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从临床实践出发,对冠心病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归纳出一套冠心病的辨证论治方法,在临床工作中取得良好疗效。
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胸痛、心痛、厥心痛、真心痛等病范畴,中医对其辨证论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系统的理论。
从病因病机看,本病的发生与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老体虚等因素密切有关。
其病机有虚实两方面:实为寒凝、气滞、血瘀、痰浊痹阻胸阳,阻滞心脉;虚为心脾肾亏虚,功能失调。其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阳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浊多见。其病位以心、肾为主,波及于脾。在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脏腑内虚与邪实为患这样一对矛盾。
脏腑内虚既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内在基础,又是内生邪实的发病原因。临床上,脏腑内虚以心肾为基础,又分别有气血阴阳的偏盛偏衰,心气(阳)虚与脾肾(命门)之气(阳)虚紧密相连,心阴虚与肾阴不足息息相关。在脏腑内虚的基础上,可使阴阳气血津液失调,变生气滞血瘀痰浊等内生邪实,痰瘀阻闭,心脉不通,复加劳累、情绪、受寒、饱食等诱因发为心痛。内生邪实进一步加剧脏腑阴阳气血的紊乱,耗伤正气,可使心痛的病情继续发展,则:
①瘀血闭阻心脉,心胸猝然大痛而成为真心痛(类似心肌梗塞);
②心气不足,心阳阻遏,鼓动无力,则致心动悸,脉结代,或脉迟(类属心律不齐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③心肾阳衰,水邪泛滥,凌心射肺,则致咳喘水肿(类似心力衰竭)。因此,脏腑内虚与邪实内生往往交互为患,因虚致实,因实致虚,形成虚虚实实的恶性病理循环,成为贯穿冠心病发生发展变化全过程的基本病机所在。
对冠心病的辨证应着重辨明其标本虚实的情况。本虚的常见顺序为:气虚(心、肾);阳虚(心、肾、脾);阴虚(心、肝、肾)。标实的常见顺序为:血瘀;痰浊;气滞;寒凝。
在临床上少数冠心病患者仅有胸闷憋气等症状,并无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现象,这类患者辨证应属气滞;若患者在胸闷憋气的基础上兼有疲乏、气短等气虚表现时,则当属气虚,不再诊为气滞。
对本病的治疗,一般发作时以治标为主,缓解后则标本兼顾。祛邪治标常用活血化瘀、辛温通阳、泄浊豁痰;扶正固本常用益气、温阳、滋阴。
常见的临床证型有:
(1)心脉瘀阻:症见胸部刺痛,固定不移,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治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临床常选用丹参、川芎、赤芍、红花、郁金、降香、三七、当归、延胡、姜黄、莪术。代表方剂如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冠心Ⅱ号方(丹参、川芎、红花、赤芍、降香)。
(2)痰浊壅塞:症见胸膺窒闷疼痛,气短喘促,肢体沉重,形体肥胖,痰多,舌苔厚腻,脉滑。
治以通阳泄浊,豁痰散结。临床常选用瓜蒌、薤白、半夏、枳实、厚朴、桂枝。代表方剂如瓜蒌薤白半夏汤(《金匮要略》)加味。
(3)阴寒凝滞:症见胸痛彻背,感寒痛甚,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舌苔白,脉细。治以辛通温阳,开痹散寒。常可选用苏合香、檀香、冰片、高良姜、荜拨、细辛。代表方剂如冠心苏合丸(《中国药典》苏合香、冰片、檀香、青木香、乳香)。
