爽,恶寒发热,鼻塞或流清涕,腠闭而无汗,脉见浮紧,舌苔薄白。这可从伤寒初起的太阳表实证论治。此时麻黄汤为主剂,投之见效甚捷,但当中病即止。若虽有咳嗽不爽,痰阻重,但表证不明显者,可用三拗汤;特别对呛咳连咳,咳剧而喘,本方更宜。二方之用,常需加味。咽痒呛嗽,必用百部、桔梗、前胡、牛蒡子等;痰多加半夏、象贝;呕恶加陈皮、生姜。若以哮喘为主者,可用苏陈九宝汤。即麻黄汤加苏叶、薄荷、陈皮、大腹皮、桑白皮、乌梅、生姜,亦为一散寒化痰,止咳平喘之良方。

然在小儿风寒咳喘中,时见表虚腠薄者。此类患儿,素禀娇弱,常易汗出,稍忽调护,动辄外感发热,咳嗽痰多,且往往迁延难解,汗出恶风,脉呈浮弱,舌苔薄润。此时可从太阳表虚辨治,予桂枝汤,或加杏朴,以调和营卫,扶表祛邪。佐人陈皮、半夏、象贝、前胡之属,则咳喘可平;若舌苔厚腻,痰粘食少时,可去红枣,加重厚朴。

例1胡某,男,11岁。门诊号12060。

患儿咳已2周,曾服三拗汤等,咳痰较爽,但缠延未止。现汗出较多,胃纳尚可,舌苔薄腻,脉弱而滑。此表虚不和而痰浊未清。方以桂枝汤加味主之。

桂枝2g、白芍9g、生姜2片、红枣3枚、清甘草3g、陈皮3g、姜半夏9g、茯苓9g、杏仁6g、紫菀6g、百部9g。

5剂。药后其咳已和。

此外,风寒咳嗽之轻症,可用止嗽散,略疏肌表,宣肺化痰。程钟龄云:“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故为邪浅时的平稳之剂。若鼻塞恶寒加防风、苏叶梗;咽痛声哑加射干、牛蒡子;咳嗽较频,则加杏仁、象贝、款冬花;痰浊粘滞,可加竹茹、厚朴、冬瓜子等。

二、风热咳喘

小儿外感风热,或素有肺热而又感风邪,可见发热咳嗽,咽红口渴,汗出不畅,脉数,舌苔薄黄,舌边尖红。此邪在卫分也,选用桑菊饮、银翘散之类,以辛凉解表,清泄风热,并据病情随症加减,二方之功不分轩轾。

例2陈某,男,3岁。门诊号41115。

风热外袭,发热咳嗽,体温39’C,舌苔薄黄,脉数汗少,口干咽红,便闭尿赤。发病3天,热在气卫之间。亟须辛凉清解。

淡豆豉9g、桑叶6g、连翘9g、牛蒡子9g、薄荷(后下)3g、淡芦根30g、桔梗4.5g、生甘草3g、婢蚊3g、射干6g。

服2剂后得汗热解,咳爽便通,但仍咽红口燥尿赤,邪热未尽,前方加减以清解之,数剂而愈。

风热咳喘,每见发热较高,嗽声不扬,痰吐黄厚,溲赤便结,舌红苔黄,当用辛凉宣泄之麻杏石甘汤,清郁热,畅肺气;亦可用五虎汤(上方合细茶),有时以细辛代细茶。清肺用黄芩、桑皮、连翘;化痰加竹茹、前胡、陈皮、半夏;止咳加象贝、紫菀、百部、枇杷叶等。若哮喘阵作,风寒包火,则以定喘汤主之;对于稠痰邪热,胶固于肺膈者,其功较速。

三、燥热咳喘

感受温燥或风热久蕴,可致铄灼肺阴,而成肺热燥咳。临床见咽喉干痛,口燥唇裂,痰稠难咯,口渴引饮,大便干涩,脉细而数。宜予清燥救肺汤。运用时需据具体情况,热重可加桑白皮、丹皮;液伤须加生地、玄参;痰燥则加瓜蒌、川贝等。同时,肺阴不足而余热未清,在咳嗽的后期颇多。此时亦可仿本方之意而立法。热势已退去石膏,阴伤不重减阿胶。选用桑叶、枇杷叶、杏仁、竹茹、麦冬、石斛、南沙参、天花粉诸品,轻清松灵,生津润燥,以作收功之用。