(4)心气不足:症见胸闷胸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遇劳尤甚,倦怠懒言,面色少华,舌质淡,脉弱。治以益气养心,活血通络。临床常选用人参、党参、黄芪、白术、黄精、五味子等补气药结合活血化瘀药治疗。代表方剂如生脉散(《千金要方》)加味。
(5)阳气虚衰:症见胸闷、短气,甚则心痛彻背,心悸,汗出,畏寒肢冷,腰膝乏力,面色苍白,唇甲色淡或青紫,脉沉细或沉迟。治以益气温阳,活血通络。临床常选用附子、干姜、肉桂、淫羊藿、仙茅、巴戟天、肉苁蓉、补骨脂、菟丝子、鹿茸等温阳药并结合益气及活血化瘀药进行治疗。代表方剂如参附汤(《妇人良方》)合右归饮(《景岳全书》)加味。
(6)心肾阴虚:症见胸痛,心悸,盗汗,心烦不寐,腰酸膝软,耳鸣头晕,舌质红,或有紫斑,脉细数或细涩。治以滋阴活血,养心益肾。临床常选用玄参、生地、麦冬、天冬、女贞子、旱莲草、龟板、石斛等养阴药结合活血化瘀药进行治疗。代表方剂如左归饮(《景岳全书》),可加丹参、川芎、郁金、红花活血通络。心悸、心烦不寐者,加麦冬、五味子、柏子仁、酸枣仁等以养心安神;阴虚阳亢而见头晕目眩,舌麻肢麻,面部烘热者,加制首乌、钩藤、石决明、牡蛎、鳖甲等滋阴潜阳。
李氏认为,中医药对冠心病的主要治法可概括为“三通、三补”,三通即活血通络,豁痰通阳,芳香温通;三补即补气、补阳、补阴。其中活血通络为本病最基本的治法,最常用的一通;而兼痰浊阻闭者可配伍豁痰通阳;心痛较剧及呈现寒象者,可配合温通。三补之中以补气为最常用的一补,因阳虚多由气虚进一步发展所致,故温阳的同时常需结合补气;而部分病例兼见气阴两虚,则补阴的同时需与补气并用。
“三通、三补”可作为治疗冠心病的纲领,提纲挈领方可执简驭繁,知常达变。在具体运用时强调辨证论治,谨守病机,明辨虚实,分清主次,通补并用,标本兼治,从而打断脏腑内虚,邪实内生的恶性病理循环,调节脏腑阴阳气血津液之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药对冠心病的主要治法治法常用药物适应证候备注活血通络丹参,川芎,赤芍,红花,郁金,降香,三七,当归,延胡,姜黄,莪术胸部刺痛,固定不移,舌质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脉涩结代本病最常用的一通豁痰通络瓜蒌,薤白,半夏,枳实,厚朴,桂枝胸膺窒闷,气短喘促,肢体沉重,形体肥胖,痰多,苔厚腻,脉滑兼痰浊阻闭者用之芳香温通苏合香,檀香,冰片,良姜,荜拨,细辛心痛较剧,胸痛彻背,感寒痛甚,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苔白,脉沉细心痛较剧及现寒象者用之补气人参,党参,黄芪,白术,黄精,五味子倦怠懒言,短气乏力,遇劳更甚,自汗,舌质淡,脉弱乏力为三补中最常用的一补补阳附子,干姜,肉桂,淫羊藿,仙茅,巴戟,肉苁蓉,补骨脂,菟丝子,鹿茸心悸汗出,畏寒肢冷,腰酸乏力,面色苍白,唇甲淡白,脉沉细或迟阳虚多由气虚发展所致补阴玄参,生地,麦冬,天冬,女贞子,旱莲草,龟板,石斛心悸盗汗,心烦不寐,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脉细数或细涩部分病例可与气虚同时出现三、癌症的中医药治疗概要(一)中医对癌症治疗原则就其本质来说,癌症属于正虚邪实、邪盛正衰的一类疾病,所以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扶正祛邪,攻补兼施。正如《景岳全书·积聚》在论述积证的治疗原则时说:“治积之要,在知攻补之宜。
而攻补之宜,当于孰缓孰急中辨之。凡积聚未久而元气未损者,治不宜缓,盖缓之则养成其势,反以难制,此所急在积,速攻可也。若积聚渐久,元气日虚,此而攻之,则积气本远,攻不易及,胃气切近,先受其伤,愈攻愈虚。”扶正主要是根据正虚侧重的不同,并结合主要病及脏腑而分别采用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治法。祛邪主要是针对病变采用理气行气、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清热解毒等法。