若肺阴虚亏,痰燥气郁者,症见咳嗽不断,痰咯不畅,津少气哽,舌红少苔,可予补肺阿胶散,改为汤剂。具体应用,常可加南沙参、麦冬、石斛或紫菀、款冬花、川贝之类,分别增强滋阴养肺及止咳化痰功能。面㿠形软,脉虚易汗,是肺气亦弱,卫阳不固,尚可加太子参、党参、玉屏风散等。

例3徐,女,3岁。门诊号41685。

患儿原有咳喘之症,近来嗽咳复作,咯痰不爽,食纳少味,动则易汗,口渴喜饮,舌红苔剥,脉见濡数。是为肺气素虚,阴亏痰阻。予补肺阿胶散加味。

阿胶9g、马兜铃9g、牛蒡子6g、杏仁6g、清甘草3g、糯米30g、款冬花9g、北沙参9g、紫菀6g、橘红4.5g。

服5剂后咳嗽大减,痰吐爽利,食欲转佳,舌苔尚剥。继以清养肺气兼化痰浊而愈。

临床尝见,投以马兜铃后辄有作恶呕痰涎之验,是该药原有催吐功用,往往排痰之后,喘咳显减。于此可体会,钱乙组方配伍,以兜铃涌吐胶痰,而糯米可护胃气,乃具内伤咳喘与竹沥之用小儿痰浊咳喘,往往起于饮食失宜,脾胃不调,湿食交结,变生痰浊,日积月累,壅贮于肺,渐见喉中痰鸣,呼吸不畅之象。若有外邪引动,则见咳喘不止,痰声漉漉,不思饮食,大便艰难,舌苔腻浊,脉见弦滑。二陈汤或温胆汤为常用方,合三子(苏子、白芥子、莱菔子)豁痰降气,渗湿化痰。其中莱菔子生用有上涌下泄之力,然对胸满痰塞,喘急欲绝者,须加保赤散(日0.3g,分2次化服),或控涎丹(日0.6〜1.2g,开水化服),或礞石滚痰丸(日12g,包煎)。药后吐下痰涎,喘急旋缓。但此三药,均属攻逐之剂,仅可用于壮实之体,一二天内,中病即止,不可轻投。

近年来对小儿咳嗽痰多,常用竹沥,这需加以分析。盖痰之生,有因热、因寒、因湿、因惊、因于伤食进冷及脾虚湿浊所成之别。于小儿之体,实痰热痰固多,而虚痰寒痰也不少,故不能笼统治之。何况小儿质禀脆弱,脾肺不足,最易酿痰,尤须治本而不宜只顾治标。

竹沥为化痰之品,历代医家因其气大寒,其性纯阴,滑利走窍,通络逐痰,用为成人中风中痰之要药。若由邪热内铄,炼液成痰,阻塞气道,不得升降,服此流利肺络,搜剔壅结,使痰热去,气道通,则外症自安,对小儿天吊惊痫,痰在经络四肢,皮里膜外者,服之立能见效。故属火、燥、热者宜之。古入经验,“须姜汁鼓动其势,方得应手”,“寒痰湿痰,乃饮食之痰不宜用”,又以“寒胃滑肠,有寒湿者勿服”,且不可常服久服,更非一般感冒咳嗽痰多所可轻尝。

服用竹沥之后,每可见痰减咳松,似其对症。不知生痰之源未清,痰浊旋去旋生;如再反复服用,势必有损小儿正气。古谓“误投每致呃逆不食,脱泻不止”;以其“阴柔之性,不发则已,发则必暴”,不可不慎。

例4龚某,男,12岁,外院会诊1963年12月15日。

一诊:宿哮10年,屡发不止。近日复作,痰浊壅塞,胸胁牵痛,息高肩抬,目红齿燥,便秘数天,昨午突发抽搐,但惊定则神识尚清。脉象洪大而滑,舌红,苔甚垢腻。此乃痰浊蒙窍,引动风木,病情危重。亟拟豁痰攻逐,开窍定惊。

炙麻黄3g、淡竹沥30g、炙苏子9g、鲜石菖蒲4.5g、细辛1.5g、白芥子9g、生、炒莱菔子各9g、瓜蒌仁12g、钩藤9g、橘皮络各4.5g、礞石滚痰丸12g。

二诊:痰浊壅积,蒙蔽清窍,引动抽搐,但无发热。昨进豁痰之品,因未能尽剂,痰喘仍重。神志虽苏,时有昏糊,脉象弦滑,舌苔腻浊。邪热犹盛,仍须豁痰开窍。

橘红3g、橘络4.5g、丝瓜络9g、钩藤9g、竹沥30g、桔梗3g、鲜石菖蒲4.5g、象贝9g、杏仁9g、胆南星3g、天麻6g、瓜蒌皮仁各9g、黄郁金9g、另控涎丹1.5g、化服。

三诊:2剂药后下痰甚多,神志全清,饥而思食,喘咳大减,痰声亦少,惟胸膈仍痛,舌绛而燥,脉转软滑。证属胶痰尚留,津液不足。治拟润燥化痰。

天花粉9g、川贝4.5g、杏仁9g、炒莱菔子9g、黄郁金9g、橘红络各4.5g、鲜石菖蒲4.5g、炙苏子9g、桑白皮9g、竹茹6g、全瓜蒌12g。3剂后病情日减,调理而安。

寒饮喘咳论治

小儿之哮喘阵发者,病机在于痰涎阻塞,肺失清肃。其中之外感新邪及痰浊壅逆各证,已如前述。另有里饮深伏,水寒相搏者,为数不少。若兼见风寒束表,可先予小青龙汤,烦躁则加石膏。若表证不明显,唯有寒饮上逆,当以温药和之,治用苓桂术甘汤为主。,这类患儿,其痰喘频仍,胸脘满闷,咳吐粘涎,短气息促,而舌淡苔白滑,脉濡弱。属肺脾阳虚,饮邪上渍。投以苓桂术甘汤,可温阳化饮,培土制水。当然尚须据症参以其他方药复合而施。在喘发之时,痰涎壅盛,喉鸣气促,舌苔厚腻白滑,必加二陈、三子等,重在蠲饮涤痰。如喘作为水寒射肺者,咳逆难以平卧,舌淡而苔白滑湿润,即与干姜、细辛、五味子配合,乃以温肺行饮为主。若痰饮久伏,蕴郁化热,而见痰吐粘稠,舌苔带黄者,可配入定喘汤之黄芩、桑白皮、白果等,以化饮为主清肺兼顾之。例5:顾某,男,5岁。门诊号49641。

患儿喘发1年,连续不止。昨夜又作,痰多咳剧,喉鸣气促,痰声辘辘,难以安眠,胃纳不佳,舌苔白腻而滑,脉见滑濡。以饮浊蟠踞,上壅于肺,宜苓桂术甘加味。

茯苓9g、焦白术9g、桂枝3g、炙甘草3g、陈皮3g、姜半夏9g、炙苏子9g、白芥子6g、炒莱菔子9g、生姜2片。

服5剂后喘平。尚见夜有呛咳,咽痒痰多,即以苓桂术甘加陈皮、半夏、百部、紫菀等品,其症乃安。

以干姜、细辛、五味子三药相合,用治寒饮喘咳,功在散寒化饮,平喘止咳。三药之相伍,其间升降开合,自具法度。但必精审舌象,惟舌色淡而苔滑湿,属水寒相搏者方宜。一般在寒饮上泛,喉中痰鸣时,常与二陈、三子复合,以祛痰化饮。若咳嗽较甚,气呛息促致喘者,可配入止嗽散内同用,以肃肺定喘。若兼表虚汗多,低热时起,脉见浮弱者,当合人桂枝汤内,和表行饮。如此则可应手而验。