二、中医药治疗癌症的特点
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既重视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又吸收抗癌中草药研究成果,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由于本病的治疗难度甚大,常需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中医药治疗癌症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①具有较强的整体观点:能从患者全身的特点加以考虑,而不只是局限于癌肿病灶本身;
②具有改善症状的效果:与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癌的方法不同,因癌肿引起的各种症状,在服用中药后,常可获得一定时间的改善;
③有利于劳动力的恢复:应用中医扶正祛邪方药治疗肿瘤的结果表明,在稳定病灶、延长生存期及改善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④增强其他疗法的疗效,减轻放疗、化疗的毒副作用;
⑤副作用少:按中医传统的辨证用药,一般没有副作用,没有骨髓抑制方面的副反应,对消化道也不会有严重的影响。
三、癌症的辨证论
治李氏认为,对癌症的辨证论治需要掌握的主要原则是: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的辩证关系。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抗癌能力互相制约,互为消长。所以,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不但要注意癌灶的消除,而且更要重视机体的抗癌能力。癌灶的消除或控制可以改善全身状况,而全身状况的好转,抗癌能力的增强又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浸润与转移;八纲、脏腑、气血三大辨证互参,全面、正确辨证;分清轻重、缓急,灵活变通。肿瘤在临床表现上错综复杂,特别是晚期病人,肿瘤原发部位的症状,浸润、转移症状及并发症掺合在一起,给辨证施治带来很大的困难。
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分清标本、缓急,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灵活变通施治,才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1.肝气郁滞证:症见胸闷不舒,胸胁作痛,脘腹胀满,嗳气呃逆,或伴呕吐,食欲不振,或吞咽梗阻不畅,或腹部窜痛,腹鸣,或两乳部作胀,心情忧郁,易怒,舌苔薄白或薄腻,舌质淡红,脉弦细或兼数。治宜疏肝理气降逆。常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方。常用的疏肝理气药有郁金、香附、柴胡、苏梗、枳壳、青皮、陈皮、砂仁、砂壳、橘核等;和胃降逆药有半夏、沉香、降香、旋复花、丁香、柿蒂等。临床上食道癌、贲门癌、肝癌、胃癌、乳腺癌及甲状腺癌等患者,常见本证型。
2.气滞血瘀证:症见内有积块,痛有定处,肌肤甲错,唇甲紫暗,舌质紫,或有瘀点瘀斑,脉象细涩。治宜理气活血化瘀。常用桃红四物汤、膈下逐瘀汤等方。常用药物如丹参、川芎、红花、赤芍、刘寄奴、凌霄花、三棱、莪术、苏木、鬼箭羽、铁树叶。
3.脾虚痰湿证:症见脘腹满闷、纳差、恶心呕吐、咳嗽痰鸣、浮肿、大便溏薄、白带多、四肢无力、懒于行动,舌苔白腻,舌质淡,有齿印,脉滑或细缓。治宜益气健脾,燥湿化痰。常用参苓白术散、平胃散、温胆汤等方。常用的益气健脾药如人参、党参、黄芪、白术、茯苓、淮山药等;燥湿药如苍术、厚朴、半夏、蔻仁、砂仁等;利湿药如猪苓、茯苓、车前草、泽泻、石苇、瞿麦、茵陈、冬瓜皮、木通等;芳香化湿药如藿香、佩兰、蔻仁、砂仁、杏仁等。化痰散结药如半夏、浙贝母、全瓜蒌、皂角刺、海浮石、生牡蛎、海藻、昆布、夏枯草等。
4.阴虚内热证:症见五心烦热,虚烦不寐,耳鸣头昏,午后潮热,咽干盗汗,或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稠,时或痰中带血,或腰膝酸软,面红烘热,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治宜养阴清热。
常用百合固金汤、一贯煎、大补元煎等方。常用药物如西洋参、北沙参、生地、天冬、麦冬、石斛、玄参、天花粉、玉竹等。
5.热毒炽盛证:症见发热,口干咽燥,喜凉恶热,便干尿赤,或头痛,鼻流脓涕或血,或痰粘稠,或咳吐脓血痰,或带下呈米泔色,有恶臭味,少腹作胀。舌质红或暗,或有瘀点瘀斑,舌苔黄而干,脉弦或滑数。本证型多提示邪气亢盛,病情发展快而险恶。另外,放射治疗的病人,受放射线的影响也常有本证的表现。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常用五味消毒饮、普济消毒饮等方。常用药物如银花、连翘、蒲公英、野菊花、大青叶、板蓝根、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龙葵、黄连、黄柏、黄芩。热毒伤阴时,宜加养阴清热药(详见阴虚内热证);热毒郁结而致瘀血内阻者,加活血化瘀药(详见气滞血瘀证)。
6.气血两亏证:症见消瘦乏力,面苍神萎,气短心悸,四肢酸软,动则汗出,纳差,舌质淡,苔少或薄白,脉细弱。治宜补气养血,滋补肝肾。常用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圣愈汤等方。
常用补气药如人参、党参、黄芪、白术、茯苓、淮山药等;补血药如当归、熟地、制首乌、阿胶等;滋补肝肾药有山萸肉、女贞子、枸杞子、杜仲、续断、桑寄生、肉苁蓉、菟丝子、旱莲草、淫羊藿等。
本型多见于肿瘤病程已长,正气耗伤严重者,或手术、化疗、放疗后所致的正气亏损者。
以上分证论治,是为便于临床参考掌握而设。实际上,肿瘤病因复杂,病种繁多,临床表现不一。即使同一种病,也因人而异;即使是同一患者,又有不同的演变过程,所以治法不是固定不变的。应根据中医理论,从整体观念出发,因人制宜,辨证施治。
李氏认为,多种中草药经临床及实验研究初步证实有较好的或一定的抗癌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在临床中结合上述辨证论治的方药加以选择应用,以提高疗效。常选用的药物如:白花蛇舌草、半边莲、半枝莲、紫草、青黛、丹参、三棱、莪术、藤梨根、苦参、蒲公英、瞿麦、菝葜、重楼、铁树叶、野菊花、土茯苓、夏枯草、皂角刺等。
四、其他疗法的辅助辨证用药
1.手术辅助用药:恶性肿瘤手术后,常出现一些全身症状,如发热,盗汗或自汗,纳差,神疲乏力等。中药可补气生血,使免疫功能尽快恢复,同时又有直接的抗癌作用。因此,加用中药可尽快恢复体质,预防和控制由于手术所致的对癌细胞的刺激增殖作用。治法以健脾益气、滋阴养血为主。常用方剂:十全大补丸、参苓白术散、当归补血汤、圣愈汤、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右归丸等。
2.放疗辅助用药:放射性炎症表现局部灼痛,粘膜红肿充血,舌红苔黄,脉数。治以清热解毒,并根据不同脏腑辨证用药。如六味地黄汤、白头翁汤、导赤散、养阴清肺汤等加减;消化道反应表现胃纳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舌红或暗,苔白腻或黄腻。治以健脾化痰、通腑理气、化瘀止痛。常用方如香砂养胃丸、香砂六君子汤、温胆汤、芍药甘草汤、调胃承气汤、失笑散等,据证选用,随症加减;白细胞减少治宜调补气血,补益肝肾,方如当归补血汤、左归丸、右归丸等。
3.化疗辅助用药:消化道反应表现恶心呕吐,胃纳减退,胃脘部不适或疼痛,腹痛或腹泻,舌质淡暗,苔白腻,脉滑或数而无力。治以理气开胃,芳香化湿,缓中止痛,温中止泻。方如楂曲平胃散、香砂六君子汤等;白细胞减少的治法同上。免疫功能下降,治以补气健脾温肾,药物如黄芪、党参、五加皮、枸杞、白术、冬虫夏草、灵芝、丹皮、菟丝子、仙灵脾、何首乌等。