例6袁某,男,7岁。门诊号22747。

久哮有根,历年必发。现咳多而喘,喉痒呛嗽,夜间尤甚,面色不华,畏寒纳少,便下涩滞,脉濡带滑,舌苔薄腻。为寒饮在肺,气上冲逆。治宜化饮止嗽。

细辛2g、干姜3g、五味子2g、陈皮3g、姜半夏9g、紫菀9g、款冬花9g、炙苏子9g、百部9g、清甘草3g。

服药7剂后喘平,夜半尚有咳嗽,纳增便通,舌苔薄润。以二陈汤加味续服而安。

培土生金与杜痰法

小儿脾失健运,水谷精微化为痰浊,致使肺失滋养,而成肺脾两虚之势,中医谓之土虚不能生金。出现痰咳迁延,纳谷不旺,便下溏软,舌苔厚腻,脉象濡弱。据症分析,虽病之标在肺,而其本在脾。这时当从益脾健运着手,可用星附六君汤。即以四君补气安中,陈皮、半夏燥湿和胃,再加胆南星、白附子蠲痰消饮,标本兼治,尤重扶本。若脾虚泄多,腹部畏寒,更可参人干姜、肉果、山药、扁豆等品。如兼夹疳积者,则需专主消疳化积,并针刺四缝穴,方始有效。如此,则脾健胃和,水谷精微上输养肺,肺气得展,复其清肃之令,而痰浊自降。这是培土生金之法。

例7陈某,女,5个月。门诊号22260。

患婴肺炎一个半月,热已初退,血检白细胞11.8×109/L,X线尚有阴影,西医诊断为不吸收肺炎。现咳少痰多,喉中痰鸣,胃纳呆钝,大便偏干,神倦肢凉,舌淡苔腻。此属痰浊恋肺,土不生金故也。处以星附六君汤。

米炒党参9g、焦白术9g、茯苓9g、炙甘草3g、陈皮3g、姜半夏9g、胆南星3g、川贝6g、竹节白附子4.5g。5剂。

连服本方2周,即咳痰皆清,胃纳佳,西医检查已复正常,以四君加味善后。

培土生金之治则,乃中医杜痰中的常用法。所谓杜痰,是杜绝其生痰之源也。对夙哮的小儿,尤为重要的是图本之治。除星附六君外,苓桂术甘汤之通阳扶脾,对内伏寒饮者颇宜。在哮喘缓解期,以苓桂术甘与二陈、三子配合,健脾化饮,乃系预防复发的积极良法。若喘虽初平,但仍咳呛痰多,可参入百部、前胡、紫菀、杏仁诸品,温化止咳,对素有宿饮而又表虚不足者,则合桂枝汤,一以内化伏饮,一以外固藩篱,每可减少哮喘之复发。

例8潘某,男,8岁。门诊号23007。

夙有哮喘,入秋频发。前服麻黄汤加味而喘初平,现咽痒呛咳,晨昏必作,咯吐稀痰,夜间痰鸣,胃纳欠佳,大便不畅,舌苔白滑,脉濡带弦。此寒饮内伏,胸阳不布,以苓桂术甘加味。

茯苓9g、桂枝3g、焦白术9g、清甘草3g、杏仁6g、百部10g、紫菀6g、姜半夏9g、陈皮3g。

服7剂后其喘不发,仅有晨咳,胃开便顺,乃续以原法,苓桂术甘合二陈,连续服用,其症颇安,整个冬春未发。

对小儿咳喘之防治,需强调忌口。尤以哮喘者更为必要。如生冷冰饮,自应不食;经言形寒饮冷则伤肺,实亦损脾。肺脾阳虚,易成饮邪内伏而上渍。又如炙煻厚味,及海产诸物,可致中宫痰热贮肺。现城市小儿咳喘颇多,似与饮食失宜有一定关系。而在治疗中,因未曾忌口,也每是咳喘难解的一个重要原因。故于临症之际,应多叮咛,此亦为治小儿咳喘之不可轻忽者也。

(宋知行 整理)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儿科卷》
2
本条ID:15021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